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季斯拉夫·米科沙简介
  来源:中国艺术报

  弗拉季斯拉夫·米科沙(1909年—2004年)

  如果传奇的电影摄影大师弗拉季斯拉夫·米科沙在人生之初选择了另一个职业,那么毫无疑问,他也会在许多领域取得成功。但他相信自己的命运是注定的,相信自己作为电影摄影师的职业使命。1909年12月8日,米科沙出生在萨拉托夫的伏尔加河上,在一个船长的家庭中成长,从小就梦想能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水手。但他被雨淋透得病后,由于健康原因,并没有按计划进入列宁格勒的一所航海学校。

  1929年,他考入了国家电影中等技术学校摄影系(后来更名为全俄国家电影学院)。学习期间,他对拍照非常感兴趣。读完两年专科后,他获得了全联盟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电影摄影师的资格证,为报纸和杂志专业摄影。

  在1936年,他成为《消息报》的正式摄影记者,并为其他报纸和杂志撰稿。米科沙是苏联时期最早开始从事彩色摄影工作的先驱之一。1940年,苏联第一批关于全俄农业展览会的彩色邮票发行,其中就有他拍摄的照片。他参加了在苏联及海外举办的各种摄影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担任战地电影摄影师及摄影记者。他的报道刊登在苏联主流报纸《真理报》上。米科沙一生见证了许多历史事件,记录了华沙、斯大林格勒、第聂伯河的重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斯大林和毛泽东、赫鲁晓夫和肯尼迪的会晤,对尼赫鲁、艾森豪威尔、卡斯特罗、铁托、加加林的拍摄等。

  1949年,根据斯大林的决定,苏联派遣出包括米科沙在内的摄制组前往中国拍摄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米科沙见证了决定中国进一步向前发展的众多历史事件,最可贵的是,他的镜头记录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历史时刻。以下是弗拉季斯拉夫·米科沙本人对这一重要日子的描述:“10月1日清晨,我们身处北京的天安门城楼上。我有机会在主讲台麦克风前找到了最重要的一个位置,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将通过这个麦克风在这里向中国人民发表历史性讲话。天安门广场在蔚蓝的天空下飘扬着红旗、标语和海报,像熊熊烈火般闪着亮光……突然,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我开始拍摄。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出现在过道上。我拍下了毛泽东慢慢走向麦克风的瞬间,这是他举起手的特写镜头。他等了很久,直到下面的广场平静下来。我把相机从视线里移开,就在身旁见到了这位‘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 。我的心情无法形容,兴奋不已,就像我在红场上第一次见到斯大林时,激动得浑身颤抖。”

  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涵盖了中国1949年至1950年间的历史主题事件。但这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纪录缩影——除了拥有历史的重要性外,这些珍藏照片还有巨大的艺术价值。所有作品通过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精神表现出来,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格,同时展示了摄影师的高超技能:对比度的运用、主题选取的生动性及鲜明的视角应用等。每件作品中都充满了当时彩色画风的特色,欢乐的气氛和温暖的阳光。镜头里的每个画面都没有多余之处,都是经过专业精准的研究。所有这些高品质的内容把文献资料变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米科沙在中国留下的一部分底片已经丢失。另一部分保存在他的个人档案中,他去世后,所有现存作品均被转移到莫斯科多媒体艺术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