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剧国际传播的新时代特征
栏目:探索
作者:李舫  来源:中国艺术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他要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和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文艺工作,将其摆在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位置,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开创崭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更是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的十年,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的十年,也是文化自信愈加彰显、文艺事业勇攀高峰的十年。这十年,也是中国电视艺术开拓的十年、创新的十年、腾飞的十年、黄金的十年,以电视剧、电视纪录片、电视文艺节目、电视动画片、网络视听艺术为主要构成的电视艺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特别是电视剧艺术形成了荧屏内外繁花似锦、馥郁芬芳的局面,这是广大电视艺术工作者对新时代的真诚礼赞,更是对党和人民的一份真诚献礼。新时代十年的宝贵经验和思考,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指引下,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电视剧发展的一个新的转型期、繁荣期、高潮期。首先,从我们耳熟能详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毛泽东》《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海棠依旧》《香山叶正红》《外交风云》《觉醒年代》《跨过鸭绿江》等不难发现,领袖人物的艺术形象塑造得更加丰满,革命信仰的艺术表达更具时代感、感染力;《最美的青春》《山海情》《功勋》《在一起》《埃博拉前线》《和平之舟》《超越》等一大批彰显新时代精神风貌的作品,接地气有生气、见温度显厚度,都堪称主题性创作的典范之作;与此同时,《人世间》《装台》《大江大河》《父母爱情》《平凡的世界》等以质朴大美映照平凡的人,为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增添一抹亮色;《破冰行动》《巡回检察组》《扫黑风暴》《叛逆者》等丰富了电视剧类型化的创作。

  此时此刻,回味这些优秀的电视作品,我们仿佛穿越时空,重温十年来中国电视艺术繁荣发展的历程。这些作品,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岁月如歌,精神如炬,信念如磐,使命在肩。

  这些电视剧创作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始终高扬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聚焦国之大者,紧扣时代脉搏,积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追求精品化道路上奋勇登攀。在求新求变之中,这些高收视、高口碑的现象级、标杆级作品“圈粉”无数,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共情共鸣共振,不仅破除一度出现的“唯流量”乱象,更有力践行了“提质减量”的行业共识。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产电视剧跨越山海、引发共鸣。电视剧在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沟通中外、碰撞思想的重要平台,成为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重要方式。

  进入新时代,国产电视剧国际传播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电视剧国际传播规模持续扩大。过去十年,电视剧成为中国节目出口重要支柱。据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十年间,电视剧累计出口5013部次,22万多集,出口时长超过24万小时。相比2008至2011年,平均每年出口217部次9818集有明显增长。出口额合计4.48亿美元,约占中国节目出口总额的66.03%。中国电视剧传播到五大洲、200多个国家。但出口欧美国家占比持续降低,亚洲主市场地位日益巩固。电视剧出口亚洲(含港澳台地区)的收入约占电视剧出口总额的83.94%。一方面,亚洲文化圈对中国文化接纳程度高,这是中国电视剧在亚洲出口占比较高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伴随着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的深入,东盟市场对中国电视剧需求不断提升,加之各类制作机构和网络视听平台以东南亚作为出海第一站,这也加速了电视剧在亚洲的传播。

  二是现实题材电视剧逐渐成为国际传播的热点。一直以来,中国古装剧、动画片出口较多。近些年,随着产业升级,中国影视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电视剧创作精品意识的大大增强,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精神面貌、人民生活并且形成多元类型的现实题材电视剧,逐渐成为国际传播的热点。如《鸡毛飞上天》在葡萄牙国家电视台的收视率达到23.2%,《温州一家人》在古巴热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电视剧《都挺好》在哈萨克斯坦播出,引起广泛共鸣,《人世间》开拍仅一个月便被迪士尼买下海外发行权。在2020、2021年度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评审的优秀海外传播作品中,《山海情》《大江大河2》《理想之城》《我在他乡挺好的》《在一起》《三十而已》《以家人之名》等组成现实题材“矩阵”,占据榜单七成名额。

  三是重大题材电视剧国际传播实现类型和规模的新突破。新时代以来,中国电视剧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重大题材电视剧的制作质量不断提升;海外发行能力不断增强,经验更加丰富,传播渠道更加广泛。如《在一起》《山海情》《理想照耀中国》《大浪淘沙》等重大题材电视剧,通过国际互联网平台、自主平台和友好国家电视台播出,获得海外观众的广泛肯定。从类型上看,无论是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抗疫题材时代报告剧,还是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题材的电视剧,都进入了国际市场。从传播范围看,重大题材电视剧不仅在亚洲国家播出,也走进欧洲国家;不仅在发展中国家播出,也在发达国家播出。从传播效果看,这些重大题材电视剧昂扬向上、积极进取、明亮温暖,成为国际电视剧市场的一股清流和暖流。尤其是在全球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这些电视剧为全球观众提供了重要精神力量,实现了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广泛传播。

  四是电视剧国际传播渠道日益丰富,出海之路越走越宽。中国电视剧在国际传播的过程中,曾经一度受制于技术条件的掣肘、创意思维的局限和产业链条的缺失,但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推动和创作者的持续努力下,国产电视剧的海外传播已经形成多维、立体的传播形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实施的大型国际传播活动“视听中国”已在海外建立数十个电视中国剧场,国新办对外推广局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司共同支持的“中国联合展台”助推不少热播国产剧在海外亮相,“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中非视听共享”等重点项目提供译配支持。作为市场主体的影视机构也在积极拓展“出海”渠道。在与各国电视台进行官方合作之外,越来越多的国产剧在国际流媒体平台上线播出。由于作品制作精良以及对价值观和情感认知的认同,海外商业媒体也不断加强与中国影视企业合作。此外,国内具备实力的视频平台和流媒体平台也在全球建立播出渠道,腾讯视频、爱奇艺、芒果TV推出了国际版等,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等积极开办多语种频道,逐步扩展海外的影响力。

  十年来,国产电视剧的国际传播实现重大突破和发展,从中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

  首先,要不断提高电视剧创作的精神高度和美学高度。现实题材尤其是重大题材电视剧要吸引海外观众,实际对电视剧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现人类情感的共同需求,将情感与想象力融合,是国产电视剧在国际传播的过程中消除文化壁垒的关键所在。此外在制作上,电视剧的国际传播更需要高超的叙事技巧以及更精湛的表演,要坚持“内容为王”,用国际化、年轻化的表达,提高中国故事的到达率和影响力,逐步实现电视剧从“出海”到“出圈”。

  其次,要不断丰富电视剧创作的题材和类型。研究表明,受众更倾向于接受与本土文化接近的文化产品。如欧美国家观众对故事性强、类型感清晰剧集的偏好,叙事精巧、节奏感强的悬疑剧更受欢迎;非洲观众社群观念强、国家正处于发展中的现实,反映现代家庭伦理关系和国家建设的剧集更容易落地开花。为降低“文化折扣”,解决众口难调的问题,电视剧的题材和类型应该更为丰富多元,才能在国际传播中保持竞争力。

  最后,要不断创新和拓展电视剧国际传播渠道。国产电视剧国际传播体系日益成熟,国际传播势头良好,但国际贸易体量较小,贸易逆差仍存在,国际市场开拓还有诸多障碍,在欧美的影响力亟待提升。要抓住国际传播移动化、社交化、无界化趋势,生产制作适应新技术、新平台、新消费的剧集。加强内容、渠道、平台等产业链资源、国内外资源、行业内外资源整合,提升国际传播实力。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正如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的,“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中国电视艺术同样面对“两个大局”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增强忧患意识,在培根铸魂中展现新的担当作为,在守正创新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系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