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最撩人春色是今朝
——访全国人大代表、昆曲表演艺术家王芳
栏目:两会人物
作者:本报记者 何瑞涓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舞台上你看着我们很飘逸,很优雅,其实我们是顶着石球在演戏。

  戏曲的演出不像电影,拍完可以无数次播放,演员每场都要现场演出,情绪或身体上的一点点变化都会有不同的演出效果,它不是产品,不是放到生产链上就出来了。

王芳在不同昆曲作品中的扮相

  人民大会堂前,近三千名全国人大代表步履匆匆。茫茫人海中,她一下子就闯入了记者的眼帘。即便不着锦绣戏服,除去凤冠头面,只看那温婉清澈的眉眼,也一定是她——昆曲表演艺术家、苏州昆剧院副院长、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王芳。

  她是《牡丹亭》中娇羞的杜丽娘,是《长生殿》中深情的杨玉环,是《白兔记》中苦情的李三娘……演绎精绝,动人心魄。从艺40年,不忘初心,获得梅花奖“二度梅” ,并获得文华表演奖、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五个一工程”奖等。演员陈道明看过她演的《长生殿》之后曾说:“这才叫艺术,这才叫表演!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王芳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畅谈她的昆曲情缘。

  昆曲可以讲究到头发丝儿

  “在舞台上你看着我们很飘逸,很优雅,其实我们是顶着石球在演戏。 ”王芳笑言, 《长生殿》杨玉环的装束佩饰,从头到脚有三十斤重。演出时还要勒头,用网巾把脑袋一层层包起来,像孙悟空的紧箍咒。

  演员坐下来也不是真坐,而是用大腿虚压一点椅子边,不能坐实,这样才能挺拔自然,收放自如。而且要侧坐,像时钟的指针一样,腿和上身朝向不同的方向,戏曲里叫“子午相” ,这样姿态才美。如此一来,“坐着比站着还累! ”

  杜丽娘是春心萌动的少女,年轻时演自有娇憨,随着年龄增长,就要一颦一笑都细细揣摩。王芳带的一个学生,已经三十多岁,演杜丽娘扮相很美,在自画像一段,她小拇指翘起直接拿笔,王芳觉得不够少女,教她身体侧一点,加一个轻轻拂动的动作。“我的年龄也大了,装是装不出年轻的,要演出来的是少女的神韵。 ” ——王芳一边展示动作,一边细细给记者讲解昆曲的一招一式,“昆曲讲究到什么程度?就是站在台上我可以感觉到头发丝都立起来的感觉”。

  台上“女神”的炼成,下的是苦功。13岁时,王芳从三千多人中脱颖而出,被戏校选中,那时候唱戏还是时髦行业。谁知苦练十年,成为剧团当家花旦时,昆曲却走向了没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受多种文化样式冲击,观众越来越少,有时候一台戏台上十个演员,台下十个观众都不到。为了生活,很多昆曲演员转行去招待所当服务员,王芳也不得不到一个婚纱影楼做化妆工作,但她每天依旧坚持吊嗓子练功,从没有放弃心头所爱。就这样, 1994年最难的岁月里,她获得了中国戏剧表演最高奖“梅花奖” 。王芳感到了肩头的责任,辞别影楼老板,回到了剧团,继续追寻昆曲之梦,从此坚守在舞台上。她又找回了那份简单的快乐,昆曲的词、曲、表演,一切都打动着她,有时候走在路上突然会想到一个动作一个姿态,“哎呀,我可以这样演”。

