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话剧院举办话剧《西哈诺》专家研讨会——
探讨“写意为主,
写实为辅”戏剧改编的“新程式”
栏目:新视线
作者:张双斐  来源:中国艺术报

  话剧《西哈诺》作为19世纪法国剧作家罗斯丹的代表作、西方戏剧史经典的浪漫主义“爱情圣经”,讲述思想天马行空、行事不拘一格的士兵西哈诺,狂热地爱恋着他的表妹罗克桑的故事。该剧于2023年10月18日至22日在国家话剧院剧场完成了首轮演出,于12月8日至9日在中国大戏院完成了两场演出;于今年1月18日至21日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完成了4场演出。为进一步提升艺术创作深度和广度,中国国家话剧院日前举办《西哈诺》专家研讨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主任彭涛,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胡一峰,北京电影学院戏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浩,《中国戏剧》编辑部副主编靳文泰,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编辑部总编赵妍,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副院长程鹏及该剧主创参加研讨。

  研讨会上,该剧的改编编剧、导演丁一滕,改编编剧王安妮,戏剧构作崔磊,舞美设计佟思骏,姜舒原作为演员代表分别介绍了剧目创排的情况。 《西哈诺》剧组历经两年的“青年导演扶持计划”的培养孵化,孕育出现在的创作风格,将西方文本与东方工作方法进行融合、探索和实践。

  向云驹表示,这部剧以崭新的艺术面貌登上中国舞台,对于新时代如何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对外开放、文明互鉴和重温经典,具有重要价值和新颖的启示,显示了新一代艺术家为新一代观众诠释世界艺术经典的典范性。王一川认为“新程式”应该用写意美学传统来灌注,跟西方写实相结合,“写意为主,写实为辅”,《西哈诺》是一次值得鼓励的跨文化改编和美学探索,体现了中国式的写意美学传统的表现力,浪漫狂放、诗意昂然。彭涛表示,这个剧目既是实验探索,也是经典重排,其中还有原创精神,延续了中国国家话剧院艺术创作的传统,也是中国国家话剧院在新的时代开拓创新的代表性剧目。胡一峰表示,《西哈诺》做到了对经典内涵的充分表达以及对经典元素的创新表现,延续了西方经典对人性的思考。李浩表示,创作者之间的相互尊重使年轻演员有一种自信表达的勇气,因此能最大限度地把个性魅力和角色进行融合,在舞台上表现出强烈的角色生命力。此外,《西哈诺》体现出了对话的视野——真正让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交流了起来。赵妍认为导演有意识追求将戏曲程式的规律性、规范性和虚拟性加以跨文化的当代解构,形成新颖的表达,产生新的意义,挖掘出戏曲舞台上很多确定的、单一的形式背后多样化的可能性。靳文泰表示,该剧导演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艺术人才,希望中国国家话剧院的青年才俊们继续把“东方美学”这面大旗扛好。同时,与会专家们在创作细节,以及“新程式”的内涵阐释上提出了一些专业意见。

  田沁鑫表示,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直以来坚持“中国原创,世界经典,实验探索”的创作理念。2023年正值中法建交59周年、中法文化年举办20周年,剧院创排法国话剧《西哈诺》,旨在以戏剧为纽带,促进文化交流合作。《西哈诺》会在之后的排练中进一步加工打磨、修改提高,打造成为中国国家话剧院的优秀剧目,也希望《西哈诺》能在之后的国际舞台留下精彩演绎,让世界看到新一代中国青年艺术家的创新力和创造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戏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