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涵:一手拿刻刀一手拿枪的革命战士
——记“刻木镌史——彦涵革命木刻文献展”
栏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作者:本报记者 宫剑南  来源:中国艺术报

亲临前线指挥的彭德怀将军(木版单色) 彦涵

  “彦涵先生是一手拿刻刀、一手拿枪的革命战士,他的许多作品表现了中国人民在20世纪的苦难与斗争,成为经典的红色艺术的代表。”彦涵之子彦东说。在彦涵漫长的艺术人生中,革命的感召和强烈的民族救亡思想是他从事木刻创作的重要动机,在为中国近现代革命美术事业贡献了大批杰作的同时,也极大促进了中国现代版画红色基因的形成。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由中央美院主办、中央美院美术馆承办、中央美院版画系支持的“刻木镌史——彦涵革命木刻文献展”于6月28日至9月5日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展出。展览作为中央美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证史”“像赞”与“不息”三个篇章组成,同时结合相关文献梳理了彦涵在太行山、延安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历史时期木刻作品的艺术属性。

  彦涵是一位战士气质很强的艺术家,青年时代的他就希望中国能够走向光明。“你不要画风花雪月,要画沧海桑田。”这是彦涵前往杭州艺专之前的一位长辈,同时也是中共的地下党员曾对他说的话。“他在青年时代只是明白这句话字面的意思,真正的理解是在太行山血与火的斗争中。”彦东说。而这句话就像指引一样,成为彦涵艺术人生的写照。青年时代的彦涵从延安鲁艺起步,他沿着党的文艺理论方向,坚决加入到抗战版画运动的洪流中,立志于艺术作用社会、服务人民。彦涵的创作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他的早期作品是解放区生活与战斗的写照,成为“解放区木刻”的主要代表人之一。“在主题上,延安版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反映了当时抗日民主根据地呈现的一系列社会新风尚。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延安的一批美术家努力研究民间版画的传统,吸收民族民间的多种艺术形式,融入到以版画为代表的美术创作中,由此构成了延安美术崭新的民族气象。”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表示。

当敌人搜山的时候(木版单色) 彦涵

  因此,在彦涵的作品里,八路军、革命英雄、解放区百姓是常有的人物形象;战斗场面、解放区的劳动生活也是常见的情景。他创作的《彭德怀像》《当敌人搜山的时候》《来了亲人八路军》等木刻,把人们带到了中华民族坚持抗战、争取独立解放的岁月;他创作的《豆选》《审问》《慰问》《冬学》等木刻作品,让人们看到了解放区的民主生活气象。新中国成立后,彦涵又创作了大批反映时代新貌的作品,里面也包含着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就像美术家江丰所评价的:“作为中国人民的革命艺术家彦涵,爱人民之所爱,憎人民之所憎。他的艺术生命最鲜明的特征,便是在思想深处始终贯穿着一条与革命人民共呼吸的红线。”

  展览中的作品结合相关历史,以便更容易了解彦涵的创作过程。比如在《豆选》的旁边配有说明:“1947年10月冬,华北联大文学院组织了以江丰为首的土改工作队,到石家庄北面的获鹿县搞土改,彦涵被任命为大河村土改工作组组长。”在《来了亲人八路军》旁写着:“1942年2月扫荡后,彦涵随艺校慰问团到受害最重的武乡县一个小山村慰问时,到过一个老太太家。老太太的儿子是民兵队长,被敌人抓到后残忍地杀害。老太太已经六十多了,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彦涵进去的时候,老太太正坐在炕沿上哭得死去活来,眼睛都快哭瞎了。她听说彦涵是八路军,一把抓住他的手,久久不放……”

  从西子湖畔到宝塔山下,从“延安鲁艺”到抗日前线,从走进北京到奔赴抗美援朝战场,从新中国建设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彦涵把自己的创作与民族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这位艺术家凭着他坚定的理想信念,一直坚持创作到晚年。尽管彦涵先生离开我们快10年了,但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历史的记录和时代的写照,也是民族精神的写照。当按照年代次序观看彦涵的木刻会发现,无论是表现百团大战、反扫荡、雁翎队……还是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作品,每件作品都在或隐或显地指向特定的历史事件,使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事业是怎样经过血与火的洗礼,逐渐熔铸为胜利的丰碑。在此意义上,读懂彦涵,就读懂了党史。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