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类博物馆的未来构想
栏目:视线
作者:王雨夙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日,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简称民博专委会)围绕“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举办全国民族与民族地区博物馆馆长笔谈,邀请馆长们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期民族工作主线,就民族类博物馆在共同创造价值、新型业务模式及具有革新性的解决方案方面进行构想,分享新的实践经验,以应对将来社会、经济及环境领域所面临的挑战等内容展开讨论。

  疫情让越来越多博物馆开始创新升级与模式转型, “云直播”“云展览”“云讲座”,借助数字化技术,博物馆努力“走出去”。受疫情影响,作为有着60余年历史的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如何突围?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长陈烨表示,一是聚焦主业、发挥功能,二是围绕主线、精耕细作,三是盘活资源、扩大影响。在此期间,他们策划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推出首展“民族瑰宝——民族文化宫馆藏文物精品展”,并在网络平台发布“馆长讲文物”等视频对馆藏珍贵文物进行深度讲解,发挥自己应有的社会文化价值。

  宁夏博物馆也在疫情期间不断推进文物数字互联工作的开展。宁夏博物馆副馆长陈永耘介绍,博物馆通过参与各类优质媒体节目进行宣传,为全国观众了解文物内涵打开了又一个渠道;通过“走进红旗漫卷:让初心故事照亮前行路”抖音直播活动、与腾讯新闻协同开展“宝藏四方”云直播活动等线上传播方式,形成博物馆、媒体、观众多向、高效、精准的信息交互;借助社会力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加强文物数字化管理工作等。

  当然,如南宁市博物馆馆长张晓剑所说:“疫情终将会过去,我们也终将面临博物馆的恢复与重塑,博物馆与公众依然保持疏离是难以承受的,回到问题的原点——何为博物馆——才是沧桑正道。”

  延边博物馆馆长金明华认为,民族类博物馆首先要打好民族特色文化牌,通过举办特色鲜明、形式新颖的展览讲好本地故事,形成博物馆旅游特色。其次要提供民族特色浓郁的文创产品和穿戴民族服饰等互动性体验服务,以更亲切的方式让观众受到民族历史文化教育。最后要积极推进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加强馆藏和文化信息的传播,扩大博物馆的宣传和影响。

  “在当代博物馆重大变革的价值重塑之中,最显著的趋势之一是博物馆从一个生产专门化知识的地方变成一个意义建构场所。”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说。“物”与“人”这一对博物馆本质性二元关系也正在发生着展示理念的当代重置;博物馆职能逐渐由“以藏品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她认为,重置“物”“人”关系的民族博物馆展示实践,应首先深刻还原“物”的原生文化背景与历史脉络,构拟出“物”背后广阔深远的社会结构和历史文化进程,来揭示“物”的象征性隐喻及其符号化意义,重建“物”通往自身历史脉络的道路,使“物”突破博物馆分类体系张贴其上的僵化标签和冰冷的标本说明,使“物”背后的人发出声音,在所展示的民族文物与观众所能接收到的意义之间,实现顺畅的认知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