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逢“冷遇”,“热血”难凉
——评电影《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
栏目:品味
作者:薛英秀 陆嘉宁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23年国庆档上映的唯一的喜剧电影《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从类型和档期上看,可谓顺时应势,观众总体评价也较高,但其票房却不如以往重要档期上映的喜剧电影那般醒目,很遗憾地成为一部“暂时被低估”的喜剧电影。

  影片讲述了执教某校园篮球队的教练魏国铮对比赛怀有极强的胜负欲,在一次比赛中因“事故”被校长惩戒,被迫进入心智障碍者学校教一群“心青年”打篮球。魏国铮“打球就是为了赢”的理念很难灌输给这群“不知比赛为何物”的队员们,但双方还是在日复一日的相处和磨合中培养出了默契,建立起了情感的羁绊。而故事的悬念来自,最终魏国铮能够带领这支球队实现他“不败”的梦想吗?

  本片情绪基调整体上轻松欢乐,又不失对社会边缘群体的人文关怀,笑中带泪、温暖真诚。影片总策划谭飞在高校映后交流时表示:“喜剧是社会伤口的展示形式之一,优秀的喜剧诠释真正的现实主义。”喜剧不仅能表达关怀,喜剧性的关怀甚至比直白的悲诉更加真实有力,关键在于如何达成喜剧性。

  心智障碍人士与社会格格不入是严峻的现实,本片不回避也不否定,而是正视其存在,并在恰当的戏剧情境中化悲为喜,例如当罹患孤独症的篮球队员看到同样是心智障碍者的“敌方”球员因抢不到球而嚎啕大哭,竟在本应全力比拼的赛场上心生恻隐,主动把手中的篮球送给对方。这一喜剧段落出乎意料又合乎特殊的人物逻辑,让观众由衷发笑,不是嘲笑苦笑,而是对单纯如孩子的“心青年”们心生爱怜。这种喜剧性的营造,激起的是观众对真善美的认同,而非居高临下的俯视。本片以喜剧手法呈现心智障碍者的生活,但并无令人不适的冒犯,做到了尊重与欢趣二者兼得,让观众同时收获了放松与感动。

  本片中多位主要演员是真正的心智障碍患者“心青年”(如孤独症、唐氏综合征),拍摄难度极大。在片尾彩蛋环节,能看到主创人员耐心与“心青年”沟通,指导他们完成演出。职业演员与“素人”演出者的配合十分圆融,几乎很难辨别谁是“素人”、谁是演员。

  化悲为喜的创作手法,使《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在近些年的喜剧电影中显得独树一帜。“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句文艺批评中经常提起的论断,暗含着对低俗调笑戏码的拒斥,此表述并非严谨的理论限定,而是表明一种态度。有社会关怀的创作者,想要将一些难解的现实问题、社会痛点呈现给观众,比起板起脸说教,有时候通过表面上嘲讽的、自嘲的、聊以安慰的大笑,反而更能让人咂摸出苦涩的内核,并对现实和人性进行反思,取得更好的接受效果。

  《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敢于在内容生产方面杂糅迥异的类型元素(喜剧与特殊社会问题剧),固然是创新之举,但也为营销宣发增加了难度。观众对喜剧娱乐属性和社会关怀属性的作品大多持有固有印象,面对本片宣发时推出的似有异质性的两个标签,难免产生疑惑,怀疑其结合效果会不会是一盘“黑暗料理”。

  事实上,从情节角度而言,本片的起承转合,各个环节的衔接可圈可点,笑料不尬,水到渠成。如“心青年”之一大白,这个角色因童年时溺水的创伤,导致多年从不洗澡,体味让教练魏国铮忍无可忍,故意把作为大白“好友”化身的玩偶“小白”丢进浴室水中,逼迫大白“解救

  朋友”,竟真的让大白走出了童年阴影,痛快地洗了个澡。这段情节用人情温暖规避了常人对“不洗澡”一事的消遣与嘲笑,反而让观者更加心疼大白的纯真与悲伤,当大白在花洒下由衷说出“真舒服啊” ,观者也被故事疗愈了。

  喜剧是高度依赖演员和气氛的类型,在大银幕上,演员幽默演绎的细微之处方有用武之地,银幕能够放大喜剧效果,且集体观影一起大笑的氛围也能倍添欢乐的感受,让观众沉浸于情绪共鸣的磁场,这种提升专注力且有仪式感的环境效应,是个体在小屏终端独自观影无法媲美的。而本片为了更好地满足观众视听需求,在动作奇观方面也精益求精,篮球比赛戏的场面调度、剪辑、音效体现了较高技术水准;且为了贯彻本片的立意,坚持由“素人”演员亲身上阵表演,哪怕为此要多花成倍时间。最终呈现的效果,达到了体育运动电影在大银幕上该有的“热血沸腾”。

  喜剧娱乐与社会关怀、热血体育与心智障碍,看似难以调和的元素被努力编织在《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中,不是将心智障碍角色作为噱头,而是真心将角色/“素人”演员作为平等尊重的对象来呈现。

  然而以“沸腾”为目标的本片偏偏“遇冷”,这一困境表面看似是生产与营销两个环节不够接洽导致,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影视作品自我定位和观众需求之间的矛盾,涉及非常多的因素,需要创作者复盘解题。经济效益不是评价一部电影是否成功的唯一准则,但票房客观上以数据印证了影片与整个社会的接触面有多大。好酒也怕巷子深,票房回报是持续推进优秀作品源源不断生产的物质保障,缺少正向的经济反馈,即便创作者坚守人文情怀和艺术理想,无米之炊也难以为继。

  从长远来看,《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这般勇于打破和重建观众类型认知的作品,是维系影坛内容生态多样化的积极尝试,能够引导创作与接受的互动过程趋于良性循环,提升观众素养,培养观众的好奇心和“杂食欲”,多一些这样的作品,将惠及整个内容行业。

  (薛英秀系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生;陆嘉宁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