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办开幕式,将展览直接下沉社区——
董希源作品汇报展服务基层群众
栏目:视点
作者:易明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古田会议放光芒(中国画) 董希源

  以著名画家董希源历时3年多、行程5万多公里创作完成的红色写生作品为主要内容的“我心向往——庆祝建党百年董希源作品汇报展”日前在北京新联新文化艺术中心举办。

  本次红色主题大型展览,没有领导剪彩,没有隆重的开幕式,取而代之的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为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乡村、服务群众,主办方将展览直接下沉到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地区一线基层,由当地市民活动中心作为支持单位,黑庄户地区诗书画协会作为协办单位,主办方专门请来当地乡村干部群众、社区居民和基层书画爱好者为特邀嘉宾,以座谈会的形式,与广大村民和社区居民一起座谈交流,共同回顾党的光辉历史,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真正做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将隆重的开幕式改为基层书画爱好者座谈会,将参加活动的领导嘉宾改为基层群众,将大型展览办到乡村社区,这样的展览形式,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普遍好评。

  据了解,本次展览展出的48件作品是董希源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寻访采风近百处我党、我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现场写生创作的60多件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其中有反映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黄洋界》《古田会议放光芒》等,描述红军长征的《大渡河激勇士情》《彝海永颂红军曲》《悲歌欲化草地雪》等,体现抗战的《血沃太行铸丰碑》《不倒的脊梁》《八路军总部》等,这批红色写生的巨幅作品,深刻诠释了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为内涵的伟大建党精神。

  48件作品,每件背后都有故事,每幅画面都值得细细琢磨。董希源在红色写生之旅中多次穿越闽赣边界,辗转于中央苏区诸县,感受历史风云,追寻红色记忆,思考创作意境。为创作《古田会议放光芒》,他曾数次进出福建古田,遍访党史专家,搜集写生素材,数易创作草稿,2015年11月3日,在当地党史部门的帮助下,直接在田间地头支架画板,在完成的画面中,放眼张望,一片金光灿灿的油菜花与粉墙黛瓦的民居相辉映,烈烈革命,便是在这样一个山乡小景中熊熊燃起;《耕海牧渔谱新篇》捕捉了福建霞浦天光云影、原生态的海事活动,梦幻的海上家园吸引着全国各地的画家来此写生创作。霞浦是革命老区,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表现老区新貌,2015年11月21日,董希源深入海滨渔村采风,收集民间传说,摸寻历史线索,现场创作,一根根立竿脉络清晰,一片片滩涂漩涡着永远而炽烈的波澜; 《两当兵变旧址》,完成于2016年4月21日,兵变旧址位于甘肃省两当县的老南街,是一座典型西部风格的三进院清代建筑,古建筑的描绘,要求透视比例准确到位,靠的是死功夫和泡时间,要有绣花女般的耐心与细致,董希源以近似工笔画般的长线白描手法,逼真地表现了原状原貌,营造上世纪30年代初的特定氛围与时代气息……

  在这批作品中,尤其值得重点关注的是耗费董希源无数心血、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强国梦、强军梦目标而创作的33米长的军事题材长卷《万里海疆图》。该长卷采用传统山水画全景式的表现手法,以大视野俯瞰的视角,纵横万里,尽情讴歌,详细描绘了在陆海空、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组成钢铁长城坚强有力的保卫下,从我国北疆的阿尔山市三角山边防哨卡到最南端的曾母暗沙等陆疆和万里海疆壮丽秀美、和平发展、生机勃发的宏大场面。一大批老将军、老首长和中国美协负责人在审稿后,纷纷为之题签、题词,称赞这部长卷是近年来红色题材创作中难得的具有历史时代意义的精品力作。

  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在展览前言中表示,希望通过董希源这次红色写生作品汇报展,能够在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和社区居民中掀起重温红色历史的学习高潮,将我党、我军光荣的革命精神在基层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并引领和带动更多的美术工作者进社区、入农户,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更好地发挥书画艺术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