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外电影合作论坛”举行——
“故事”和“初心”是电影的根本
作者:本报记者 李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上映3天,狂揽超过13亿元票房,目前正在热映的好莱坞电影《速度与激情8》,已经连续刷新了多项中国电影市场纪录。按照目前的走势,《速8》超越《美人鱼》33.9亿元的峰值,登上中国影史票房榜冠军的宝座,绝非难事。与2015年晚于北美地区一周上映的同系列电影《速度与激情7》不同,《速8》在中国市场实现了与北美地区同步上映。有外媒指出,影片的中国出资方中影集团,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影集团与《速8》的合作并非先例,早在《速7》筹拍期间,中影就参与了投资。后来《速7》在中国市场创造了24 . 27亿元的进口片票房纪录,进一步坚定了中影继续参与投资的决心。

中影集团参与投资的电影《速度与激情8》在中国市场取得惊人票房

  中外合作已成王道

  在中国电影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外电影合作一直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以2016年为例,中外合作影片高达73部,占中国电影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左右。截至目前,我国已与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新加坡等13个国家签署了13个完全生效的电影合拍协议。随着中国经济和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中都出现了中国资本的身影。近期《功夫熊猫3》 《长城》《金刚:骷髅岛》等影片的良好市场表现,令中外合作影片的前景一片光明。今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实施,政府从立法层面为电影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更为中外电影合作的进一步强化、深化提供了有效保障。

  4月17日,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外电影合作论坛”举行,美国电影协会主席克里斯托弗·多德,塞尔维亚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印度演员、导演、制片人阿米尔·汗,美国导演罗伯·科恩,中国导演陈凯歌,Raindog电影公司CEO盖德·都赫提,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叶宁等中外电影业界大咖分别就“合拍电影的市场定位”“全球范围内的电影联合制作”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在中外电影合作的浪潮中,进军中国,对国际影人意味着大资金、大市场;进军好莱坞和国际电影节,则对中国电影人意味着全球收益与国际性荣誉。克里斯托弗·多德指出, 2016年中国的观影总人次达到14亿,而美国与加拿大两国观影人次的总和只有13 . 2亿。“在全球票房增速普遍放缓的大环境下,中国2016年的票房总额依旧增加了3 . 7 %,这充分证明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广阔与强大。 ”多德预测,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将突破500亿元大关,并很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超过北美市场。在此背景下,他认为中美电影强强合作将成为大势所趋。“如今,中美两国的电影愈发息息相关。走合作的道路,才是真正的王道,这将有利于两国电影事业的共荣性发展。 ”

  建立文化共识,令众口不再难调

  艺术与商业的平衡、导演与制片人的磨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碰撞,成为置身于全球化电影市场中的电影人绕不开的话题。无论中国知名导演,还是好莱坞商业大片掌镜人,无论屡次捧起戛纳金棕榈奖的艺术电影大师,还是知名电影公司的经营者,或多或少都会遭遇相似的困境。

  面对迥然不同的电影市场,以及口味各异的各国观众,一部中外合作电影应通过怎样的方式攻克众口难调的难题?曾主演过《三傻大闹宝莱坞》 《我的个神啊》等著名影片的阿米尔·汗认为,创作者与其猜测观众的喜好,不如努力去讲好一个故事。“我在电影世家长大,在我的意识里,创作电影永远都要讲述一个好故事。可以说,讲故事是电影的核心,而一个好故事是可以跨越国境的。 ”阿米尔·汗表示,自己在读到一个剧本的时候,如果感觉到振奋,就会义无反顾地去创作,“我不会考虑印度的观众喜不喜欢?外国的观众爱不爱看?我不了解观众,但我了解自己,所以我会追随自己的热情,发自内心地进行创作。 ”

  “故事”和“初心” ,成为论坛中被提及次数最多的字眼。盖德·都赫提认为,对于中外合作影片来说,故事要有内在的文化联系,不能生搬硬套。“熟悉的文化因素是一部影片与某个地区观众建立情感共鸣的桥梁。我曾经历过许多合拍片案例,投资人非要将某个元素塞进一部影片中去,导致影片最后变成‘四不像’ 。 ”都赫提表示,合拍片的投资者和创作者要意识到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应当努力建立起影片的文化共识。“这种共识,不是将英语电影翻译成中文电影这么简单,而是要通过本土创作者的二度创作,实现某些文化因素的本土性转化。 ”

  应远离急功近利的心态

  目前正在执导中日合拍电影《妖猫传》的导演陈凯歌,用“婚姻”来形容中外合作影片。“合作双方就像坠入了爱河,感情亲密地同时为一部影片贡献自己的激情与创意。 ”在陈凯歌看来,中外合作影片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来自不同国家的观众。“中国电影如今已进入了‘内容驱动’的时代。电影之所以被尊为电影艺术而不是电影商品,是因为它有情怀,有创作者自我的表达。 ”陈凯歌认为,在中外合作的过程中,创作者们应远离急功近利的心态,努力让影片的光彩在润物细无声中展现出来。

  叶宁高度赞同陈凯歌的观点,他认为无论在世界哪个国家,对于一位优秀电影人来说,酝酿和创作的过程都是类似的。“讲好故事,没有任何捷径可走,都是慢工出细活的手艺。 ”叶宁同时认为,现在的中国观众已经像北美观众一样,具备了鉴别优秀电影的能力。“所以国外的创作者无需纠结于能否拍出中国风格、讲述中国故事,只要拍出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就好。对于中国观众而言,不管是中国风格还是美国风格,只要是好电影,他们就会喜欢。 ”叶宁说。

  中国电影市场优质的环境和观众氛围,也给国外导演以充足的信心。作为《速度与激情》《极限特工》两部系列作品的开拓者,导演罗伯·科恩曾一度认为语言和电影风格迥异的制作团队,很难顺畅地实现合作。但随着合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合作双方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了。“中外电影合作项目其实是在给予我们机会,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市场与观众。毫无疑问,这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创作领域。 ”科恩表示。

  不能照搬好莱坞创作套路

  近年来,在中外电影合作的过程中,尽管出现了很多商业成功的案例,但像《长城》这样高票房、低口碑的案例亦不少见。曾两度夺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的著名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认为,中国要学习好莱坞的电影工业模式,但不应照搬好莱坞所有的创作套路。库斯图里卡还记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新好莱坞”运动中的导演们尽一切可能将商业元素与艺术元素融合在一起,创作出了《教父》 《出租汽车司机》 《飞越疯人院》 《邦妮与克莱德》等一批传世之作。“但如今的好莱坞创作者们,更习惯于将艺术性和商业性严格区分开来。 ”

  而更为严峻的是,好莱坞的这种电影生产模式,已经扩散到了全世界。库斯图里卡表示,自己曾被中国电影《霸王别姬》所震撼,“但如今为何很难再产生这样优秀的电影?因为大多数创作者都把电影当成了一门生意,像制作电子游戏那样生产电影。 ”库斯图里卡认为,电影的本质是艺术,完全被金钱所左右的电影,归根到底是无法打动观众的。“刻板地将影片划分为商业片和艺术片,最终会将电影引入死胡同。 ”库斯图里卡坦言。

  与好莱坞商业模式格格不入、自称为“另一个世界的人”的库斯图里卡,还是一个导演话语权的坚定捍卫者。“制片人总是在要求创作者做这个、做那个,这并不公正,因为创作者才是一部电影的核心。 ”库斯图里卡表示,制片人可以向创作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但不应成为最终的决策者。“在合作拍片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如果每个国家的出资人都能左右一部电影的走向,那么这部电影即便拍出来了,也很难打动各国的观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