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
——走过2013的中国电影及其未来发展
作者:饶曙光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里,在日益成熟的电影产业形态中,中国不能仅仅靠偶然性大于必然性的中小成本“黑马”来拯救电影市场和电影文化。借鉴美国好莱坞电影发展以及韩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经验,“高概念”电影就是大片,依然是中国电影不能忽视的。

  相信年轻观众群体也不可能长期停留在盲目、非理性、“粉丝消费”的层面上,他们的口味一定会发生变化,他们也一定会不断成长。随着他们口味的变化和成长,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市场也会不断走向成熟、理性。

  摆脱大片崇拜症的2013

  2013年,处在中国电影发展“黄金机遇期”的中国电影依然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无疑是相较于2012年的三个“同比增长” ——全国票房217 . 69亿元,同比增长27 . 51 %;国产片票房127 . 67亿元,同比增长54 . 32 %;海外销售国产影片累计收入14 . 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 . 02 %。更重要的是,国产电影市场占有率的提升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新亮点,一举扭转了进口大片在2012年占总票房的51 . 54 %的局势,重新赢得了市场的主动权。十大票房影片中,国产电影占了七席;在票房过亿的影片中,国产电影34部,进口片27部。我国电影产量、票房收入、银幕数量、观众人次等所有与电影产业相关的所有指标都取得新的增长,市场容量持续扩大,生产力不断解放,后产品开发不断拓展,质量效益也有所提升,电影消费持续成为文化热点乃至社会热点,整个创作及其产业层面都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从创作层面看,无论是思想内涵开掘还是艺术表达都取得了新的进步和突破。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的编剧和导演深刻地把握住了周恩来内在的人格特质和精神气质,塑造出一个栩栩如生而又“陌生化”的艺术形象,将历史的叙事巧妙地嵌进当代观众的现实视野中,获得了深刻的、巨大的当下意义,产生了一部优秀的主流电影应有的思想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在广大电影发行工作者的努力下,影片获得了7000多万元票房,为主流电影树立了新的标杆。一大批主流电影如《警察日记》 《毛泽东与齐白石》等也都力图突破概念化、公式化、定型化,从生活细节着手、从老百姓的视角着手,适度借鉴类型化经验,追求主流价值观表达与商业类型化叙事结合和融合,为主流电影发展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其他如偏重于艺术追求的影片《兰亭》 《百鸟朝凤》艺术风格完整,在实现个性化表达的同时也超越了创作者个人的情怀和境界,实现了小情怀与大情怀、小故事与大主题、小人物与大背景的结合和统一。

  占据电影市场主体地位的类型电影摆脱了过去10年的大片崇拜症、大片依赖症,类型样式不断拓展,不断走向多样化,不断走向成熟,并且形成了与当下观众、当下电影市场的有效对话和良性互动。 《中国合伙人》 《致青春》《北京遇上西雅图》等糅合浪漫爱情、青春、励志、校园等元素,叙事节奏现代化、表达风格时尚化,紧跟时代、贴近受众,在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的同时也赢得了较好的口碑。 《厨子戏子痞子》 《毒战》 《盲探》 《神奇》 《太极侠》 《不二神探》 《激战》 《天台爱情》等影片在类型拓展上都为中国电影类型化作出了努力和贡献。 《101次求婚》 《分手合约》 《被偷走的那五年》 《一夜惊喜》 《非常幸运》 《我想和你好好的》 《我爱的是你爱我》等一批所谓“小妞电影” ( “小妞电影”也被某些学者称为“轻电影” ,女性、青春、爱情梦成为了这类电影的关键词)获得了年轻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的喜爱和追捧,与众多女性观众达成了情感上的沟通、心灵上的默契。 《狄仁杰之神都龙王》 《四大名捕2》则是按照电影工业模式制作的系列电影,依靠其过去的人气和口碑也获得了不菲的票房回报。非行导演的《全民目击》被称作内地市场的“首部悬疑律政片” ,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细分类型的一个新拓展。而类型电影的不断拓展和走向成熟,是中国电影产业化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民族题材电影《西藏天空》 《唐卡》 《阿米走步》 《索道医生》 ,少儿电影《全城高考》 《青春派》《我的影子在奔跑》 《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 ,农村题材电影《百鸟朝凤》 《胡巧英告状》具有独特的艺术视角、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较高的文化品位,为中国电影市场的多样化发展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动画电影《赛尔号》 《摩尔庄园》《洛克王国》 ,特别是作为动画电影品牌化代表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均依靠“品牌化”的策略在市场上获得了可观的票房,但以量取胜、“高产低质”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新生力量尤其是青年导演不断涌现及其全面发力是2013年中国电影的一个突出现象。一大批青年编剧、导演开始在电影创作中崭露头角,新的观察角度、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电影语言和他们对年轻观众的了解,为中国电影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昭示着国产电影可能进入一个更为多元、更加充满活力的新时代。 《全民目击》 《致青春》 《小时代》 《天机·富春山居图》都是青年导演的处女作。而《北京遇上西雅图》是薛晓路继《海洋天堂》后的第二部作品。这不仅预示着“大片独尊”时代的终结,也预示着属于年轻导演,属于新一批观影群体的新时代的到来。同时,一批电影界以外的所谓“跨界”力量的介入,也为中国电影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助力” 。一句话,电影界的“新力量”正在推动电影类型的更新换代和深度拓展,并且成为中国电影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