  “然”是昆曲的最高境界,一切为我所用

  “王芳啊,昆曲最高的境界,是‘然’。”王芳一直记得沈传芷老师跟她说过的这句话。“然” ,就是自然而然,不是不做,而是不去刻意雕琢。

  昆曲要紧的,首先当然是练基本功,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也即四功五法,然后才是理解文本,理解人物。王芳说,这些都是形式,是手段,为戏中人物来服务。演到最后,是回归本真,是自然而然,无法之法。比如身段怎样才叫美?并不是凹出多么曼妙多姿的造型,只有符合人物才叫美,否则就是累赘,就是做作。王芳认为,观众点评这个演员嗓子好,那个演员扮相好,这对演员来说其实是一种失败,说明演员没有把观众带进戏里去,演员也没有演到戏里去。她看老师张继青饰演的杜丽娘,往台上一站就会让人忘记她的外形,她就是杜丽娘,姿态、声音、神韵都令人痴迷,“不是在演,这是艺术” 。王芳说,小时候跟沈传芷、倪传钺、薛传纲等传字辈老师学戏,觉得男同志已近70岁,外形离少女太远了,但老师演得比女人还女人,实在是太美了,完全与人物融为了一体。

  同时,王芳的戏曲也在创新,比如服装、舞美、音乐等。 《长生殿》请叶锦添做服饰设计,老艺术家顾笃璜告诉他,人间的服饰一定要合传统,鬼和天上的仙你就大胆去创新。后来这出戏演员的服饰就非常美,观众眼前一亮,看得如痴如醉。但王芳并不为创新而创新,在她看来,这是用现代的手段,为传统的表演服务,一切以人物为中心,一切皆可为我所用。比如原来昆曲演出是没有话筒音箱的,现在剧场那么大,不用话筒音箱观众都听不到,这算不算创新?王芳说,重要的是我要让观众感受到我的声音和情绪,开心我就高一点,发火我就响一点,而不是靠音控去把声音调大或调小。以前演出的灯光也没那么亮那么炫,王芳觉得灯光一定要亮,“必须得让观众看到我们的表情,看到我们的表演” 。昆曲看的是人,有些很会看的观众,道具布景全都不看,只看演员怎么表演。表演的“然”的境界,王芳做到了,演《长生殿》 ,杨贵妃和唐明皇天人相隔,彼此思念,台上假哭,台下观众却是真哭,唏嘘声一片。

王芳在不同昆曲作品中的扮相

  与昆曲同呼吸、共命运

  是昆曲演员,也是昆曲院团的管理者,王芳将自己的命运与昆曲绑在了一起,见证了昆曲的凋落,也见证着昆曲的复苏与发展。

  往事历历在目。2000年苏州举办首届昆曲艺术节,免费赠票都送不掉, 2001年昆曲被列入世界级“非遗”后,越来越受到重视,观众来到艺术节会留下来不再走掉了,而到现在观众会踊跃参与,抢着买票去看,观众的观念在转变。2003年中国昆曲博物馆落户苏州, 2004年“青春版” 《牡丹亭》公演,吸引了大批青年观众。

  昆曲的火热第一次让王芳惊讶到,是2004年在北京保利剧院的演出,票全部卖完了,学生优惠票一张30元,三张联票90元,最后票贩子加价卖到了500元。没想到昆曲可以这么火。后来总结经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来,原来保利剧院在宣传方式上进行了创新。那时候,“推广”“营销”都还是新词。王芳说,过去传统的剧团都只管排练、演出,以为酒香不怕巷子深,你们要看你们就来,很多时候演完了观众都不知道。那次演出开始三个月前,保利剧院做了系列讲座,包括昆曲的讲座、剧目的讲座,并请主创人员现身说法,一期一期接连推出,去各大院校、图书馆、新华书店,只要有文化人集聚的地方,就都做宣传,大家有了了解,就会想去剧场看一看,昆曲到底怎么样。从那以后,王芳意识到昆曲宣传的重要性。“要培养观看者,有时候我们自己觉得好,观众不知道到底好在哪儿。 ”王芳告诉记者,要经常跟观众讲,怎么去欣赏昆曲,提高他们的观赏能力。她也一直身体力行,去宣讲昆曲,即便是“两会”期间唯一休息的一天,她还应邀去北京人艺讲《长生殿》 。

