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理散文“面对面”
栏目:视线
作者:本报记者 杨阳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年来,大理散文作家群注重精品打造,涌现出一系列优秀作家和作品,如纳张元的《彝山纪事》荣获第八届湄公河文学奖、李达伟的《大河》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左中美的《安宁大地》荣获第六届中华宝石文学奖等,成果丰硕,令人瞩目。

  3月21日,由中国散文学会、云南省作协、中共大理州委宣传部和大理州文联共同举办的“大理散文作家群”文学研讨会在北京举办。研讨会由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红孩主持。顾伯平、高洪波等嘉宾,李晓东、胡性能、李朝德、汤培德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及文学评论家、作家石一宁、何向阳、张清华、刘大先、周晓枫、周振华、郭艳、李朝全、王必胜、傅逸尘、陈亚军、杜京、杨玉梅等分别为大理散文作家群纳张元、杨泽文、李智红等12人的散文集进行了面对面的评点。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大理散文作家群呈现出强烈的探索性和思想性。

  此次研讨会专门为由云南省、州两级精心推荐的12位代表性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组织召开。从12位代表作家的年龄来看,既有60后、70后,还有80后,层次分明,梯度明显;从民族成分来看,有汉族3人、白族4人、彝族4人、傈僳族1人、回族1人,有着丰富的民族性。更让人欣喜的是, 12位代表作家中有6人是在基层一线工作。其中,张乃光的创作多以苍山洱海为背景;纳张元浓蘸乡愁童年纪事,让千里彝山的风情、人情、故土情在笔下纤毫毕现;李智红从“行走”与“栖居”中展现对滇西这片古老大地的历史、文化和人的独特理解与阐释;左中美在绚丽的滇西山河褶皱间发现故土深蕴的丰富与壮美;王晓云用漫行的笔调将大理山水与人文、历史与传奇娓娓道来;李雪萍以故乡云龙的乡土风物和民族风情为主线抒写婉转悠扬的乡恋之歌;杨泽文从生态角度表达回望乡野的不安,体现一个作家的深刻思索和文化良知;李达伟用冷峻思考关注旧城在发展过程中的建筑、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北雁用脚步丈量洱海,熔叙事、抒情、议论、评史、寻古、记今于一炉,让洱海村落带上行走者的思想体温;忆苏围绕巍山古城在四季更替中抒写自然、草木、天时、大地;疏雨从巍山的戏曲舞台出发抒写台上台下、戏里戏外的百味人生;吉海珍把“出生地”扩大,用诗性语言展现血脉里流淌的情感;李维丽将小城与生活融合,具有清淡气息的文字带给人温暖、感动。

  研讨会上还举行了大理州“中国散文之乡”授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