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入双桥人不回
栏目:旅途
作者:孙仁歌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我的周庄情结是缘于陈逸飞的生花妙笔《双桥》 (又名《故乡的回忆》 )的诞生及其对世人的震撼。自从陈逸飞去了周庄并将周庄水韵置入画境,周庄从此广为所知,海内海外乃至大洋彼岸不同肤色的人无不神往这个位于姑苏城西30公里处的“诗的栖居” ,每日里前往周庄寻桥探韵的游客犹如候鸟回归一般络绎不绝。

  然而,我的周庄之行却在陈逸飞的《双桥》闻名于天下若干年之后。与其说我是去周庄看“小桥流水” ,还不如说我是去周庄感悟陈逸飞留在双桥的那一份“永恒” 。我那次的周庄一日游,对于周围的楼厅寺院祠堂古刹乃至八景妙境等处都不过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一眼带过,唯独在双桥那景点处流连忘返,缠绵不尽。看看双桥之下那一道静静的清流,长长地流来,又长长地流去,可谓涓涓滴滴都蕴含着浓浓的书香和歌韵,加之一座别具一格的“钥匙桥”恰到好处地点缀其中,真乃小桥不尽处,自有水来补。国画理论中有“山以水为血脉,故山得水而活”之说,而放在这里,便成了双桥的真实写照,这就是:双桥之美美在水,悠悠水韵向桥来,得水得韵的小桥还岂有不活之理?如果说双桥是周庄的经典,那么这集诗韵情韵神韵于一体的长流细水、便是双桥的精魂矣。

  随着夜幕的降临,陈逸飞笔下的双桥似乎也被自然意象强化了一种神秘色彩,在游人眼前由直白变得微妙,以致如梦似幻,俨然一个工于叙事抒情的诗人蓦然间变成了一个象征意象派诗人,一切转眼之间都变得更有深度了。白天的双桥是大自然的写实,夜晚的双桥是大自然的写虚,让游人在比较之中领悟到了“夜双桥”的无限魅人之处。“夜双桥”以其朦胧宁静之姿让各色游人频频惊艳,对于艺术家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声的暗示?陈逸飞笔下之所以会诞生那么一幅集诗情画意于一体的《双桥》 ,或许也不能排除“夜双桥”所拥有的含蓄之美的诱发与启悟,又何况画桥人生于斯也别于斯, 1984年归桥之际,滞留在童眼童心里的双桥再度得以升华以致“引爆” ,继而顿悟频发、神助妙思,于是,一幅杰作便在“黑夜”给出的一双慧眼静观巧取之中“横空出世” !也正是因为生活中拥有了这样一个天造地设一般的“物美” ,才会有陈逸飞笔下的“双桥”之“神美” 、“韵美”与“诗美” 。东方人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欧洲人也同样强调“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 ;而中国艺术家们的创造,尤其是油画这种艺术形式,往往有更多可能把东西方文化观念结合在一起。或许正因为如此,油画《双桥》在美国展出时,才会受到那么多洋人的青睐。其中一个叫阿曼德·哈默的美国朋友惊慕之际不惜以高价买下了这幅作品。不久,哈默先生在访问中国时又将这幅作品赠送给了小平同志,以示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与尊重,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哈默先生对于《双桥》这幅油画作品的看重与独具慧眼。1985年《双桥》被联合国选为首日封图案并公开面世,从此,周庄便被推向世界,驰名全球。

  在笔者的眼里,陈逸飞笔下的“双桥” ,就如同徐志摩笔下的“康桥” ;虽然前者是“无声诗” ,深深隐蔚着乡情乡音乡恋之内蕴;后者是“有声画” ,悄然含蓄着“诗的栖居”之人文理想,但两者都交融着一个共同的基调,这就是“寻梦” 。

  说来也很奇怪,笔者那年那天那晚滞留双桥流连忘返之际,似乎也有一种“寻梦”的感觉,只是满载“星辉”的不是“一船” ,而是“双桥” ;与其说是“双桥” ,还不如说是“双桥”之下的悠悠水韵;只是水流之韵也颇让人心软,或许“人生长恨水长东”不单属于张恨水,也属于你我他。尽管那晚天色阴沉,惨淡无光,但“寻梦”者所得的“星辉”却被永远地定格在了双桥。如果你一定要问那是怎样的“星辉” ?那么笔者也不妨向你泄露天机:与其说那是“星辉”的定格,还不如说那是一个人的定格、是一组夜印象的定格、是一种艺术寓意的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