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鸟先飞”扶贫思想的艺术诠释
作者:胡一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上世纪80年代末,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顶着炎炎烈日、沿着崎岖山路,到寿宁县下党村调查研究、访贫问苦,并在鸾峰桥畔召开会议。他提出的“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的扶贫思想,指明了摆脱贫困的关键在于激发内在动力,在于埋头苦干、持之以恒。三十多年后,歌剧《鸾峰桥》再现了下党乡的脱贫奋斗历程,以歌剧艺术的独特形式生动诠释了“弱鸟先飞”的扶贫思想,在致敬领路人的同时,也为新时代新征程的新奋斗注入了更强劲的信心和动力。现实中的下党群众摆脱贫困,根本在于科学的扶贫思想的指引;《鸾峰桥》舞台上的“下党故事”启人心灵,关键在于对这一思想观念的艺术诠释。具体来说,我以为该剧特色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以有层次的叙事彰显思想伟力

  歌剧《鸾峰桥》最鲜明的特征在于聚焦扶贫思想的强大力量,采取小切口、大主题的手法,实现了科学思想的艺术化表达。全剧共分四幕八场,包括“识贫”“战贫”“脱贫”三个环环相扣的层次,其中,“识贫”是战胜贫困、摆脱贫困的前提,该剧在此着墨最多,表现出创作者对现实逻辑和艺术逻辑相统一的体认和把握。

  大幕拉开,古老的鸾峰桥巍然在目,下党乡村民老王无比自豪地抱着孙子,在一众村民中“显摆” 。不过,剧情很快就急转直下,打碎了这“其乐融融”的场面。刚为老王家生下孩子一个月的儿媳妇翠红抛家弃子逃过鸾峰桥,却因体虚累倒在林子里,被上山采药的村民救下背回了下党。翠红醒来后,一曲《这样的日子我一天都过不了》自诉心绪,这段演唱哀婉低回,如泣如诉,有悔恨也有绝望,是怜己也是哀人,更说出了下党乡的民生“真相”。古往今来,一切有力量的艺术作品总是着力于刻画个体的悲欢命运,给宏大的主题找到具体可感的落点。在《鸾峰桥》中,翠红正是这样一个“落点”。

  此时,种种细节描绘出的残酷现实如一把利刃,刺破了开场时“田园诗”的错觉,揭示出村民“穷自得”的无奈和悲哀。《鸾峰桥》第一幕第一场入戏快、“戏味”浓,体现出创作者对该剧题材内涵的深刻把握和剧作技法的娴熟运用。这个“热开场”的段落时间虽然不长、人物不多,但从大喜转为大悲的剧烈冲突,充分展现出贫困对社会秩序和人性亲情的破坏,自然而深沉地亮出了全剧的脱贫主题,促使观众把欣赏逻辑嵌入人物命运走向之中。

  在接下来的场次中,下党乡的脱贫之路和翠红的回归之路,始终双线并进,交织进行。乡党委书记大周贯彻落实地委主要领导指示精神,身先士卒,扎根下党,始终遵循着“弱鸟先飞”的观念,并带领村民将其付诸实践。应该说,老王、王二林、翠红以及所有的下党乡村民都是“弱鸟”之喻的个体与群体具象,他们从“不飞”“难飞”“懒飞”到“先飞”“善飞”的深刻转变,则是“弱鸟先飞”的扶贫思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过程。就此而言,《鸾峰桥》既是艺术对思想的讲述,也是思想对艺术的淬炼。作品以王二林和翠红“破镜重圆”的故事,折射出下党乡群众自力更生走出贫困的社会变迁,引导观众从下党乡的变化透视闽东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脱贫历程,由一户见一乡,由一隅见全局,充分开掘了扶贫题材内蕴的普遍哲理,实现了宏大立意和精巧构思的融合统一,在情节递进中充分展现“弱鸟先飞”的思想伟力,生动诠释了宁德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和实践地的深刻主题。

  以有成长的人物塑造感人形象

  当《鸾峰桥》的大幕落下,剧中鲜活的人物形象依然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一心为民的大周书记、重情重义的翠红、质朴善良的二林,还有虽未在舞台现身却始终塑造着全剧精神之魂的地委主要领导。作为一部主旋律歌剧,《鸾峰桥》的主要人物结构紧扣“脱贫”主题展开,既有代表引领者和组织者的“书记”,也有代表外部环境的“吴厂长”,更有作为脱贫主体的村民。这些人物或实或虚、或详或略,但都在情节发展和角色行动中得到了较好的塑造。尤为重要的是,创作者充分发挥歌剧艺术之长,为主要人物设计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精彩唱段,有效拓宽了演员的表演空间,使角色的艺术内涵得到充分开掘。剧中人物的成长几乎都以核心唱段为依托,这样处理作品戏剧性和音乐性的和谐,符合歌剧艺术对人物塑造的内在要求,使属于人物的唱段与基于人物的结构形成了更紧密的联系,在提高人物形象丰满度的同时,也丰富和升华了唱段的思想表达。

  以有意味的物象凝练美学特色

  作为一部富有地方特色的艺术作品,《鸾峰桥》深度开掘闽东地区和畲族乡土美学密码,把多种形式的地域音乐元素与特色风物融入作品,有效增强了作品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鸾峰桥”,这座如今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廊桥,不仅以布景的形式存在于舞台之上,在直观地点明故事主题的同时,深化了情节时空的视觉呈现,以文化的样态渗入作品的精神气质之中,传递着高扬、贯彻于整部作品的“人民性”价值理念。既是物象,也是心象。剧中,更从中国独有的榫卯结构获得启发,生动形象地向群众阐明了“我们是木料,你也是木料,党组织是工匠帮我们建桥”,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才能改变命运的道理。可见,鸾峰桥是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历史之桥,也是贯通思想、情感和意志的信心之桥。

  “弱鸟先飞”“滴水穿石”是本剧着力表达的思想观念。剧中的《弱鸟先飞》和《滴水穿石》这两个唱段,分别以合唱和四重唱的形式演绎,前者把“弱鸟”这一相对抽象的意象和鸾峰桥这一真实具体的地方风物联系在一起,让“弱鸟”变得可感可观,后者则将两个空间中的大周、陈丹和二林、翠红置于同一舞台,呈现出思想共识之广泛凝聚。此外,“乡愁担当”——闽东地方特色美食“米糕”和象征光明与希望的“灯”也是剧中让人印象深刻的美学意象。寓理于事,托物抒情,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特征。歌剧虽是外来的艺术形式,但在百余年来的本土化的过程中不断吸收中国文化营养,中国气质日渐丰盈。从《鸾峰桥》中,我们看到创作者自觉承续和弘扬中华美学特质,融乡土气和艺术性于一体,化用“比兴”等传统诗歌技巧,以洗练节制的艺术形式,真挚走心的舞台表演,完成了中国人生活和情感的审美化再创造,把生活之事、事中之理、理中之情,表达得既有厚度又有温度。

  作为一部诠释科学思想、讴歌民族复兴的优秀歌剧,《鸾峰桥》见证历史,观照现实,瞩目未来,叙事有层次,人物有成长,主题有渲染,唱段有特色,兼具史诗气质和本土审美,我们期待这部作品常驻舞台,给更多的观众带来艺术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

(胡一峰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