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玉笙的艺术人生是一个打破旧命运的传奇
栏目:追忆
作者:姜昆  来源:中国艺术报

骆玉笙的艺术人生是一个打破旧命运的传奇

中国曲协主席    姜昆

  今年是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骆玉笙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这使我们有机会追忆和缅怀她壮丽的艺术人生,回顾和重温她辉煌的艺术成就,总结和思考她卓越的艺术贡献,从而在继承和创新的辩证统一中,推动鼓曲艺术的繁荣发展。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曲《重整河山待后生》红遍大江南北、华夏内外,它的演唱者正是名震曲坛的骆玉笙先生。虽然当时骆玉笙先生年过古稀,但她那高亢明亮、委婉动人的嗓音依旧深深地吸引和打动了无数听众,成为当世绝唱。

  回顾骆玉笙先生88年的人生历程、 80年的从艺生涯,与众多行走江湖的旧艺人一样,她饱受风霜,饱经磨难,不曾知晓自己的身世来历、双亲何在。或许她本应该如那些浮萍般的艺人一样,在自觉却不一定自愿的境遇下走上卖艺之路,四海为家、凄苦没落、惨淡人生。然而,她却在江湖岁月的洗礼中洗尽尘华、脱颖而出,凭借对京韵艺术孜孜不倦地追求成就一代鼓王的美名。此外,她还在思想上、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在新政权、新生活的沐浴下磨砺成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磨砺成名副其实的人民艺术家,磨砺成“曲艺界的骄傲、后学者的楷模” 。毫无疑问,骆玉笙先生的艺术人生是一个打破旧命运的传奇,她为世人展现出的自强不息、发愤图强、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成为她人生不朽的丰碑,是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传扬的重要财富,是指导每一个曲艺人前进的动力和源泉。

  我们纪念、缅怀骆玉笙先生,就是要学习她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贵品德。骆玉笙先生虽然成名于旧社会,但对那个艺人备受欺凌、社会风气落后的旧世界深恶痛绝。新中国成立后,她如沐春风,积极进行思想改造,尤其是在常宝堃、程树棠两位烈士的精神感召下,骆玉笙先生自告奋勇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在战场弥漫的硝烟中演唱,在保家卫国的誓言中成长。后来她参与创演的《飞夺泸定桥》 《邱少云》《珠峰红旗》 《金门潮》等作品,无不凝聚着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与此同时,骆玉笙先生还时刻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她经常深入前线、农村、厂矿进行演出,不辞辛苦、无私奉献。她生活在观众之中,更把观众看成自己的老师,无论在排练时还是演出后都虚心征求意见,对有益的建议及时吸纳,以保证演出时的最佳效果。就这样,骆玉笙先生用她对祖国的热忱挚爱、对观众的真诚之心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艺术家的高贵品德。

  我们纪念、缅怀骆玉笙先生,就是要学习她业精于勤、精益求精的优秀品格。骆玉笙先生自踏上舞台伊始便显出过人天赋,几十年的艺术生涯,甜美的嗓音、宽广的音域、细腻的演唱、精到的说表已深深镌刻在人们心中,直到古稀之年,她依然能横贯三个八度、二十一个音节,令人叹为观止。然而,这一切除去天赋更应该归功于她毫不懈怠、勤奋刻苦的敬业精神。她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尤其在保护自身嗓音条件上非常严苛。她在每次演出中都力求拿出最好的状态,无论对什么样的观众都不曾怠慢。她在作品的唱腔设计上更是不厌其烦、精益求精,就拿《和氏璧》这部内外称道的作品来说,骆玉笙先生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来唱腔排演,冒着高血压的风险细心钻研,直到头晕脑涨依然坚持。凭着这份闯劲、韧劲,骆玉笙先生在不断地进取中超越自我、缔造辉煌。不仅对待艺术如此,骆玉笙先生还将这份孜孜不倦的干劲带入更为广泛的社会工作中,为曲艺艺术发展和人才培养殚精竭虑、呼吁奔走。就这样,骆玉笙先生用她对艺术的勤奋执著、对事业的不懈求索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艺术家的优秀品格。

  我们纪念、缅怀骆玉笙先生,就是要学习她博采众长、包容并蓄的创新品质。骆玉笙先生的京韵艺术宗于“刘派” ,但却不拘泥于成规。她广泛地吸收“白派” 、“少白派”京韵艺术的精华为己所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的革新和优化。从17岁开始一直到告别舞台,骆玉笙先生从没有停止过对京韵艺术的大胆尝试和创新,人们在比较她不同年龄阶段的演唱中可以发现,她的吐字发音、气息节奏都在不断调整以适应自身条件的变化。在实践中,她还主动吸纳众多剧种曲种的特点,根据自身表演以及曲目表现的需要,将吸收和借鉴的内容自然巧妙地融合到演唱中,化为自己的艺术手段,进而拓宽和丰富了唱腔与表现力。无论是《击鼓骂曹》中开创性使用双手打鼓的技艺,还是《伯牙摔琴》中悲怆苍劲的大段反二黄,这些经典的演绎无不诠释出“骆派”京韵艺术的精神实质和艺术真髓。就这样,骆玉笙先生用她对自身艺术的不断追求、对姊妹艺术的融会贯通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艺术家的创新品质!时代为她的艺术表现标上了“炉火纯青”的标签。

  骆玉笙先生的一生写就了一个不朽的传奇,她无愧于钟爱的京韵艺术,无愧于她挂念的“衣食父母” ,无愧于她眷恋的曲艺事业。今天,当我们重温骆玉笙先生为我们写就的辉煌篇章时,更应当鼓起勇气、昂首阔步地为曲艺艺术的明天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