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舞蹈剧作逐波前行
传统文化创新再谱新篇
——评舞剧《水不扬波》
栏目:观察
作者:李超  来源:中国艺术报

舞剧《水不扬波》剧照

  日前,由香港舞蹈总会监制的大型舞剧《水不扬波》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首演。此次公演是2023年香港舞蹈总会成立45周年庆典暨中华文化舞蹈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中华文化舞蹈节以“非遗之舞”为主题, 《水不扬波》是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为主要舞蹈元素,并将故土亲情的凝聚、团结奋进的象征贯穿全剧,谱写了一曲乡人贤士渡水而南、流离迁播、重建家园、再舞“英歌”的英雄之歌。《水不扬波》的创作团队是曾获得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最佳导演奖”的《缘起敦煌》的原班人马,这次的新作他们匠心独具地铺陈了“涉险”“怀海”“逸域”“心乡”四个篇章的故事,并融入了许多我国民间节庆的传统习俗,让传统文化在艺术创造创新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也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通过艺术鉴赏的方式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蕴。

  《水不扬波》是一支川流奔涌、生生不息的生命之舞。舞剧讲述了族人在南迁道路上历经磨难、颠沛流离,终在香江之畔重建家园、再谱生命之华章的故事。舞剧将“英歌”最具特征的人物角色、表演程式等融入到故事中。如舞剧开篇一小童机巧灵秀地盘蛇而舞,他即是主人公流迁之子潮儿,在灵蛇指引下带领族人南迁。“英歌”在表演之时必有一舞蛇人走在列队最前方,有学者认为舞蛇是源于《水浒传》第六十六回《时迁火烧翠云楼 吴用智取大名府》中时迁放火为号的情节,而舞蛇人这一角色在“英歌”中的传承也成为集体智慧在民间艺术中的凝练与升华。将非遗舞蹈、民间传统节俗等融汇在舞剧故事的架构铺陈之中,成为《水不扬波》始终贯穿和激荡着源源不断之生命力的重要原因。身陷天险之窘境前途未卜、时而伴随着痛失亲友的哀恸、焦灼与绝望交织的南迁征途上,族人们守望相助,舍小我求大义,相携共进,坚韧前行。面对天灾、重峦、风浪,多少次死里逃生;机缘流转,是永不言弃、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让浮萍般漂泊的生命重新起航,而深深植根在百姓生活、生命节奏中的传统文化之赓续也从未止息。千万里的跋涉,重峦叠嶂的山海连绵,都不能阻断极具生命气息的“英歌”依然舞随人走。风浪之中族人危在旦夕,潮儿依稀回到了童年、梦到了家乡——在母亲身旁,缱绻的乡愁、深厚的思念仍是以舞相望、以舞传情。历尽艰辛之后重聚的族人、家人在重建家园的新生中再整旗鼓、起舞“英歌”。舞剧尾声,盛大的“英歌”拉开了新岁节俗庆典的序幕。族人们勾脸挂髯、振奋精神,在古朴热烈、粗犷腾跃的“英歌”列阵中精诚团结、继往开来。在“头槌”的引领下,在铿锵热烈的锣鼓点中,大家将独特的步法、身法、阵法融为一体,声势浩大、气势如虹。动则龙腾虎跃,静则稳若泰山之安,行如战阵行列,停则蓄力待发。舞至酣时,观众们的热情也被点燃,与“英歌”一起沉浸在欢腾热烈的氛围之中。生长于土地、传承于人民的非遗舞蹈——“英歌”是对家园的眷恋、对家国的情怀,也承载着川流奔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与文化生命。