  但是,由于当下中国电影市场的结构性问题和矛盾,一些人文内涵丰富、具有较高艺术品质的中小成本电影《大明劫》 《美姐》 《团圆》 《逆光飞翔》 《千锤百炼》未能将口碑转化为票房。如何推动观众的观影从娱乐性要求、话题性需求更多地转向艺术审美需求,如何培养能够追捧偏艺术化电影的高端观众群体,同样是中国电影产业化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2013年,中国电影界还有一个前所未有的现象,就是好莱坞的权势人物纷至沓来,对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市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热情。2013年进入票房前十名的三部好莱坞影片,不约而同加入了中国元素。相对于国内部分媒体和评论贬低乃至唱衰中国电影、中国电影产业,好莱坞时刻都在关注中国电影市场,其“司马昭之心”绝对不是“猜想” 。

  如何观察、认识和评价中国电影?

  观察、认识和评价中国电影必须有历史的维度,必须立足于中国电影产业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进程。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观众一直以来对国产电影存在着明显的不信任和排斥倾向,有人甚至声称永远只看进口大片、尤其是好莱坞大片而不看国产电影。可当《泰囧》 《北京遇上西雅图》 《致青春》等影片上映时,不少从来不看国产电影的观众、甚至包括中老年观众也被吸引进了电影院。对于中国电影观众而言,内心深处渴望能看到优秀的国产电影是“永不消逝的电波” 。国产电影在2013年具有超常人气和活跃度,无疑是中国电影有所进步的结果。

  观察、认识和评价中国电影必须有建设性、善意的思路和态度。观察并且指出中国电影存在的问题并不是电影批评的全部内容。电影批评要帮助中国电影、中国电影产业少走弯路,必须在准确指出中国电影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有些批评家甚至以国外、尤其是好莱坞对中国电影的“差评”作为立论的依据和根据,对中国电影面临的具体问题、发展困境不去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和对策,无意中成为也许别有用心的好莱坞“传声筒” 。因为,中国电影市场对于好莱坞来说就是一座最后的“金矿” 。

  无论如何,观察、认识和评价中国电影应该乃至必须有辩证的思维、平衡的理念和包容的态度。辩证、平衡、包容应该是我们感受、观察、认识和评价当下中国电影坚持的基本指导思想、理念和原则。全体电影人都应该有建设性的态度而不是破坏性的思维,着眼于中国电影产业长远发展的大局,着眼于推动中国电影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的大局,着眼于在全球化语境中与好莱坞电影博弈能够主动立于不败之地的大局。

  产业升级从文化自觉开始

  仔细观察和审视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我们发现了一些积极的、结构性的变化:首先,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化的深入和发展,中国电影创作和生产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和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产业链也有了一些新的拓展。中国电影创作和生产的主要环节和领域内部的精细化分工越来越专业,从制片、发行到营销分别由不同的专业公司操作,形成了分工协作的运作模式。其次,随着国内一线城市电影市场的票房增幅趋于平缓,二、三线城市电影市场已经成为新的增长点。二线和三线城市电影市场票房近五年平均增长率要比一线市场分别高出9 . 05 %和11 . 25 %。数据显示,全国县级城市拥有影院1300座左右,银幕数4500块左右, 35 %的县城实现了影院覆盖,其中大多数是现代化数字多厅影院,有序、有效拓展了中国电影市场的覆盖能力。

  中国电影要抓住当下中国电影市场的结构性的积极变化,适时推进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促成电影产业整体升级换代。当务之急则是要努力实现多个平衡与统一。

