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村史采写团:
为村落立档存志留住“乡愁”
栏目:非遗
作者:尹子衿  来源:中国艺术报

嵊州市崇仁镇廿八都村古建筑(之一) 范大成 摄

  城镇化的推进引发城乡变迁,乡村许多历史遗存、人文景观、民俗风情正在加速消失,守护和传承千年村落文化迫在眉睫。

  浙江嵊州村史采写团旨在为全市每一个村落理清发展脉络,挖掘珍贵史料,保护文化遗存。成立9年来,村史采写团成员的足迹遍布嵊州各村的山间地头、祠堂庙宇、亭台古道。他们用手中的笔记录村落历史,挖掘乡土文化,展现当地风土民俗风情的独特底蕴,为村落立档存志留住“乡愁”。

  立档存志,留住不断消失的乡村记忆

  村落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家园,难以数计的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都在村落里,如何为传统村落留住“乡愁”,这是嵊州市民间文艺家们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2013年,在嵊州市委宣传部的带动下,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兴起,为让这项工作更有意义,嵊州市要求每个村的历史和文化“上墙”,以增添文化礼堂的人文气息。2013年8月,嵊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接到嵊州市委宣传部的任务——到各村采访撰写村史,协助各村文化礼堂建设。时任嵊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的施钰兴把这个消息告诉协会其他几位负责人时,得到了支持,大家都觉得为村庄“立档存志”就是留住乡愁,留住不断消失的乡村记忆。

  就这样,嵊州市村史采写团成立了。

  采写村史属于前无古人的工程,故前无借鉴,无章可循。大家没接触过村史,都有些茫然,需采访哪些人,该怎么写,文章结构怎样安排,心里没底。施钰兴对嵊州的地方历史和民间文化颇有研究,经常有相关文章见诸报端。他决定试着先去写一篇村史,为大家做个表率。他挑选的村庄为浦口街道多仁村。

  “既然写的是村史,那必先了解一个村的变迁,姓氏渊源,以及历史遗存、建筑文物等。”按照这样的思路,施钰兴先后四赴多仁村,与村里干部、老人、退休教师等交谈,采集到了大量的素材。之后,他花了几天时间整理撰写《多仁村史》,内容安排分为基本村情、历史沿革、“茹”姓溯源、历代大事记、村贤名士、村落文化等。

  “初稿出来后,大家觉得可行,可以作为村史采写的模板。”施钰兴说,很快,村史采写团人员奔赴嵊州的角角落落,撰写了一篇又一篇的村史。有些作者初次写村史,施钰兴耐心地教他们如何采访、如何筛选资料、如何撰写,甚至亲自操刀帮他们修改。就这样,不少协会外的写作爱好者也纷纷加入进来,采写团力量日益壮大,村史撰写的质量也越来越高。

  敬畏历史,保护好乡村历史文化遗产

  著名作家冯骥才曾说过,“传统村落是我们文化的根脉,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不可再生,消失了也就没了”。

  为村庄立档存志,要以事实为依据,重点展现一个村的发展脉络,不能遗漏重要人物和事件,这必须付出大量精力。“很多村非常偏僻,且自然村分散,不是一次两次便可以完成任务的。”村史采写团主要成员李军达对此感受颇深。他说,很多村要跑七八次,甚至10多次,才能收集到想要的素材,在采写谷来镇《马村村史》时,来去就不下10趟。为了记录性、直观性和见证性,李军达还特意购买了一台单反相机,虚心向摄影师请教技术,以确保村落档案更加全面、具象、客观、确凿。

  “采写村史虽然辛苦,但也很有意义,尤其每当为当地挖掘出一些历史名人和历史事件,便成就感满满。”施钰兴说。

  李军达在走访贵门乡东楼村时,在一个不起眼的老台门里遇到一位80多岁的老人,便与之闲聊起来。老人说,他们村很普通,但在抗战时期,很多村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上世纪30年代就成立了党支部。李军达对这条信息很感兴趣,想要了解更详细的内容,但老人也说不出更多的东西。

  后李军达证实东楼村的确建立过党支部,只是有关的文字资料比较简单。他想到东楼村曾经归东阳市管辖,于是委托东楼村党支部书记楼志良去东阳市党史办查阅资料,果然找到了此事的详细记载: 1934年,以烧炭卖炭为生的村民楼其岩,遇上了油漆匠黄文玉,后者的真实身份是中共东阳县工委书记、东阳中心县委书记。在他的影响下,楼其岩加入中国共产党,很快,在村里发展了5名党员,1935年春成立党支部,这是嵊州市农村第一个党支部。2016年,当地政府筹建第一支部陈列馆,于2018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

  现任嵊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王鑫鸳说,截至目前,村史采写团已写了160多篇村史,为160多个村庄“立档存志”。“敬畏历史,保护好乡村历史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的责任,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留下和保护传统村落这一方古老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