  现如今,更多年轻人乐意走进这支队伍。过去昆曲招生难,因为进入这个行业意味着生活可能都无法得到保障,不会选择昆曲,而昆曲对演员要求又高,声音、扮相、身段都要好,有天赋的成分在里面,又要后天足够的努力和机遇。近些年招生难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在国家政策扶持下,苏州昆剧院属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很多人就会抢着来。此外, 2007年苏州还成立了未成年人昆曲教育传播中心,由苏州昆剧院承担演出,加入讲解、互动等多种方式,十年来演出1321场,观看演出的孩子总计达30万人次。起初学校不接受,认为加重了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几年之后观念逐渐改变,孩子们喜欢,昆曲课也纳入了学校的评价体系。王芳说,这些孩子将来就都是昆曲的戏迷,也有些可能会成为昆曲演员,进入昆曲队伍。

  与时俱进,用“互联网+”传承昆曲

  然而,并非没有潜在的危机。有人说昆曲迎来春天,有人说昆曲只是表面繁荣,衰而未绝。

  为大众所熟知的,只有《牡丹亭》《长生殿》等为数不多的剧目,昆曲面临传统剧目失传、新剧目难以创作的局面。王芳介绍道,昆曲有1800多本,每一本又有几十折,这是昆曲的家底,但传下来现在能演的折子戏只有200出左右,因为口传心授,老人一走,很多都失传不能演了,抢救、传承迫在眉睫。而过去昆曲创作,剧本、音乐、表演等都是各领域的拔尖人才,他们生活在那个时代,对曲牌和古文都很熟悉,写东西很自然,现在时代变迁,如果对传统文化了解得不够深入,新创作编排的昆曲成功率就会较低,难以尽如人意。

  “三年能出一个状元,十年出不了一个好演员。 ”小时候,王芳的老师就跟她这样讲。王芳说,这是指戏曲演员培养周期很长,一代代培养,是漫长的过程,需要资金。戏曲演出成本高,一套衣服一两万元,还有头面、道具、舞美等。戏曲的演出不像电影,拍完可以无数次播放,演员每场都要现场演出,情绪或身体上的一点点变化都会有不同的演出效果,“它不是产品,不是放到生产链上就出来了” 。 《长生殿》一个班子,最起码要六七十人,吃穿住行都是成本。而当前昆曲依旧是小众艺术,观众群体以大学生、知识分子、社会精英为主,是需要有“闲”和“钱”才能来看的。因此,王芳呼吁不宜将昆曲推向市场,好的作品需要静下心来打磨,一旦市场化,艺术变得功利,演出就会草草了事,难以再出精品。在她看来,昆曲需要的不是体制的改革,而是内部机制的改革,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给予昆曲演员更多的保障。

  所以履职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王芳也一直在为昆曲传承与发展鼓与呼。15年前第一次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她也顾虑作为年轻代表到底该不该发声,但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迫使她不得不说话。2003年第一次参会,她针对戏曲招生难问题提出建议, 2004年建议立法保护传统文化。昆曲传承重要的是人才, 2004年她还建议政府创办一所大专院校,设置包括昆曲在内的各种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专业。当年,苏州就建立了昆曲学院,面向江浙沪招生,培养人才,王芳也投入到教学之中,手把手教授年轻学员。此后经年,她一直在持续关注传统戏曲艺术的保护传承问题。

  今年,她又带来文化和“互联网+”深度结合的建议,在信息时代,与时俱进,提出建设一个互联网平台,通过政府购买版权,将精彩昆曲唱段发布到网上,让平时看不到昆曲的老百姓点击欣赏,慢慢熟悉昆曲,主动走进剧场。一批传统剧目已经由政府出资、各剧团整理编排录像,交到了苏州中国戏曲博物馆,这些都是可以“互联网+”的资源。

  “现在昆曲的发展越来越好了。 ”王芳说,这得益于随着国力增强,中国人对文化自觉追求,越来越有文化自信。她相信,培养从业者,培养观看者,从点到面搭建平台,老艺术家护航,中年骨干鼎力,青年人接力,昆曲这门古老的艺术,会焕发出新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