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玩”于“绵阳会馆”
栏目:聚焦
作者:宫剑南  来源:中国艺术报

  四川绵阳有着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和2200多年的建城史,根植于这块土地上的蜀地文化、民间手工艺、民生民俗是绵阳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基因。近日,一场以绵阳非遗为主题的展览——“绵阳会馆”非遗艺术展暨“阳光·梦想”绵阳传统文化主题公益活动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小街NEED ART空间展出,为这条活力现代街区带来传统文化的魅力。活动由中央美院建筑学院、中央美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四川省民协、绵阳市委宣传部指导,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绵阳市文联、绵阳市残联、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绵阳市涪城区委宣传部、绵阳市涪城区教育和体育局、绵阳市涪城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绵阳市涪城区文联、绵阳市涪城区残联、绵阳市民协主办。

  一张麻将桌、几件茶馆的旧桌椅,是生活在四川的人们最熟悉不过的日常,它们在与由绵阳民间文艺家代表、中央美院青年艺术家、绵阳市涪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共同完成的11组以绵州面塑、羌族传统刺绣、绵阳拼布、梓潼木刻年画、鑫田粮艺等以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创作背景的作品,以当代艺术还原绵阳手艺人的生活片段,并通过视觉、味觉、嗅觉,辅助以虚拟现实技术,将观众带入一所“绵阳会馆”。

瞻彼竹林笔墨随影  李伊澜 张佳妮

  一大片红色玉米林《生生之谓易》由艺术家沈思源、徐睿泽创作,展示的是四川手工剪纸(平武剪纸)的技艺,谢成飞和谢传昊正是这门技艺的传承人。玉米是人类古老的作物,其培育简单、种植范围遍布世界让玉米很好地诠释了生命。《生生之谓易》采用来自绵阳的平武剪纸制作的一块玉米田来呈现玉米从出苗至完熟的过程,玉米完熟期过后便会枯萎落下种子,开始新的轮回;叶片上剪有人从胚胎到成年,最后又变为胚胎的形象,整体排列又参照大浪翻滚的剪影。正如《周易》中所谓:“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党的二十大代表陈云珍是羌族传统刺绣传承人,多年来,她一针一线地绣着羌寨人的幸福生活,也用地道的刺绣功夫帮助上百个贫困家庭圆梦增收走上致富的路。羌绣是一门从家务活开始的非遗手艺,从妈妈传给女儿,生生不息。展览中,艺术家于诗月、孙至卿用羌绣技艺创作的《羌》以羌族史诗与神话故事为蓝本,结合羌绣传统纹样,呈现一幕以“木姐珠”为主角、融合了“木姐珠与斗安珠”“羌族的诞生”“木姐珠与三座雪山”“羌戈大战”等故事组成的刺绣剧场。作品将一幅画面分成前后6个板块,使平面的刺绣走向空间,希望通过对羌族传统图腾、纹样的再创造,探索非遗与当代艺术的新可能。

  “我们申请非遗,要三代或一百年以上的传承,我们就是要将祖辈留下来的东西传承下去、继承下去。”绵阳市民协副主席、涪城区民协主席罗松说,而他正是炳林毛笔制作技艺传承人。罗松以“一笔通江湖”,他说:“感谢爷爷传给自己这门手艺,希望可以一直学习创新下去。”展览中,一座用竹林营造的笔冢和一片以竹与笔、土壤与纸组成的笔林,是艺术家李伊澜、张佳妮采用炳林毛笔制作技艺创作的装置《瞻彼竹林笔墨随影》。“笔冢”本意为书法家怀素埋藏废笔的处所,多数毛笔也因为竹子正直、性质稳定的特点,选择以竹为杆。作品借用中国传统的诗画与笔墨,建立了一个以笔代替竹根的“笔冢”。“冢”离不开土壤,竹子之根衍生于土壤,而毛笔以竹为杆,通过精良工序成为笔;根依附于土壤,笔依附于纸,当根变为笔后,纸就代替土壤成为了归宿。

生生之谓易  沈思源 徐睿泽

  展览中还有以羌族水磨漆艺创作的《以生一生》,以黑色和红色的漆艺呈现四川的大地与水脉、水井与江河;以绵州面塑创作的《子推春燕》,一只只春燕凌空去营造春风拂面、万物新生的季节;采用梓潼木刻年画技法,借用“蛇蜕”形象的《善板词》,讲述了文昌转世成神的故事;鑫田粮艺作品《天雨粟》以谷为材料,凌空而来、落地生根,生出文字;《窥音自呓》借扎染技艺将“扎”和“染”赋予体态,并与民间信仰融合,多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江油雾山石色黑如墨、质细如玉,艺术家以此特性创作的《九万里》,呈现出四川地区以“三线建设”为代表的发展历史;木雕《源》将一段4米长的金丝楠木,经过民间艺人的精心雕琢成为龙,实现对树木的第二次生命创造;《栖居》以绵阳拼布的方式呈现出一个川西北民居内的居室场景,这里是生活的栖居之所,也是生命的起源与新的开始。在丝线上行走,在棉布上跳跃、在石头上盘旋——作品一旁视频中的虚拟现实小人儿在作品当中“游玩”,探索传递传承的更多形式。

  艺术家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在绵阳追寻了一场不期而遇的梦,这次文化寻根之旅点燃了所有青年艺术家的热情,透过毫厘间的缝隙,望见了一片通透与明净。这座“绵阳会馆”不仅有绵阳的文化和习俗,还有绵阳祖辈传承的手艺和民间艺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而本次活动更大的意义是对于特殊群体的关注,尽管他们有的不能准确表达自己,有的行动不便,有的长期生活在没有色彩的世界,但内心都有着各自对生活与艺术之美的渴望。开展这次活动,能够让更多的特殊群体孩子在参与中享受到艺术的阳光滋养,通过传统手工艺、当代艺术、特殊教育的结合,让更多人参与到扶残助残公益行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