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探索与时代印痕
——观陈抱一油画《香港码头》
栏目:艺术眼
作者:任哲  来源:中国艺术报

香港码头(油画) 陈抱一
1964年陈绿妮捐赠 中国美术馆藏

  中国美术馆通过举办和策划“典藏活化”系列展,不断延展对馆藏艺术品的研究、保护与传播,以学术性的展览推动新时代的美育工作的开展,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关注和影响。陈抱一油画作品《香港码头》就是在“向捐赠者致敬——中国美术馆藏捐赠作品展”“艺心同音——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美术馆藏作品研究展”中再次被学者和公众了解和关注的。

  陈抱一是中国第一代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中国西画运动和新美术运动蓬勃发展的初期,陈抱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自幼家境富裕,凭着良好的启蒙教育和对艺术的炽爱,走上了为之抱定一生的绘画之路。他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他的油画作品兼有后印象派和现代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在流畅的造型和优雅的色彩之中呈现出画家极高的艺术天赋和敏锐的色彩感觉。但由于他所处的连年战乱的时代,大多作品在日本侵略者对当时上海的轰炸中被损毁,现存世作品亦十分有限。

  可以说,作为中国现代油画艺术的开拓者,陈抱一不仅是一位卓越的艺术先行者,同时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美术教育家,他曾经创办江湾画室和晞阳美术院,并且在上海美专、中华艺术大学等学院执教,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著有《油画法之基础》《静物画研究》和《人物画研究》等著作,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现代美术运动,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他的学生中有关紫兰等许多著名的油画家,与陈抱一有同窗之谊且私交甚厚的刘海粟曾评价,陈抱一是中国油画艺术的前驱者,为推进早期的西画教育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8年,陈抱一和友人曾赴香港短暂停留写生,并举办旅港画展。在香港的几个月时间,陈抱一遇到早年留学欧美等国的画家李铁夫、余本、梁锡鸿、林镛、郑可等许多美术家,并与艺术上的同道友人共同写生和交流,战乱中这段短暂的平静生活,以及与同为第一代留学艺术家的交往,都给了他深深的触动,陈抱一的母亲早年也生活在香港,相信这一切都成为了他人生经历中一段美好的记忆。陈抱一笔下的香港码头,洒满阳光,纯粹而静谧,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于画中。这件作品画于1942年他在上海的家中,然而现实远没有画面中这份优雅和寂静,此时的上海,已被日本侵略者占领,太平洋战争的全面爆发使其沦为一座“孤岛”,坚持留在上海又寄人篱下的陈抱一和家人的生活可谓艰难,现实的悲苦对于这位自幼家境富裕,青年时代引领“洋画运动”名满海上的画家将是何等的心境。但是在这一年,他的艺术创作却并未因此间断,甚至其中一些作品在艺术观念和绘画语言上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呈现出一种在当时看来超前性的艺术探索。

  作品中,他并未表现码头忙碌、嘈杂的真实现场,而是将观看的视角聚焦在码头上等待中的渔妇、斑斓的水面和船只。渔妇们尖尖的斗笠,如一个个跳跃的音符,错落有致地点映在画面前景,化作陈抱一笔下一种独特的语言,宛若一首抒情的诗歌。画面中景耸起的船帆、桅杆还有西式的路灯,所有的这些在水光滟潋之中似乎被抽离出来,形成了直线与曲线交错律动的优美和声。小船的排列构成了一个经典的“S”形,最终将观者的目光和思绪引向远方。而在右侧画面的边缘处水面中一只明显和其它渔船不在同一时空的“一叶扁舟”和两位船客,又仿佛是来自他内心对传统的思考,画中巧妙地掩藏了这一点有超现实意味的细节。这件作品色彩典雅,富有诗意,造型流畅概括,既带有现代主义艺术中“有意味的形式”美感,同时又深深地烙有中国民族的时代印痕。这件作品明显区别于他写生作品中所追求的笔意和流畅,而是更多关注用绘画的体积、造型、构成、色彩来传达情绪和观念,追求艺术的和谐,这也是西方油画发展至马奈以来一直在探讨的主题。画面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船只仿佛都不再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景物,而是一个个构成画面的色块、体积和造型,陈抱一像画静物一样描绘每一个画面中的人和景物,让他们合理且充满秩序地存在画中,这一点也让我想起了和他生活在同时代的意大利画家莫兰迪,然而他们所共同探讨的绘画主题在同时代的画家中是很少有人触及到的。

  这件作品中透露出沉寂平和,丝毫看不出被战争阴霾笼罩下痛苦的心境。而这也恰恰反映出艺术终归是他抱定一生的追求,同时绘画也是对他现实中伤痛的治愈。这个洒满阳光、宁静美丽的码头是为他艺术理想的停靠而“建成”的。此时的情景与四年前的旅港记忆交汇在一起,与对家人的回忆交汇在一起,也与对自己的人生过往交汇在一起。虽然战事仍没有平息,生活也更加困苦,虽然《香港码头》与陈抱一现实生活的距离是遥远的,但是正是这件作品,更多地寄托了他的艺术理想和精神归宿。

  生活坎坷困迫,饱受战争摧残,陈抱一于1945年在战火硝烟即将散去前夕病逝于上海。1964年,陈抱一先生之女陈绿妮遵从母亲遗愿,将陈抱一各个时期重要作品共12件捐赠给国家,由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一件《香港码头》即是得益于这一次无私的捐赠。陈绿妮在回忆时写到, “对于父亲的一生,对于父亲的艺术,我无力作出全面的评价。我只知道父亲是一位正直、诚挚的人,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国的艺术事业”。

  然而陈抱一艺术所带给我们的又远不及这些,他作品中的现代性探索在当时的“超越性”在今天看来仍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梳理,陈抱一及第一代油画艺术的前驱者无疑是今天中国油画艺术发展最早的探索者和推动者。

  (作者系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