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流动中鲜活成长的三明诗群
——访福建省作协副主席、三明市文联主席黄莱笙
栏目:文联新声
作者:本报记者 邱振刚 实习记者 郭铂  来源:中国艺术报

  “直至冬至/直至漫不经心的冬雨拂过海面/那种绞剪终于反转/白昼即将越来越大/黑夜即将越来越小/于是冬至成为纪念与庆贺……”这是福建省三明市文联主席黄莱笙在冬至的感召下所创作的一首诗的节选。“三明诗群”正如诗中所描述的那样,在经历了拓荒、建群、结社、沉潜的“冬至”之后,在各方面的影响都在逐步扩大,显示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三明诗群能取得今天的成果,黄莱笙认为得益于两点,一是在三明市文联30多年的努力下,三明诗群已然形成较为成熟的诗歌创作培育体系,二是得益于三明诗群创建之初就具有的流动性强的本土文化特色。

  在题材引导方面,三明诗群注重引导诗人开掘时空交叉点的历史文化、人生经典感悟、生活精彩热点等题材,与时俱进吸收先锋美学思潮,彰显先进文化方向。在出版推介方面,将优秀的诗歌作品结集出版在《三明诗群》 《诗三明年度诗歌选》以及诗群丛书中。于此同时,利用“诗三明”诗歌论坛、 《三明日报》 《三明文艺》等当地媒体和微信网络,不间断推介诗人作品。

  谈起“诗三明”诗歌论坛的创建和发展过程,黄莱笙回忆到,2002年,橡树(叶来) 、沈河和三明市作协原副主席昌政提出创办“诗三明”诗歌论坛,经过倡议,用一个月时间,三明诗群就转移到网上。这个论坛的宗旨之一是“以三明诗群的写作群体为主,广交天下诗友,共品诗化人生” 。论坛设有《三明诗群》诗库,用来收藏三明诗友的作品;设有《八面来风》板块,用来收藏三明诗群之外贴在论坛上的优秀诗歌。“诗三明”诗歌论坛促进了交流,在外地工作、读书的三明诗友在网上找到了“家园” ,各地诗友多次集体互访、参加婚礼、庆祝生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明的各地诗友相继开设了多个网络论坛,例如,永安的“伞”诗歌论坛、尤溪的“闽中文学”诗歌论坛、宁化的“放弃”诗歌论坛、沙县的“沙县文学”诗歌论坛……

  在理论评论方面,三明诗群明确“建设强健繁富的现代汉诗”艺术目标,出版了诗学理论集《大时空·大心境·大技巧——三明诗群理论与评说选萃》 。与此同时,

  积极策划交流研讨。三明市文联发起举办了“海峡两岸诗人笔会暨三明诗群研讨会”“闽江源诗会暨三明诗群研讨会”“三明诗群晋京研讨”等活动。三明市文联还成立了诗歌朗诵协会,策划了多场诗歌雅集、诗与乐、诗与书、诗与画活动,通过诗歌谱曲、诗句书法、诗意绘画、诗学讲座等形式,对三明诗群作品进行二度创作,使之融入大众生活。三明市文联还创建了三明诗群研创基地,该基地被福建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授予“福建省特色文艺示范基地”称号,已拥有一批优秀的签约诗人和理论家。

  据黄莱笙介绍,由三明市文联主办的音舞诗会系列活动是诗学普及方面的品牌活动之一,也是三明诗群的一个重要活动平台。该活动最大特点是与乡村联办,一年进一村,立足本土文化,传承本土文化,以文艺轻骑兵的方式,走进茶园,走进森林,走进村庄,以诵读、歌舞、民俗、书画、情景剧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让诗歌以“跨界”的新风貌走进老百姓的心里。

  三明诗群组建伊始是三明市内外诗人、理论研究和评论家的集合,其中,有不少还是海外华人,他们是因为共同的诗学追求走在一起的。这种跨地域的组合,一起步就奠定了三明诗群的世界性。

  此外,三明是客家祖地,客家民系的漂泊特性从骨子里注定了三明诗群的跨国色彩。三明每年一届的“客家祖地祭祖大典” ,全球五大洲的客家人都会派出代表来三明祭祖,其中不乏诗人。本着认祖归根的意愿,越来越多的客家诗人集聚到三明诗群之中。渐渐地,以客家祖地为集结号,从三明诗群延伸出了一个“客家诗群” 。客家的漂泊特性与三明诗群的关联,带来双向地缘集聚,一方面是三明域内客家诗人走向海外,另一方面是各国客家诗人寻根进入三明诗群。

  “滴水村落”诗歌群是三明诗群的一个诗歌部落,“滴水村落”在三明市明溪县,被誉为“福建旅欧第一县” 。在外人员虽然身处异域谋生,却无法抹去浓浓的乡愁,以诗歌抒发思乡之情,带来了诗群创作的扩展,逐渐形成了“三明诗群滴水村落” 。这个规模很小的诗歌部落,自2016年11月创建到现在,编辑刊发了诗歌专辑46期。2019年,“滴水村落”本地成员新加入三明市作协15人、福建省作协2人、中国诗歌学会5人,诗歌创作、诗朗诵及其他相关诗文化在这里蔚然成风。三明诗群在这样的国际流动之中鲜活成长。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三明诗群诗人也以艺战“疫” ,用诗记录,用诗发声。“我们民族从来都不害怕灾难,灾难面前,大家能迅速团结起来,共同抗击! ”黄莱笙介绍,如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张应辉的《致敬这个寂寞的春节》 、唐朝白云的《我们是一个医生》 、连占斗的《隔离》 、曾春根的《千里飞驰》等诗歌,以及红色三明故事宣讲团的诗朗诵《希望》等,“这些‘火线’急就的诗篇饱含真情,很好地发挥了文艺作品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