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过去,有了如今
栏目:创作谈
作者:刘隆菲  来源:中国艺术报

因为过去,有了如今

刘隆菲( 《太行山上》李才清扮演者)

  关于《太行山上》记忆的开始,应该是在2013年的入秋不久。我为了赶着要去学校递交研究生论文的开题报告,被堵在刚松刹车踏板又得踩刹车的京通快速上。快速路前方是望不到尽头的拥堵,路两旁耸立着CBD标志性的高楼大厦,钢筋、水泥,车流以及秋日阳光折射在玻璃上亮晃晃的光芒和路面蒸腾着尾气在视觉上产生的晃影,都不得不让人感叹现如今生活环境的提升与变化,那么究竟还有多少人知道在不久前的十年、二十年、五十年,这里又是什么样子呢?

  正被堵得恨不得弃车而去的时候,接到了《太行山上》剧组副导演王春霞老师的电话,告知要饰演的角色是李才清。第一反应:李才清是谁?这是实话。作为“85后” ,对历史的认知与了解无非是从课本等一类的间接途径中获得的,这种认识多是条理的、理性的,难免会少了些感知上的全面与具体。

  回到家,开始根据人物做起了最基本的案头工作:在抗战时期,日寇对涉县等地频繁“扫荡” ,然而在军队保护群众、群众掩护军队的鱼水深情中,党与群众一同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在当时,涌现出了许多甘愿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军用物资、掩护八路军伤员的英雄人物,而庄子岭的农家妇女李才清就是其中之一。李才清自1942年日军“大扫荡”起,受命隐藏战略物资且做到使其分毫不少,无论情况多么险恶。她先后掩藏救护了五十多名八路军伤员,她被称为“太行郭二嫂” ,后因其事迹被誉为“八路军母亲” 。等到四十多年以后,人们向她问及当时,老人只觉得那样做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看着手中搜集起来的资料,即便只是白纸黑字,但是一个坚韧、顽强的生命却依旧鲜活地跃然于眼前……历史恰似滔滔奔腾,从溪流涌入江河,从江河汇入海洋。李才清便是这碧波沧海中涌动着的、不能被遗忘的一粟。

  剧中有这样一场戏:李才清甘冒生命危险掩护八路军伤员,她利用对当地地势的熟悉将他们藏进了深山中的某个山洞里,日军虽是一再地加强搜索却唯有空手而归。然而,在又一次于山洞中躲避日军搜捕时,李才清怀中未足一岁的儿子突然开始啼哭不已,山中虽有密林遮掩,可敌人依然能够寻着声响。眼看敌人步步逼近,李才清念着洞中十几名无力对抗的八路军伤员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她默默地闭上了双眼,用自己的手紧紧地捂住了孩子的嘴,孩子在她微微颤抖的怀中扑腾着,她那捂住孩子的手却没有松开丝毫,她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孩子在自己怀中挣脱的力气越来越小……待到敌人转身离去,怀中的男婴已没了生命迹象……洞中所有人噙着泪,将眼前发生的一切尽收心底,没有嘶吼、没有嚎啕,而是将这份浓于骨血的情感凝成握紧的拳头和刚硬的军礼。

  因为过去,有了如今。我想为着不久的曾经、为着那段峥嵘岁月、为着那些浴血奋战的人们、为着李才清向当下说。

  对于这个创作团队,我选择了严谨、质朴这两个词语。区别于戏说,区别于某些违背事实真相的“神剧” ,这个创作团队在处理每一场戏、每一个细节的时候都是有理有据。在拍摄过程当中,大家都会非常主动去查阅历史资料来为自己的创作提供依据,大家相互探讨,乐于延展、丰富各自的历史认知。若非整个创作团队秉着严谨的创作态度,是不可能产生出如此浓厚的学术氛围的。至于质朴,一个是指拍摄过程中大家的行事作风,更重要的是指这个创作团队从主心骨所散发出的对过去那份朴素而坚定信仰的致敬与追寻。从这个创作团队的创作作品来看,比如《长征》 《延安颂》 《周恩来在重庆》 《寻路》 《太行山上》等等,无一不在印证着这个创作团队对那段不能忘怀的历史所产生的深深敬意,以及将那份坚守的信仰传递下去的质朴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