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争先 发挥优势
助推打响“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城市品牌
栏目:新作为
作者:胡雯  来源:中国艺术报

  浙江湖州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担负着形象反映“美丽中国”建设、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使命担当。湖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全面打响“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城市品牌,建成美丽中国建设的市域样板,对湖州而言,是时代大考,也是历史重担。

  2020年是“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城市品牌的打造元年。湖州市文联主动服务城市品牌打造,以政治考量彰显使命担当,创作出版浙江省首部抗疫题材长篇报告文学《无法阻挡的春天》,用文艺的形式展现了湖州人民在这一历史性考验中所呈现的亮丽风采和精神底色,得到众多主流媒体的关注;以文化传承唤醒历史记忆,曲艺“湖州三跳”成功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以品牌活动聚合资源优势,举办“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全省摄影展暨“艺江南——第二届长三角摄影艺术周”,新华社当天报道点击量超百万,其间吸引长三角区域乃至国内众多摄影工作者来湖州观展,借助品牌活动的辐射带动效应,大大提升了湖州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021年是城市品牌打造全面推进之年。湖州市文联作为城市品牌打造的核心层单位,将广泛凝聚力量,发挥文艺优势,为湖州“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加快打造“重要窗口”的示范样本、奋勇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排头兵,贡献更大力量。

  发挥价值引领功能,创造文化新供给

  致力于主题创作的激励引导。湖州市文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加大重大主题创作实践的组织引导和激励扶持力度。突出时代主题开展精品创作,紧扣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统筹整合文艺资源,建立文艺创作联动协作机制,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策划论证、专业指导、打磨提升、过程跟踪、动态管理,合力打造一批解读阐释“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精品力作。今年将组织发动全市文艺界深挖湖州地域文化及红色文化资源,集中力量开展“百年风华”主题文艺创作,向建党百年献礼。完善激励扶持机制,用好用活现有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各区县文联层层扶持奖励机制,积极争取设立“赵孟頫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的扶持激励机制和创作环境。

  致力于文艺活动的品牌打造。打造一批立足湖州、面向长三角的文艺活动品牌,使之成为湖州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资源。立足湖州的深厚文化底蕴,持续打响“赵孟頫奖”“管道昇奖”“沈尹默奖”“吴昌硕奖”等湖州书画名家品牌,赋予“一部书画史、半部在湖州”时代新内涵;举办“新诗百年”湖州诗歌现象研讨会暨庆祝建党百年诗诵会,挖掘“湖州诗歌现象”好文章。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背景,借势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做强、做优、做特“艺江南——长三角摄影艺术周”“运河之岸读诗会”等在全省乃至全国已初具影响的活动,积极培育“咏诵湖州”声音剧场、“彩绘运河”水彩创作等品牌,打造一批增进长三角区域文艺融合发展、提高湖州话语权的新品牌。立足“湖州文艺之家”阵地优势,开展多门类、多形式、多层面的文化交流,搭建助推作品人才双丰收、凸显湖州人文亮点、扩大城市对外宣传的新平台。

  发挥凝心聚才功能,赋予文化新动能

  优化人才结构。湖州市文联通过顶层设计、分层培育,努力建设一支以文艺名家为领军、文艺骨干为中坚、文艺新秀为支撑的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树立“大人才观”,积极引育高端文艺人才、优秀文化创新团队和稀缺人才等“高精尖缺人才”,弥补本土文艺创作短板;统筹推进各艺术门类的“基础人才”建设,让文艺人才队伍的塔基更实、塔尖更尖。实施“导师帮带”,借助“浙江省文艺名家孵化计划”,多为首批入选者搭桥铺路,让他们潜心孵化、更好成长;推进南太湖文艺人才培养“新峰计划”,培养一批标杆性、有潜力的青年人才,缓解部分文艺门类人才断层危机;支持“小浦小京班”“长兴少年作家”等建立近20年的人才培育品牌走得更稳、更远,为文化湖州建设挖掘和储备更多的新生力量。

  整合人才力量。发挥“联”的优势,把文联和文艺家协会的工作职能从“家”延伸到“界”、拓展到“者”,努力增强文联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当好“引路人”,坚持把“做人的工作”作为核心职能,做好第三轮市级文艺家协会会员培训,争取五年内实现全体市级会员轮训一遍的目标,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明方向、拓视野、提格局。当好“娘家人”,引导各级文艺家协会加大吸纳文艺“两新”人才力度,形成联系文艺“两新”的长效机制和工作模式;组建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市影视文艺家协会,为全市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注入新力量、增添新活力。打好“乡情牌”,成立湖州籍在外文艺家联谊会,整合湖州籍在外知名文艺人才资源优势,办好“艺报故乡”主题活动,把优秀文艺人才和文艺项目“引进来”,把本土的文艺创作“带起来”“推出去”。

  发挥以文化人功能,形成文化新认同

  把文艺活动“送”下去。湖州市文联深化“到人民中去,到实践中去”——湖州市文艺界“三服务·强四力”实践活动,推出采风成果展示展演,凝聚精神力量,鼓舞干劲斗志。推进“深扎”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开展“漫步长岛·与艺术家相约”“苕溪书法讲堂”“文艺志愿服务营”和“两山”宣讲团等文艺“六进”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切实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主动对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发挥新文艺组织和民间文艺团队的作用,开展“送戏进文化礼堂巡演”、“聆听花开”语言关爱和传播、“乐四季”、“阅读的力量”、“艺路有你”微课堂等文艺志愿服务,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激发基层群众投身文明实践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把文艺种子“播”出去。坚持送种并举,通过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激发基层文艺内动力。实施结对帮扶行动,为基层提供文艺辅导、骨干培训、团队组建等,引导群众成为基层文艺活动的骨干力量,让文艺的种子在基层落地开花,让群众在从“看”到“演”的角色转变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推进大众文艺活动,突出受众参与感、体验感,开展人人都能轻松参与、人人都有出彩机会的大众文艺活动,让广大群众在享受文艺滋养的同时,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发挥创新创造功能,注入文化新元素

  让城市更有品质。湖州市文联发挥文艺在城市建设中的“文”化作用,强化艺术创意,放大文艺元素,让我们的城市既有颜值更有品质。成立文艺智库,加强城市建设实施主体与文艺部门的协同推进,鼓励多主体参与,激发多形式创新,切实发挥文艺部门的咨询参谋、智力支持作用,让世界看见更美的湖州。优化城市设计,在尊重、保护的基础上,借助小体量、小作品、小创意的“微改造”,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留存城市文化记忆,彰显湖州地域文化,着力打造“可打卡”的城市文化新地标,让艺术真正走进百姓生活。

  让乡村更加美好。实施“文艺订单服务”,以文艺助力乡村振兴,让美丽乡村既有活力更有“文艺范儿”。文艺润乡“美起来”,发挥各艺术门类的优势,推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提质增效,让各具特色的文化礼堂逐步变身为各村的文化地标、农民的精神家园;善于利用新兴的互动、传播方式引领乡村新风尚,带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艺助农“富起来”,因地制宜从乡村的文化资源着手,发挥乡村文化资源的创造性禀赋,推动乡村的生态美、人文美、产业美“走出去”,实现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和文艺富民的良好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