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香一瓣,再唱九歌
——魏海敏《梅派曲集》演唱会有感
栏目:推动戏曲传承发展
作者:李楠  来源:中国艺术报

  清明节后,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小剧场优秀戏曲节目邀请展中,连续两天奏响了《梅派曲集》演唱会,由来自宝岛台湾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魏海敏领衔主唱,再度勾起京城梅派戏迷的戏瘾。此前两个多月,沿着北京地铁一号线的各处站台就已贴出海报,大力宣传远道而来的名角难得一见,故而演出时池座楼座满坑满谷。从观众的热情可以看出,此次演唱会算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其中由魏海敏精选的九个唱段分别出自梅派代表剧目《天女散花》 《西施》 《生死恨》 《太真外传》 《霸王别姬》《宇宙锋》 《洛神》 《穆桂英挂帅》和昆曲《牡丹亭》 。

  本次活动的主题定名为“九歌” (楚辞中有一名篇,题为《九歌》 ) ,平淡无奇的两个字却一语双关,既明确表示演唱会的曲目数量,也由于与“玖哥” (这是梅葆玖在世时,梨园同辈对他的亲切称呼,晚辈则大多以“玖爷”尊称)谐音,寄托着后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思。魏海敏选择这一时间点来京再现梅派经典,是有特殊意义的,因为乃师梅葆玖遽然于去年春寒料峭之际离开人世,诸位梅派弟子一时间不幸痛失掌门。值此周年之际,以九段名曲缅怀先辈,显示出继承者的赤诚之心。

  梅派艺术影响力之深,梅派受众群体之广,笔者毋庸赘言,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正是此次演唱会中所包含的八出戏,俗称“梅八出” 。实际上,这八出大戏的整本演出并不多见,而其中优美动听的唱腔却一直流传于坊间,屡屡被各大晚会选用。京剧中,往往有很多戏,经典段落深入人心,于是这些戏才不被观众遗忘, “梅八出”都具有这一特点。而其另一特点便是载歌载舞,唱腔的优美不是整个剧目的全部精华,高难度的身段才是考验梅派弟子之所在,也是一般票友望尘莫及的。

  总的来说,这八出戏既有展示唯美主义、形式主义的,也有表达爱国精神、民族精神的,还有体现神话色彩、浪漫色彩的。从声腔体系上看,这些唱腔既包括西皮、二黄、反二黄等调性,又涵盖导板、三眼、原板、二六、流水、快板等板式。并且这八出戏都是梅兰芳大师的私房戏,不像《贵妃醉酒》那样的代表作是经过整理加工骨子老戏而独树一帜、自成家数的。梅派艺术的至大无形,也正应该归结到这一点上。

  梅葆玖不同于其他梅派嫡传弟子的是,他在风华正茂的年纪赶上了一场文化浩劫,在“帝王将相” “才子佳人”统统被赶下戏曲舞台的时候,男旦演员更是被挤到边缘的边缘。当他再次恢复京剧青衣这一职业身份时,嗓音、体力已然大不如前。然而爱惜羽毛的他,在恪守父亲梅兰芳形成的艺术框架的情况下,始终不越雷池一步,坚持用自己的全副精力反复重排梅派经典剧目,在艺术上创下又一座高峰。

  魏海敏是梅葆玖的开山弟子,当然,梅葆玖在上世纪90年代初同意将之收入门墙,也是出于大义——为了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更早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实际上,自那时起,少数一心渴望拜师的演员,只把鞠躬行礼纳入形式主义轨道,以为获得一面酒旗,便可以为自己扬名立万,而不肯在业务上潜心制造佳酿。令人欣喜的是,魏海敏不仅挣到一个名分,还能在师父光环照耀之下,孜孜勤勤,努力继承梅门衣钵。懂戏的观众可以发现,她演唱时,不仅吐字发音遵循梅派基本原则,就连一个小小的气口,一点小小的劲头都尽力模仿梅葆玖(梅葆玖正是以这些细微之处胜过其他梅派传人的) ,尺寸的长短也几乎一致,还在行腔中发挥了坤伶柔和委婉的优势,没有一味死学男旦那些生硬刻板的特点,堪称我中有法,法中有我。

  在两个小时以内,连续歌唱那么多经典段落,是要功夫的,因为对歌唱者来说,确乎比演一出大戏还要受累。然而笔者却不担心魏海敏的演唱耐力,因为若干年前,笔者曾应邀往观她带领国光京剧团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演出的新戏《金锁记》 ,故事改编自民国女作家张爱玲的同名小说。坦率地说,对于京剧是否适宜表现这类叔嫂之间不伦之恋的题材,笔者至今仍然保留个人看法,但却对那次演出留下深刻印象,原因在于当晚魏海敏是抱病登台的,旅途劳顿使她偶染风寒,幸好演出过程中,鼻音虽有阻滞,喉音尚不失润,整场下来并没有被繁重的唱腔压倒(全剧大概有20段唱腔) ,照样应付裕如。并且笔者对剧中一段不起眼的桥段颇生兴趣。那是剧中四个女角色围着一张八仙桌打麻将,一人一句轮番唱出各自小肚鸡肠的盘算,表现妯娌之间的勾心斗角。没想到这四位居然分别用到了梅(魏海敏所饰演者) 、尚、程、荀的风格。这与当年四大名旦合作录制唱片《五花洞》 ,四个潘金莲一人一句竞争风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可是笔者也在那时暗发疑问,台湾的京剧靠那种模式生存下去,魏海敏那样的演员将来还能不能再唱出像样的传统戏?笔者所以生此隐忧,是由于有不少京剧演员,大唱京歌及新戏,当回过头来再演传统剧目,难免遗失规矩,丧失韵味,迷失自我。当看到此次魏海敏原汁原味地展现传统戏唱腔,才深自感叹之前的顾虑是多余的。

  不客气地说,在今天这个多样文化发展的时代,两岸俱难找到最有利于京剧发展的空间。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努力抢救这门艺术,扩大市场,吸引后生,是我们这一代人亟须探索的头等难题。在笔者看来,魏海敏这样的中年艺术家,其艺术氛围如彼,其艺术造诣如此,仿佛是荆棘丛中生长出的一朵顽强的花,在经过阳光雨露的滋润之后,一旦绽放,反倒变得愈加鲜艳。然而传承国粹艺术,延续京剧各个流派,希望仍在下一代的身上。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