  首先,是要实现产业发展与文化自觉、文化表达的平衡和统一。毫无疑问,电影作为一种产业必须首先要有产业自觉。没有对电影的产业自觉,就没有电影产业的升级换代,就不能建立现代电影产业体系、现代电影市场体系并有效推进中国电影对外传播,也就不能有效推进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不过,电影产业作为一种“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不一样,产业自觉本身就包含了文化自觉,电影文化本身不能没有“文化” 。电影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形象,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标识。中国电影在实现市场发展、产业规模扩大的同时,还要担负起文化表达的历史性责任,占领文化的制高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打赢全球范围内的“文化战争” 。

  其次,中国电影要在有效拓展类型的过程中实现类型生态的平衡与统一。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中国电影类型化是必然的选择。但是,有不少人对中国电影有一种难以释怀的“乌托邦”期待和想象,期望看到中国电影一夜之间迅速提高质量,类型电影创作一夜之间趋于完善和娴熟,中国电影产业一夜之间趋于成熟和完美。不过,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发展以及不断适应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需求,中国电影类型化已有长足进步,电影创作也有了相对清晰的类型化路线,并且开始找到自身的特点以及参与电影市场竞争的制胜之道。以辩证思维和辩证观点看来,我们在充分肯定《致青春》 《北京遇上西雅图》等取得高票房的影片对中国电影产业贡献的同时反复强调,从长远出发我们应更加注重文化指标,对《致青春》 《北京遇上西雅图》这样的电影要在艺术上提出更高的要求,提升叙事智慧和艺术品质,提升人文表达和思想内涵。

  由于一批中等成本的影片抢占市场制高点赢得高票房,实现了以小博大的骄人成绩,很多人又惯性回到了中国电影市场可以不需要大片的既有思维。我们必须理性地看到,在好莱坞大片的挤压下,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里,在日益成熟的电影产业形态中,中国不能仅仅靠偶然性大于必然性的中小成本“黑马”来拯救电影市场和电影文化。借鉴美国好莱坞电影发展以及韩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经验,“高概念”电影就是大片,依然是中国电影不能忽视的。所谓“高概念”(high-concept)电影,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以简洁且富有冲击力的内容来吸引观众的电影。在这个错综复杂的时代,单纯的信息和鲜明的企划意图正上升为票房的关键词。盘点近十年来的世界电影,其中最靓丽的风景莫过于好莱坞电影中的高科技奇观,以及高科技奇观支撑的“高概念”电影。近十年来,全球票房的前十名几乎被“高概念”电影所囊括。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中国电影的产业化、专业化、国际化、高科技化,“高概念”策略必将对中国电影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会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影的产业化、专业化、国际化、高科技化。

  再次,中国电影要实现“大时代”与“小时代”的平衡与统一。影片《小时代》上映及其引发的巨大争论可以说是2013年中国电影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凸显了当下中国各种社会问题和文化征兆。就电影市场而言,首先凸显了当下中国电影市场观众群体的结构性变化。有调查显示,中国主流商业院线核心电影观众群的平均年龄是21 . 5岁,也有调查说, 18岁至30岁的电影观众占中国影院观众群的63 . 5 %。更重要的是,众多更为年轻的导演敏锐地意识到了这样一种观众群体的结构性变化,所以他们用更加通俗化、商业化的姿态来面对观众群体的结构性变化以争取更多的观众,正如著名电影人江志强先生所认为的那样,“现在的观众越来越年轻,他们追求的题材比较宽,很多不同类型的电影都能容纳。只要导演抓到一些题材能够配合年轻观众,电影一定能卖,但一个导演的能力不应该单靠票房来评估。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绝对不能把电影的娱乐功能夸大到不适当的地步并且与教化功能、审美功能截然对立起来,放纵电影产业化中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不能停留在“小时代” ,不能停留在“个人”情绪的极度表达。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固然要尊重观众,满足观众的娱乐性需求。但是,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要想获得观众的情感认同、精神认同、思想认同,必须把个人化情绪转化为社会化情绪,反映时代情绪的变化,成为时代的“晴雨表” 。换句话说,电影作为民族精神和社会现实最为直观的体现,应该成为社会情绪、时代精神、民族无意识的集体表达。如果中国电影仅仅是个人表达,仅仅是“小时代” ,仅仅是满足娱乐性、话题性消费需求,怎么能够获得全社会真正意义上的认同和尊重呢?毕竟,观众对于一部电影,不仅仅有娱乐性需求,也要求有情感和精神的认同,审美的满足,思想的启迪。无论如何,“小时代”需要“大时代”的支撑。