  《水不扬波》是一篇无畏艰难、逐波前行的奋进之舞。与以历史壁画为起点的创作《缘起敦煌》相较,《水不扬波》是直面充满变化的当代世界,并关注随时处在变化中的人。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北上南下、东来西往的足迹给人们留下丰厚的文化滋养。在“日暮乡关何处是”“故乡今夜思千里”的忧思与乡愁之中,仍可见“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洒脱,也有“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快意,还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更有一份处变不惊、随遇而安的豁达与闲适。这其中折射出中华民族意蕴深厚的生活智慧与人文修养,如同《水不扬波》中遇到海上风浪的侵袭、南迁途中居无定所,人们总能在舞“英歌”中重拾勇气与希望;南迁途中虽然背井离乡、颠沛流离,族人们仍然步履坚定,在“英歌”的世代传习中承继元气淋漓的义气精神,由此慰藉心灵并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无惧变化、顺应变化,迎接随时可能遇到的挑战,这是《水不扬波》基于传统文化、非遗传承进行艺术创作而带给人们的时代回响。如何应对变化并能够在变化中仍然积极主动地有所创造?我们势必要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秉持着坚定的信心,才会有立于困境、迎难而上的勇气。 “水不扬波”,即是对生命、对时代、对家国的祝福与祈愿。舞剧中的“英歌”承载着人们直面坎坷崎岖的勇往直前,也鲜活地记录、展现着岭南人的奋斗与乡愁。舞剧中南迁的族人明知前程艰辛仍然信念坚定、意志铿锵,在“英歌”的鼓舞中带着对新生活的期待与向往征服山海。舞剧《水波不扬》以其舞台呈现与高远意义的传达,亦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实践中,挖掘并传承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水不扬波》是一首中国非遗站在时代潮头的瑰丽诗篇。“英歌”是广东潮汕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香港地区的“英歌”即是从广东潮汕地区传入,也逐渐成为庆祝神诞或节庆的传统活动, 2014年被纳入“首份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主创团队特别谈道,此次创作《水不扬波》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民间习俗。在香港中联办宣传文体部的支持下,此项目得到中共普宁市委宣传部的帮助,在广东省汕头市文联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帮助下,主创团队得以顺利到潮汕、普宁进行了深入的采风活动,并有机会身在其中感受“英歌”气动山河的阵仗与舞动四方的震撼力。

  我国传统文化之魅力正在于其中蕴藉着的“情深气盛”之精神气象,正如《乐记》中所言:“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鼓点铿锵、舞步劲健的“英歌”正是凝聚心神、蓄力于内而呈现出威猛刚劲、昂扬豪放的气质风貌,其真挚且发于本心的现场表演极具感染力。《水不扬波》本着艺术创作为人民的初心,践行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充分挖掘“英歌”的表演特征与内在意蕴,并将其与海洋文化表达相融合,实现了以非遗舞蹈为载体,以剧作、音乐、服装及舞美等多方面互动的体系化创新思路。例如开篇纱幔中的街市场景与叮当作响的劳作声即取材于剧作者对儿时家乡的记忆,在舞美上尤其突出了红色光影的设计,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也更贴近“妈祖信仰”与“家乃港湾”之意象。该剧在音乐上有很多地方使用了表现主义的处理方式,运用了水钹、唢呐等具有鲜明表现力的民间乐器,还有将粤语发音的碎片拼接合成有节律的声响伴奏的新尝试。曾经登上过春晚、深受人们喜爱的广东省普宁市富美青年英歌队应邀作为此次舞剧尾声的表演,磅礴豪迈、气动山河的现场氛围将整部剧推向高潮。现场观众们在剧场充分领略了“英歌”扑面而来的勃勃生机,也让我们看到在深挖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所具有的巨大潜能。《水不扬波》因地制宜地运用非遗舞蹈出色讲述了中国故事,也通过剧场观演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与非遗舞蹈融入到现代社会的百姓生活之中。

  《水不扬波》更像是一首有容乃大的海洋文化之歌,以南迁的族人为视角关注到传统文化艺术的迁播与发展,由此延伸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之精神在当代的具象呈现,与奋斗不止、精进不怠的时代精神紧密关联,此中也凝聚着主创者们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视与爱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将与在时代浪潮中激流勇进的奋斗者们一起逐波前行、乘风破浪。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