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灾后世界”
《地球之极·侣行》让世界看到中国温度
栏目:文化行走
作者:张建珍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地球之极·侣行》第六季海报

  回顾近几年的综艺市场,不难发现观众的审美已悄然发生改变,愈发看重“真实感”。如《奇遇人生》《你好生活》《念念青春》等各品类真人秀以“强纪实”的形态轮番上阵,将镜头对准了更加真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社会生态,赢得了观众的赞誉。刚刚在东南卫视收官的《地球之极·侣行》第六季,由环球探险家张昕宇、梁红“侣行夫妇”携手再出发,用真实自然的拍摄记录、惊险刺激的探险纪实,向观众展示世界的生存极限,传递出积极向上、坚韧乐观和包容开放的价值理念。

  亲身经历真实记录 用心呈现“好故事”

  《地球之极·侣行》第六季以真实、朴素、真诚的视角,记录着生活在“极地”的普通人,着重展现他们真实的生活方式,带给每一位观众视觉享受和情感冲击,启迪大家思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一季《地球之极·侣行》中,“侣行夫妇”带领观众到俄罗斯、塞尔维亚、乌克兰,深入荒原、极地和核辐射区。节目没有脚本台词,不刻意制造情感冲突,只有真实地向观众展现当地人们的生活现状,平实而自然。

  在俄罗斯顿河旁的小城叶伊斯克,“侣行夫妇”将镜头对准了当地一个马戏团之家,记录他们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惊险刺激的舞台表演,向观众讲述在马戏表演逐渐衰落的时代,他们为了心中的热爱努力坚守的故事;而到达乌克兰“和平地带”小学后,进入镜头的是杂草丛生的操场和每扇窗户都钉上了木板和钢板的教学楼,校长说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有危险的时候,可以保护孩子们不被流弹所伤,战争带给这座城市的巨大伤害竟然如此真实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一直以来,纪实类真人秀非常容易陷入一个困境,那就是流水账式的记录导致内容乏味,难以激发观众持续观看的兴趣。因此,《地球之极·侣行》第六季在追求真实性的基础上,也以具有戏剧张力的情境和情节塑造内容的吸引力。在“侣行夫妇”重返切尔诺贝利时,原定的探访计划已经结束,张昕宇临时决定下车,向着最危险的4号核反应堆防护罩控制中心走了过去,因为辐射值过高,他手持的盖革计数器持续发出刺耳的警告声,时刻牵动着观众的心;而在雅库茨克,在张昕宇、梁红探秘猛犸象博物馆、再见到了这些令人震撼的“遗骸”后,他们决定通过光学投影技术,让猛犸象在时隔万年之后重新在北极苔原上“漫步”。

  作为一档走过六季的节目,《地球之极·侣行》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追求节目的真实性,节目通过张昕宇、梁红的真实经历,向观众展示真实的世界生存极限,传递更多的力量和感动。

  构筑国际视野 架起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给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安全都带来巨大威胁,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深刻意识到: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而围绕着“希望人间”这一宏大主题,《地球之极·侣行》第六季又一次探险升级,探寻人类共同的价值和情感,架起了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节目中,“侣行夫妇”探访的大多是遭受战争、自然灾害的地区和人民,这种目的地的选择显然不是为了满足猎奇心理或是寻找刺激,而是因为节目始终以关怀的眼光去看待经历过苦难的土地和人们,反思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是与非。而“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每到一处,节目都在充分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多样性、价值多元性的基础上,用易于被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与当地人民亲切友好的互动,传递着中国人的温度与善意,形成与世界的和谐交融。如在乌克兰,张昕宇、梁红带去了“微笑零食机”,孩子们只需要一个微笑就能“解锁”一包零食,他们用这种形式鼓励当地的孩子们即使在黑暗的日子里,也不要忘记微笑和希望;在塞尔维亚,他们决定举行一场“友谊音乐会”,有百年历史的“奥比利奇合唱团”演唱了中塞两国歌曲, 1500盏定制的印有“中塞友谊万岁”双语的河灯,带着和平的希望漂向远方。

  同时,节目也选择了相对具有广谱意义的话题,找到与大众相似的情感共鸣点。节目从切尔诺贝利9年之后的变化切入,让大家看到了“核污染”带给人们的深刻影响;第四期节目深入堪察加丛林,记录野生棕熊如今的生存状态,以此呼吁人们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意识;第八期走进塞尔维亚,以退伍老兵德拉干·米伦科维奇的故事,提醒人们战争带来的伤痛。

  作为一档具有国际视野以及高度人文情怀的节目,《地球之极·侣行》第六季以最真实的话题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把极具魅力的中国美展现给世界。节目仿佛搭建起一座桥梁,联通了世界各国的芸芸众生,而这恰恰与东南卫视“家国情怀、人间烟火、青春表达”的定位不谋而合。

  《地球之极·侣行》第六季中的每一次出发与走访都彰显着当代中国人的自信与格局,张昕宇、梁红夫妇身上涌现出的善良、乐观、坚韧等品质也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节目将个人化叙事与国际化表达结合起来,不仅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看待世界的视角,更在他们的探险中让世界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力量,让世界更好地倾听当代中国人的心声。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广播影视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