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还想再去的新疆
——中国民协“文化润疆·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随想
作者:索南多杰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文化润疆·我们的节日——新疆塔吉克族肖贡巴哈尔节”活动现场
吴京男 摄

  3月17日至21日,受中国民协委派率团赴新疆塔什库尔干县(以下简称“塔县”)考察塔吉克族传统节日肖贡巴哈尔(迎春)节民俗活动。人类对未知,总是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这是我第一次到神往已久的新疆,接到考察任务,激动之情自是溢于言表。塔县位于新疆西南部、帕米尔高原的东南部,县城海拔3200米,面积2.5万平方公里,有4万余人居住。塔县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国接壤,边境线长888.5公里。

  在塔县,我们参观了“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的家,慰问了红其拉甫边检站前哨官兵。在红其拉甫,我被当地严酷的自然环境所震撼,被边防军民不屈的精神所折服。历史上,东行传法第一人安世高、东晋高僧法显、大唐高僧玄奘经行处瓦罕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东段之间的山谷,是新疆通往阿富汗巴达赫尚省的狭长地带。大清鼎盛时期,帕米尔高原全境属于中国领土。清朝政府将帕米尔高原也分为“八帕”,每个“帕”都是一个大型河谷,瓦罕走廊当时被称“瓦罕帕米尔”。瓦罕走廊既是中国古代的“佛光之门”,也是举世瞩目的“丝路之门”,其历史地位特殊,开发潜力巨大。

  肖贡巴哈尔节是塔吉克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与二十四节气“春分”是同一天,这种“巧合”是以民俗的形式彰显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中华文明史。“破冰引水”和“二牛抬杠开犁”是肖贡巴哈尔节中最主要的仪式,节日氛围异常浓烈。肖贡巴哈尔节节庆活动受到中国民协的关注和支持,令塔吉克族民众感到自豪,从他们的言行中足以看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青藏高原与帕米尔高原均享有“世界屋脊”之称,各自都有“冰山之父”,牦牛、盘羊、旱獭、雄鹰、青稞、酥油、酸奶等两大高原相同的游牧文化元素不胜枚举。塔吉克族祭祀祖先的仪式和神山传说并未受宗教信仰影响而中断。塔吉克族热情好客,能歌善舞,走马、赛马、赛牦牛等民俗简直和青藏高原游牧民族如出一辙。在塔县,我还惊奇地发现了流行于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等省区涉藏地区的鹰骨笛,与青藏高原游牧民族的说法相同的是,塔吉克族也认为鹰骨笛是帕米尔高原独有的传统乐器。这两大高原邻居的先祖们也不知道是谁教会了谁,又是谁“误导”了谁。反正你有的,我也有;你会的,我也会。塔吉克族另一项很特殊的民俗就是给来客肩上撒面粉以示祝福。这不禁让我联想到藏历新年献“切玛”的习俗和青海省玉树州通天河畔千年古寨卓木其的糌粑节。

  献“切玛”的习俗大家比较熟悉,卓木其的糌粑节却是很有必要介绍一番。“卓木其”系藏语音译,意为“大村”。每逢藏历年二月二十二日,卓木其都将迎来一年一度的盛会——糌粑节。阵阵法号和海螺声中,十三个男子手持彩箭,十三位女子手持糌粑酥油,从古老的格秀经堂缓缓向广场走来,广场有僧人诵经祈福和加持。祭祀结束后,糌粑节随即开始,人们互撒糌粑祝福、禳灾。无论男女老幼,或村民,或游客,一旦“狭路相逢”,就会相互狂撒糌粑嬉笑打闹,雪白的糌粑漫天飞舞,笑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所有人无一例外地变成“糌粑雪人”,大地、碉楼、柴垛等变成一片白色的海洋,而人们成为白色海洋中移动的白色生物,与山上的积雪相映生辉、妙趣横生。这种祭祀活动与古人的开耕仪式与山神崇拜息息相关,承载着人们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美好愿望。虽不知道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必然联系,但以白色的面粉(糌粑)祝福客人的美好愿望是一致的。吐蕃佛教史上,来自新疆或路过新疆到吐蕃的高僧大德无数,是藏传佛教在青藏高原生根发芽的滋润水源之一,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我们还看到了不少当地出土的吐蕃木牍等文物。青藏高原的先民也曾经拜访过帕米尔高原的邻居,他们有过交流、“掰过手腕”,塔县北郊有一座石头城,据说是一千多年前被吐蕃灭亡的朅盘陀国国都。

  我非常赞同考察时常听的一句话:“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南疆,不知新疆之美。”新疆的美食,现在想想都会流口水。拌面、抓饭为其品牌主食,大盘鸡等美味佳肴多不胜数,特色小吃琳琅满目,想拒还想,欲罢不能。新疆人尤其对“烤食”情有独钟,烤馕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新疆特色干粮;各种烤肉也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馕坑肉更是香脆美味,令人叫绝。

  丰富的民俗景观、美丽的自然风景、美味的民族美食……新疆是去过还想再去的地方!

  (作者系中国民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