  除了上面论述的中国电影、中国电影产业三个方面的平衡与统一之外,诸如电影产业内部结构及其利益的平衡与统一,本土市场与海外市场的平衡与统一,个人表达与观众接受的平衡与统一,电影产业与电影事业的平衡与统一,电影批评及其话语体系与产业化实际的平衡与统一,电影创作与电影制作的平衡与统一、电影宣传、营销与口碑的平衡与统一,都是需要我们认真面对、深入研究和辨析的重大问题。

  中国电影发展的核心理念

  以辩证的思维、辩证的方法确立中国电影发展的核心理念就是:强化导向,坚守底线;尊重观众(市场) ,满足需求;优化生态,创意制胜。

  导向为魂,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道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牢牢坚持和把握的基本原则。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任何国家的内容生产,都是自觉不自觉地恪守着自己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主流价值观、主流审美观,运用各种手段不遗余力地增强全民族的国家认同、思想认同、精神认同、情感认同。守住底线,除了摒弃暴力和色情之外,在价值观建构和表达层面绝对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犹豫、动摇和偏差。

  尊重观众(市场) ,当下中国电影的观众群体正在完成一个整体上的换代,而观众越来越年轻化,已经成为一个无法逆转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毫无疑问,年轻观众群体普遍存在着盲目、非理性,存在着“粉丝消费” 。对此,我们必须加以积极的引导。同时,我们也应该有群众观点,相信年轻观众群体也不可能长期停留在盲目、非理性、“粉丝消费”的层面上,他们的口味一定会发生变化,他们也一定会不断成长。随着他们口味的变化和成长,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市场也会不断走向成熟、理性。如是,也会成为推动中国电影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正能量” 。

  尊重市场,这是当下中国电影、中国电影产业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或者说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做大做强本土电影市场、尤其是进一步、可持续地巩固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将会是中国电影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全球化背景下与好莱坞电影无法回避的博弈。2013年,中国电影在市场层面取得的对好莱坞电影的“优势”是暂时性的。2012年2月18日达成的中美电影新协议实际上只为中国电影赢得了5年的缓冲期。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必然面临着美国要求进一步开放的压力。我们必须前瞻性地思考,到那时候中国电影将拿什么与好莱坞大片抗衡?我个人始终认为(但愿不是杞人忧天) ,美国好莱坞电影是悬在中国电影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对好莱坞电影,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抱有最大的警惕、清醒,同时全方位准备好应对的思路和对策。

  更进一步,在做大做强本土电影市场、有效拓展中国电影产业规模的同时,采取各种有效、可能的手段推动中国电影对外传播战略,在国际电影市场上进行有效的“博弈” ,提升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事实上,中国电影无论是在产品结构及其多样性,电影产业链,电影单片质量和效益以及类型电影的多元化、成熟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短板” ,并且有些“短板”在短时期内难以得到有效化解和解决。

  如我们在满足观众娱乐要求的时候更多的是迎合相对忽视了引导,借助于话题性提升电影的人气,助长了过度娱乐化的倾向。虽然票房增长速度喜人,但观影人次偏少的问题依然突出,电影票房的增长速度却跟不上银幕的增速。中国电影未能有效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地域观众的差异化需求,面临的“市场规模发展较快”和“观众艺术审美严重滞后”的矛盾甚至在不断加剧。

  由于中国电影产业仍然处于产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各种旧体制、机制积存下来的矛盾并没有得到及时、彻底、有效解决,同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凸显、暴露了一些新的矛盾,因此对于当下中国电影的观察、认识和评价就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巨大的争论。特别是关于2013年的中国电影,尽管国内电影市场票房收入历史性地实现了200亿的跨越,但相关争论却越来越激烈,有的甚至互相攻击而失去了实事求是、以理服人的基本批评态度。在这种背景下,要对当前中国电影的争论做出一个结论性的评价,或者划上一个句号都为时过早。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对中国电影市场、中国电影产业的认识、分析和评价都还处于“初级阶段” ,对电影产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远远没有到位。

  众所周知,电影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商业模式必然趋于保守,电影类型就有可能出现停滞、枯竭。如果没有富有创意的电影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元素和想象力,不断拓展电影类型,电影产业的发展必然会遭遇瓶颈。因此,在保障主流商业电影占据市场主流地位的同时,也必须保障多样化的电影、有创意的电影,不断开拓电影的想象力,不断拓展电影类型,优化电影生态和格局,最终实现电影的平衡发展、包容式发展。

  缺乏特色化、差异化的院线成为了制约中国电影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花大力气推进特色化、差异化院线建设,从制度层面优化电影生态环境和格局,保障特色化、差异化的电影实现自身的优化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尽快完成不同类型电影的科学评价体系和标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耗费”中国电影的资源,扰乱中国电影的改革方向,影响中国电影的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