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语言的探索者
——观王小胜油画作品
栏目:画者
作者:蒯天  来源:中国艺术报

清洁工(油画) 王小胜

  王小胜是一位典型的学者型画家,他把全身心血倾注在油画绘画上,在教学之余从未停笔,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更高的艺术追求,沉醉于自己油画创作的精神世界。他的作品无论是巨幅人物创作,还是为数众多的风景写生,都是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高超的表现手法提炼而出,给观者带来视觉冲击和审美引导。

  王小胜的油画创作涉猎的题材广泛,既关注宏大叙事和革命历史题材的表现,也钟情于去描绘那些居于文化边缘状态的人们。他对生活在他周围的人和事抱有浓厚的兴致,追忆远去的岁月,表现令他感动的山乡村寨的美景。他塑造的人物形象,或纯真雅丽,或端庄沉静,或坚韧沧桑,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跃然眼前。他对历史主题、现实生活、自然景观、身边物象的观察、表达,总与“理想”和“结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对油画语言的理解与追求,又总与他不甘停留的探索欲望互动而行,这些又都凝聚于他将油画写实主义的章法与东方美学的体悟进行的碰撞实验——气韵/色彩、笔法/造型、空灵/体量……在作品中我们能清晰感受到塞尚、马蒂斯、贾科梅蒂的影子;同时,画面中又逐步强化着一种结构的力量、抽象的力量,画面愈来愈发流动、愈来愈加融合神韵和形态……用梦境的语言表达着对人类现实生存状态的忧思。他对油画语言的某种体验一旦启动,便一发而不可收,一组组实验作品随之而生。

  王小胜使油画绘画语言、绘画技巧有了新的突破,使油画的发展更趋中国化。仔细欣赏王小胜的一幅幅作品就不难发现,他的创作一直在不断寻求新的进步和变化。生于西北、长于西北、受教于西北,王小胜的骨子里透着西北汉子的粗犷大气,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他的艺术创作,让他的油画浓郁厚重,有着极强的地域感。从上世纪90年代的早期作品开始,王小胜就特别注重人物的情感表达,越到近期这种情感的渗透愈加老辣。层层堆砌的油彩、合理的光影变换,摒弃了传统西画的繁冗,画刀拉出近乎直方的坚挺线条将主体画面运用中国画的大写意直接推到观者眼前,质感十足。《烽火》系列的动感鲜活,《大生产》的恢弘热烈,画里画外气韵连绵,一幅画便是一段岁月、一段故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面临着从价值标准到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反映在当代艺术的面貌上,则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总体态势,艺术表现手段极大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这样的时代,坚守艺术精神之境的追求,就显得十分难能可贵。成长并成熟于这个时代的王小胜一直潜心于写实油画创作的表现形态,致力于油画语言精神的研究和探索,从而确定了自己的艺术道路。

  王小胜的油画《街边摊》《清洁工》《人体》《室内》源于生活而不拘泥于生活,运心而思,因心造境,以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记述了自己人生的感受与感悟。画中意境有一往之情深,有淡淡之伤怀,有莫名之情愫,有惬意之追忆,有会心之莞尔,有平静之思索,有热切之关注,有正面之注视,有反方之思考,有生活之情调,有文化之品位,其情倾泻于笔之物象,莫不赋予鲜活之生命、有机之秩序。于是,一种表露个性、抒发情怀的艺术语言生动而出,这种语言是无声的,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彼此毫不相干的、抑或有一定关联的物象因一个浓浓的“情”字连在一起,它们被画家别具匠心地撮合在一起,或错落有致地排列,或相呼相拥地聚合,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得有品位,动得有情趣。每个组合都构成一个有深远意境的生活特写。这些特写恰似一幕幕话剧,而那些被表现的物象恰如演员,它们正在以独白、对话的形式告诉读者,画家在这场话剧中所要表达的心灵深处的情感。

  王小胜油画的艺术特征,是寓深刻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于简单物象的表现之中。他的艺术思想既有对中国古代传统的儒道哲学观念的继承,也有对现代文化的接纳。他笔下的物象在和谐律动中体现一种静美,同时也有一种建立在静美基础上的形态调节和意趣之美。他没有把物象用过度变形和夸张的手法去冲击读者的视角,而是用诗的语言去静静地表述。喜怒哀乐的情绪在他的画中处于未发状态,即便是有所发,亦是有节奏的控制。王小胜用艺术语言表现物象所体现出的雍容典雅,是他平静的心态和宠辱不惊的胸襟所决定的。

  王小胜作画虽重个人感觉,但他与印象派绘画截然不同,他笔下的物象以艺术之魅力再现自然之真实。这种真实是艺术的真实。他每于细腻表现之中展示物态、物趣、物情、物理。客观存在的物象于是有了生命,有了特质,有了运动的旋律,有了自身的蕴含,这种蕴含有的轻松自如,有的幽默诙谐,有的浪漫舒惬、有的沉重深刻,诸多主题被画家用散文诗的形式娓娓道出,它其实是画家对自身生活轨迹的检索、回顾和透视,其中的每一幅作品都可以与画家某一时期的生活有密切关系,可以说出一段不同格调的故事,是画家对人生、对社会在某一时期的体验和思考,它记录了这个社会的某一角落或某一地域的历史,它透露出一个知识分子在这一时期呼吸的方式,是画家的心声之响,亦是画家心曲和人格的折射。从王小胜创作思维方式来看,他运用了道家思想中迁想妙得的艺术理念。

  中国油画在其发展进程中,在接受西方艺术表现手段的过程中,无疑要接受指导这种手段的思想和诸多观念。当然,吸取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精华,洋为中用,对于一个具有丰厚文化积淀的民族来说,如用之得当,真有如虎添翼之功,作为一个中国油画家同样如此,转益多师更能在自己艺术探索的过程中事半功倍。然而,民族文化之差异,往往使画家在学习西画之时产生技与道之惑,生长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的知识分子要体悟透西洋文化之内涵,往往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文化心理障碍。这种障碍使得许多具有优秀才华的画家产生彷徨困惑,最终倒在一道不可逾越的墙下,难成大器。因此,如何能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油画,是油画在中国生根以来一直延续到当下的一个首要的、根本的课题,是一个必须正视而又难以解决的最大课题。这个问题在王小胜的艺术创作中有了很好的探索:中国油画创作,必须以中国的儒道思想去统领自己手中的画笔,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精神,才能走出宽广的绘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