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记忆档案的民族影像志实践
——第三届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在京举行
栏目:艺林
作者:解瑂  来源:中国艺术报

  10月11日,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与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国际摄影周组委会合作主办的“2020·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开幕式及“第三届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永久收藏暨颁奖仪式”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同时举行。中国民族博物馆馆长顾群,副馆长郑茜、李金希,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继康、北京国际摄影周组委会专家顾问委员会总顾问朱宪民,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柳军,视觉人类学研究专家鲍江、朱靖江,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馆长冀鹏程,以及荣获“民族影像志摄影永久收藏奖”的摄影师等出席。

  “中国民族影像志”是中华各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借助于影像来完成的物质化记录和书写。摄影师用镜头记录正在迅捷变迁的文化现象与社会场景,保留濒临消失的历史瞬间和人文记忆,并使这些凝固的影像具备展开文化描述与历史研究的价值,进而成为博物馆所珍藏的人类历史档案的重要部分。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创建于2016年,起源于中国民族博物馆保护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影像库的使命与决心,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2020·第三届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共收到来自全国990名摄影师的1944组投稿作品,专家评审组评选出20组优秀作品入选本次摄影展。

  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项目执行人于游用一系列大数据总结了三届双年展的快速发展和成熟:三届展览有效作品征集数量从2016年1374组共计15663幅作品跃升到2020年1944组共计31390幅作品;入围数量从2016年的74组跃升到2020年的251组;入围作品拍摄主题的地域至本届已经扩展至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汉、彝、苗、蒙、瑶、藏、土家族等多民族地区; “遗产&传承”和“生计&变迁”类主题各占1 / 3, “家园&家庭”“信仰”“人与自然”类主题也均有一定比重;三分之一入围作品出自女性摄影师之手。

  从2016年15663幅作品入围74组跃升到2020年31390幅作品入围251组,短短6年,中国民族影像志作为集博物馆学、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影像学等多学科于一体,具学术性的跨学科影像征集收藏项目,以很高的起点引导并带起一支对中华各民族文化怀抱深情、肯于深入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坚守、用影像记录各少数民族历史遗存、深描当代生活样貌的学者型队伍。从对一项少数民族生产形式或风俗活动具体细致的完整记录,到用多年跟踪拍摄寻找与见证各民族在社会变革与转型中的激变过程,这支队伍用一幅幅真实可信的图像,填补和丰富着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记忆库的承载。尤其本届获奖作品中,有相当部分作品组照拍摄时间长达5年至20年,作者能够经年坚守一地,通过对不同时期的真实记录为各民族发展作出深刻历史比较。大多数作品普遍体现出创作者对影像记录广度的有力拓展与观察深度的进一步挖掘,体现出摄影师对文化主体的尊重及对真实性、整体性、深刻性记录原则的自觉追求。

  正如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评委朱炯所评:“本届中国民族影像志参展作品猎奇性减弱;优秀作品创作深入,体现了摄影题材的平等、表现民族的平等;影像语言丰富多样、具有探索精神、当代性强。优秀作品同时表现出对‘影像’审美性和专业性的追求。 ”

  未来5到10年,随着国家扶贫攻坚力度的加大和城镇化的迅猛推进,民族影像志工作迫在眉睫,将肩负更大的难度、进度要求与完成质量。为此,针对历次民族影像志作品中存在的问题与争论的焦点,于游提出“评估民族影像志作品价值的五维视角” :真实性、完整性、美学原则、人文关怀、稀缺性。

  针对如何理解把握和重视民族影像志摄影的当代性,郑茜表示:“所谓当代性,是我们每个人每个民族乃至于每个国家和整个世界,在人类社会发展转型期所面对的一种当代矛盾性。这种矛盾性体现为民族性与世界性、传统性与现代性、本土性与全球性。我们将这种矛盾性体现在本届展览中,提出‘守护和兼容’的主题。守护是向内,兼容是向外;守护是面向过去,兼容是面对现在和未来。守护的对象是传统、记忆、个体生活,但面对全球、全人类的进步,只有裹足不前的守护,社会就不能发展,因此还要兼容。兼容现代性、兼容全球化、兼容未来、兼容多样性文化,个体民族乃至国家才能进步和发展。我们在守护与兼容中不断适应这种矛盾,既守护我们传统中优秀的精神文化基因又兼容现代性与全球化,从而获取新的表达形式,由此塑造出新的民族形象、国家形象,包括塑造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个体形象;传统文化因此获取了新的生命,新的文化传统诞生了。因此,我们的民族文化能够从族群的地域性面向现代开放,参与世界对话。这就是当代性,是我们每一个体、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必须共同面对的;也是每一个记录当代的摄影师都应该面对的。我们所展出作品的收藏价值,也就是记录了这样的当代性。 ”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国际民族学与人类学联合会视觉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席鲍江对此进一步提出:摄影师作为民族影像志记录者所表现的“人类学影像双螺旋结构”现象。他认为:“影像的本体特征(即客观性和主观性)和影像的派生性特征(即揭示性和遮蔽性)构成了人类学影像的双螺旋结构。影像具有客观性,是对具体存在的再现,而影像制作和接受均与主体相关,因此又具有主观性;影像对具体存在和主题必有所揭示,同时也必有所遮蔽,通过影像分析获得的对影像内容、制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认识是局部和相对的。 ”因此,如何于摄影者与被摄者之间把握双螺旋结构两面性的度,为民族历史为当下也为后人留存真正具备史料价值的影像记忆,是影像志拍摄与征集非常重要的环节。

  郑茜表示,中国民族博物馆将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付诸耐心细致的记录与珍存典藏的努力,用巨量的影像信息建造中华民族当代记忆库,为后世存留一个时代的故事。她期待中国民族影像志拥有更多的摄影人关心与参与,从而使影展成为中华各民族历史记忆的深刻载体,成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家园的情感凝剂。相信在全球化语境下,“民族影像志”这种直观、真实、具有美感的方式所展现的民族文化形态和现实生活图景,能够服务于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达到提升国家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传播效果,并跨越语言与族群的边界,在国际国内双重维度上展现当代中国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