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红色经典音乐作品激发奋进动力
栏目:视点
作者:杨颖  来源:中国艺术报

  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红色文化高度重视,强调“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迎来建军95周年之际,如何挖掘红色资源、传播红色文化又再一次让人们思考。对于广大音乐创作者和音乐教育者而言,对红色题材歌曲进行有效传承是弘扬红色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可行路径。

  红色题材音乐作品,顾名思义,就是赞扬和歌颂革命和祖国的歌曲,是革命征程的战斗号角,通过演绎红歌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讴歌优秀革命传统和弘扬主旋律。回望党走过的百年辉煌,无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还是之后的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红色歌曲的创作和传播,一直在为党的事业服务、在为人民服务,不仅起到了思想宣传、鼓舞人心、激发斗志的社会教化作用,同时也讴歌、赞颂了身边先模人物,传播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加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开始日趋多元和复杂。一些不良价值观,如历史虚无主义、曲解历史、恶搞历史等,不断侵蚀着人们的心灵,导致一些人出现了价值观混乱的现象。个别的年轻人,对待新奇的事物盲目地崇拜和模仿,更有甚者,崇拜的不是英雄、先进模范,而是网红、流量明星、小鲜肉。

  而红色题材歌曲作品,讴歌民族英雄、革命先烈艰苦奋斗、浴血奋战的高贵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大的精神号召力,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红色题材歌曲作品作为音乐艺术的一种,是与时代命运紧密相连的,其创作、传播是对新时期音乐创作的一种典型示范,是传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提升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深深地起到了凝聚力量、振奋精神的社会教化作用。

  如何进行红色题材音乐作品的创作与传承?首先要传承已有经典,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在声乐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演绎大量红色题材经典作品,让他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断加深对红色题材音乐作品的兴趣。回顾很多红色题材音乐作品的创作历史,就会发现其情感律动和青年学子是相通的。如《七律·长征》《毕业歌》《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具有号召性、战斗性,催人奋进,和当代青年人的积极进取相扣合。聂耳所作的《毕业歌》号召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与当代青年人的责任担当共义。也许开始时,学生们对红色经典音乐作品是陌生的,甚至有个别学生是排斥的,但通过查找历史资料和故事背景的方式,让学生们回到历史现场,再对他们的理解感悟进行合理引导,同学们就会对作品逐步了解,认识不断跃升,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实践证明,认真有效开展红色题材音乐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表演创作能力,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们进行了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其次要结合新时代新题材,创作新的红色题材音乐作品。传统的红色歌曲是土地革命解放战争时期创作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描写战争时期红色事迹、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传统的作品。但随着时代的演进,红色题材音乐作品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大。描写新时代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等展现新时代爱国主义、弘扬主旋律正能量的歌曲都应归入红色题材音乐作品,如反映抗洪救灾的作品《风雨同舟》,是党和人民受到重大考验的时刻创作出的优秀文艺作品。2020年初举国抗疫的斗争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出现了很多无私奉献的英雄模范,广大文艺工作者以艺战“疫”,创作出了一大批感人肺腑、充满正能量的优秀歌曲。《大爱无边》《逆行者》《万众一心》等战“疫”歌曲,让我们感受到了最美逆行者出征的勇敢无畏,感受到了白衣天使的温柔坚守,感受到了无数志愿者和热心人士守望相助的情谊。教学中,师生利用专业所学,通过经典红色题材音乐作品的教学,使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得到加强,对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充满信心。

  此外,还要做好新时代红色题材音乐作品的传承。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红色题材音乐作品拥有了更大的传播空间和平台,与老百姓的生活可以更加紧密。创作红色题材的音乐作品,要着眼当下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坚守艺术创作规律、符合艺术审美,不能脱离生活和失去真实性原则。因此,创作者不能闭门造车、异想天开,而要深入到生活中去挖掘创作的源泉,要回到历史现场忠实地还原历史的细节和温度,这样才能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达到引领大众的艺术效果。

  党的百年历程创造了丰硕的红色资源,用好红色资源,生动传播红色文化,是每一位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广大音乐工作者和音乐教育工作者要切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传承红色基因,追逐百年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