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歌剧《龙窑村的故事》:
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广西实践”
栏目:视点
作者:陈玉茜 农德聪  来源:中国艺术报

海歌剧《龙窑村的故事》剧照
由钦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提供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指出,研究中国的社会变迁,势必从它的文化状态开始。海歌剧《龙窑村的故事》深刻诠释了这个永恒不变的历史规律。海歌,是一种长期流传于南方沿海地区的民间音乐形式,具有欢快灵动的显著艺术特征。钦州海歌于2020年被列入第七批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世纪末曾濒临失传。海歌剧,是将海歌和戏剧巧妙地融为一体的舞台表演形式,也是钦州近年来产生的新剧种。

  《龙窑村的故事》以具有千年历史的广西钦江“古龙窑”为背景,演绎了一个为保护享有中国“四大名陶”之称的百年坭兴陶文化而奋力抵御外侮的感人故事,是21世纪世界格局大调整和社会文化大转型背景下地方戏剧追寻和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广西实践”,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全新诠释和光影呈现。

  叙事主线紧扣“精神家园”

  全剧紧密围绕古龙窑制陶人誓死保家卫国、共建美好精神家园的重大主题展开叙事,采用螺旋上升的模式渐渐铺开作品的画面,使故事情节层层递进。古龙窑是坭兴陶文化的传承载体,也是钦江地区劳动人民人生理想和生命追求的依托。序幕拉开时,台上20位演员的独特造型全面凸显了作品气势上的宏大,也确定了整部戏剧的创作主题“精神家园”。传统海歌的创作题材颇为丰富,大多取材于海边渔民的生产生活,但作品另辟蹊径,聚焦钦江地区文化名片——坭兴陶制作技艺,由此深入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赋予了海歌新的时代内涵和美学特征。

  剧中六场结构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以“窑”为“珠”,以“护”为“线”。古龙窑是古代钦江地区工匠烧制坭兴陶的主要场所,对于推动岭南地区陶瓷工艺传承和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昔日中国南方地区文化繁荣的历史印记。剧中享有“天下一绝”美誉的坭兴陶精品“撒金皮”葫芦瓶凝结了海洋先民世世代代的心血,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蕴含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

  人物群像刻画鲜活典型

  戏剧作品的思想从来都是依靠不同性格和身份的角色来进行生动演绎。《龙窑村的故事》严格遵循戏剧创作规律,根据剧情需要采用多种艺术手法成功塑造了五叔、阿海哥、阿妹等37个鲜活的戏剧人物。其中,31个人物属正面角色。从性格上来看,剧中人物可分为以八公为代表的忠诚坚定型、以五叔为代表的三心二意型和以日本军阀大佐为代表的阴险毒辣型等三种角色类型。

  人物形象描画彻底打破“标签式”的刻板手法,真实丰满。龙窑村民与其说是一群地地道道的平民百姓,不如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创造者和守护者的化身。就形式而言,剧中涵盖了三种“家”:八公和五叔组成的坭兴陶文化传承之“家”、阿海哥和阿妹组成的温馨小“家”、龙窑村群众组成的中华大“家”。面对侵略者的屡次重金诱惑和烧村炸窑的淫威胁迫,龙窑村民众并未见利忘义,更未心生畏惧。他们舍小家、保大家,向中国四亿同胞彰显了与敌人一战到底的决心。他们都有着共同的文化心理,都深深地意识到身上肩负的不但是小家生计,更是国宝的传世守卫之责,乃至民族文脉绵延赓续的历史使命。

  音乐唱腔颇具浓郁“海”味

  全剧采用钦州本土方言“海察话”演唱。剧首的“爱悠悠、情长长”将观众一瞬间带入了海边渔民十分亲切熟悉的海歌曲调中,身怀绝技的八公随后哼唱的“双料混炼,骨肉相融”更是全剧思想的画龙点睛之笔。作品立足大众的现代审美品位,呈现出音乐格律、曲牌风格、表演形式灵活多变的个性化特点,力求更好地服务于戏剧内容的错综复杂和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对于海歌艺术第一次融入戏剧形式而言是一次具有一定难度的挑战。剧中曲目涵盖西海歌、哭嫁歌、撑船调等多种风格各异的曲牌,不但丰富了传统海歌在同一首歌中单一的声腔曲调,而且增强了人物表演的吸引力和作品主题的感染力,同时也在提升海歌社会功能的过程中有力推动了古老的民间艺术重新熠熠生辉。

  戏剧多处采用海歌中特有的衬词“哎呀嘞”“情恩咧”和幕后演员合唱交融的方式,加之精心设计的舞蹈动作,将人物的情感转换和思想变化呈现得淋漓尽致,引起观众对人类共有精神家园的高度共鸣和深情向往。由台上浑厚低沉、威严庄重的七个长号引领的多种传统乐器合奏时音色或嘹亮、或浑厚,表达情感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低沉悲凉。在第二场“窑灾”、第五场“窑论”、第六场“窑魂”中,作品分别巧妙地插入了一段婉转悠扬的日本能乐,它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也衬托和创新了海歌的艺术特色,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地域文化中进一步凸显作品鲜明的家国情怀主题,并将戏剧推向纵深。

  舞美设计构建“窑变”空间

  将海歌的表演地点从昔日因陋就简的海边农家搬上今日弹丸之地的歌台舞榭,通过设计独具匠心且蕴含深意的空间造型,使其从一种听觉艺术变为一种综合艺术,从提升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品质的本土文化转化为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新时代海歌艺术的重大创新。

  开场时舞台吊灯直射出的一道道蓝光营造了一种强烈的窑变氛围,定格时间长达1分钟,成为了整部戏剧表演的主色调。在剧中,蓝色既象征着向海而生、向海图强的海洋世居民族,也象征着20世纪30年代末国家遭辱、人民遭难、文明遭劫的悲惨局面。舞台上的木房檐、香火台、古龙窑等无一不是中华民族深厚家庭情结的缩影和精神标识,窑中的闪闪火苗更是寓意着中华民族迈向胜利的希望和出路。以古龙窑为主导的舞台道具之间、道具和人物之间彼此映衬,前后互文。每一件物品的外观设计独具匠心而颇有意味,充满了温度、深度、力度,为戏剧叙事提供了一个恰到好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可谓于细微中显气场。

  在世界动荡变革的环境下,中华民族应如何进一步挖掘好、保护好、利用好传统文化是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也是当前艺术创作领域亟待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对此,海歌剧《龙窑村的故事》以独特的视角、厚重的题材、新颖的形式、朴实的语言做出了跨时代的回应,即中华儿女对待先辈创造的文化遗产要有珍爱之心,才能构筑好共同的精神家园,使中华民族文明的火种亘古不灭,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推动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互鉴作出新的贡献。

(本文系“广西八桂青年学者创新团队项目”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