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摆渡
——何笠农巨型瓷画《渡》赏析
栏目:两新推介
作者:雯斌  来源:中国艺术报

巨型瓷画《渡》 何笠农

  当一大批绘画艺术家已经把青藏高原的创作题材挖深挖透之后,我想,谁要再进行一番高原风情的创作,并且要出彩出新的话,将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景德镇美协副主席、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何笠农耗时1年的巨型瓷画《渡》展现出来时,瓷画界为之惊叹——这幅长5.2米、高2.1米的瓷板体量相当少见。在如此宏大的绘画面积上,创作者将21位康巴人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辆正在行驶的敞篷车上,这些藏族群众正奔赴一场高原的法会,或站、或靠、或坐、或蹲,尽管姿态各异,表情却非常庄重。作者对于画中的老年、中年、少年还有母亲怀抱中的幼儿区别点染,着力衬托出高原人特有的肌肤底色。作者的情感是深沉的,他读懂了高原人那深入骨髓、刻入基因的品格。车上系着的哈达向后飞扬,表现了车辆行进的速度……整幅作品细节刻画周到,渲染了画中人物的急切心情和真诚愿望。

  画面的重心是坐在车辆中间的老妇,她的袍服展现着高原的沧桑和过去。而她身后端坐的康巴汉子,通过伸出的手臂和抓住车篷架子的手展示着内心的力量,其宽敞富实的羊毛大袄呈现了当代高原人的生活样式。画面的视觉中心是站立着的年轻僧人,一袭红袍格外醒目。他背向观众眺望远方,代表着一种高度和格局,是这片天地的精神礼赞。向前奔驰的车正代表着高原走向未来的气势。作者对高原的认知是深刻的,他用心灵的镜头对准藏族群众的内心,虽然没有直接描绘宏大的宗教场面,却用线条和色块准确表现了康巴人面对信仰时独特的精神气质。千百年来,为了朝圣,藏族群众从家乡出发,一叩三拜向拉萨行进,即使死在朝圣的路上也无怨无悔。今天,他们生活大大改善,却初心不改,虔诚不变,一如雪山上洁静的冰川。

  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说:“信仰是辉煌的光,照遍周围也引导着人自身。”藏族群众的信仰来自于灵魂的深处。他们心中点着一盏不灭的明灯,安详就写在那些被高原紫外线雕刻的脸上。反观我们的周围,物质富裕了,许多人却并不快乐。到底失落了什么?曾经烛照心灵的美好情愫,我们还剩多少?面对高原,叩问灵魂,我们为之汗颜,我们真的需要一次壮阔的精神摆渡。——这正是作品《渡》给予我们的深层思考。

  在技法和工艺上,作品《渡》也可圈可点。画面的众多人物错落有致,布局恰当,人物头部的连线构成了跌宕起伏的线条,充满了韵律感和节奏美。画面背景是虚化的远山和静谧的水面,这种处理有利于凸现人物的形态和个性,使得视觉更加集中。对光影和色彩的把握,作者非常娴熟,粉彩中玻璃白的运用更是炉火纯青。无论是白衣、白袄、白云、白幡乃至白色的哈达和水面,作者让白色的样式显现出精微的差异,由此衬托出的红、褐、绿、蓝、灰、黑等诸多色彩元素,更加丰富、饱满、鲜明,高原的风情尽显其中。

  瓷画的美是难以言表的,经过高温后的颜色表达无论如何都有几分天命和偶然的因素,这是瓷画最大的魅力。不能认识到这点,就很难真懂瓷画。何笠农的作品《渡》取材于青藏高原,能在佳作林立的绘画艺术品中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既得益于本人的艺术造诣,也有瓷画艺术本身的神秘性使然。“三分天注定,七分靠努力”正是这个理。

  何笠农是首位在创作形式上用青花来表现写实风格的海景、雪景、藏族风情等题材的艺术家,丰富了传统青花瓷的题材和表现力,并在陶瓷美术界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形成了一个新的创作思路和潮流。在粉彩瓷的创作中,他将西画的色彩原理与国画的笔墨造型相结合,扩展了传统粉彩工艺的表现力。他从事陶瓷绘画艺术工作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如何将现代绘画意识转换为陶瓷本体语言,从而形成新的“瓷画”艺术语言。何笠农的巨型瓷画《渡》让我们对瓷画有了一分新的认知。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