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土上传承大学精神
——评纪录片《田野上的大学》
栏目:新视线
作者:王崧  来源:中国艺术报

纪录片《田野上的大学》剧照

  作为新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浓重一笔, 46年前,中国农业大学的教师们在燕赵大地上谱写的改土治碱的故事,日前以一种亲切走心的形式呈现在世人眼前。中国农业大学的校训是“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 。纪录片《田野上的大学》向观众传达的信息是,大学的精神与影响一定是在热土上传承,才能生生不息。

  金秋十月,站在河北省曲周县的田间地头,眼前麦浪翻滚,谁也想象不到46年前这里荒凉贫瘠的样子。那时的曲周,盐碱成灾,是出了名的“盐碱窝” 。 “庄稼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清晰可数” “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听耧声响,不见粮归仓” 。更可怕的是,曲周的状况也是整个黄淮海平原的缩影。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同道任总导演的纪录片《田野上的大学》从青年一代科技工作者的故事切入,讲述了中国农业大学三代科技工作者在河北省曲周县“改土治碱” 、普及“科技小院”的故事。46年前,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大学)的几位老师,背着铺盖卷,从北京来到曲周,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土治碱”战役,开辟了一段用科技改变农民生产生活的历史,也铸就了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与曲周县群众长达46年的深情厚谊。

  实事求是地说,这部纪录片的故事不容易讲好。关于农村、关于科技,都不是时下最流行的话题。对于中国农大师生来说,这段故事也不新鲜, “改土治碱”是中国农业大学科研史上的一道丰碑,在每一个农大人、曲周人心中已镌刻至深。 “科技小院”是农大在新时代竖起的一块金字招牌,这几年的相关报道也频见报端。难得的是,张同道带领摄制团队扎根曲周,历时14个月拍摄,运用灵巧的结构、扣人心弦的解说词、鲜活的纪实场景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将“改土治碱”和“科技小院”的故事娓娓道来,令人兴趣盎然。

  怎样才能为年轻人讲好科学家的故事,是对传媒工作者提出的不小挑战。今天的银幕上不缺少年轻的面孔,缺少的是在田间地头忙碌着,在大棚里葡萄架下做科研的年轻身影。

  影片以清新的开场引出了厚重的历史。纪录片从中国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营养系硕士研究生王晓奕同学的故事入手,开场便展现出“小清新”的电影风格——一场正在举行的论文答辩会。接着是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的代表, 24岁的城市姑娘王晓奕跳着舞出场。她说, “我努力学习,从小城市考到大城市,读研究生,然后到农村种葡萄。 ”王晓奕和前衙村“科技小院”的“院长”杨燕玲师姐正在开展科技普及和科技研究。从防治黑痘病、蔓割病、褐斑病,到科学浇水、科学施肥,技术细节覆盖葡萄种植全生育周期,每一个科技环节她都能驾轻就熟,向观众展现了新时代年轻科学工作者的风采。从“科技小院”到“改土治碱” ,从王晓奕到石元春,从青春到白发,故事就这样逐渐走向历史的深处。

  采访对象在不同的地点共同回忆那段历史。当年村里的大队长赵文老先生在曲周自己家的院落里,与北京的石院士在不同时空完成了共同的回忆。赵老先生说: “光着脚,挽着裤腿,拖着鞋,背着行李,农大的老师进了村。几千亩的盐碱地,谁都弄不好,农大老师来了,治好了。 ”那时候,张庄三千多亩田地,养不活四百口人,因为一半以上是盐碱荒地,老百姓只得靠淋小盐为生。方案定下来了,村民却迟迟不动工,原来,治碱队来了几茬,到处乱挖坑,然后走人。所以,村支书赵俄支支吾吾问, “你们能在这儿待多久? ”石元春说, “治不好盐碱地,我们就不走了。 ”后来赵俄说,我等的就是这句话。

  开工了,第二年亩产400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麦子长出来了,乡亲们都信了。

  影片解说词扣人心弦。“为什么科技小院建在曲周?这源于46年前的一次偶遇。 ”这句解说词巧妙地引出本片最厚重的历史。缘起于1973年河北曲周盐碱地治理的“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获得199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被誉为农业科技的“两弹一星” 。两院院士石元春教授领衔主持了这一场伟大的科学实践。

  当88岁高龄的石元春院士端坐在镜头前,回忆46年前临危受命的那个电话时,老旧得像黑白照片的“过去”就这样清晰准确地铺陈在观众眼前。此刻的观众完全被纪录片展现的一种真实的历史感击中。眼前,这位立下赫赫功勋的老人平静安详地讲着过去。躬耕一生,无憾无悔!窗外,湛蓝的天空中漂浮着大朵大朵棉花糖似的白云,那是宫崎骏作品中标签式的蓝天,清澈宁静。

  在这部影片中,张同道将知识分子的担当与奉献,呈现于对历史事实的冷静表达之中。例如,解说词中写道: 1973年中国粮食产量为26494万吨,人均粮食297公斤。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周恩来总理多次召开农业会议,治理黄河、淮河、海河一带五千万亩盐碱地,成为国家战略,迫在眉睫。

  影片细节戳中泪点。纪录片播放时,在观众中获得良好的反响,在中国农业大学师生里引发热议,导演对细节的刻画戳中泪点。当辛德惠院士的女儿讲述与父亲一起燃放烟花时的欢乐,以及未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时的痛惜时,直击观众泪窝。解说词写道: “在女儿的记忆中,春节的烟花承载着对父亲最美好的回忆。辛德惠离开家人独自在曲周工作27年,最终被沉重的工作拖垮了,永远地倒在了出差的路上,时年69岁。 ”

  在《田野上的大学》里,有一张石元春院士与辛德惠院士在曲周试验站旧居前打伞的合影。导演别出心裁地为这张照片增加了雨丝飘飞的视觉特效,雨声淅淅沥沥地响起。这处神来之笔,令观众恍惚:仿佛辛先生没有走,而石院士也还正当年。

  曲周试验区的盐碱治理成果,从张庄的400亩扩展到曲周县的23万亩,最后推广到整个黄淮海项目中,建立了12个试验区。黄淮海的粮食供给,从原来每年调入50亿公斤,到1983年开始粮食调出25亿公斤, 1984年增加到了调出60亿公斤,从根本上扭转了长期靠国家救济的局面。此后20年,“黄淮海效应”逐步扩展:影响到全国1911个县,涉及31个省区市、 5亿多人。

  “老一代人的主要任务是改土治碱,而我们这代人的任务是实现高产高效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作为这个项目的第二代领军人物,中国农大教授张福锁院士于2003年来到曲周,继续传承着中国农业大学“解民生之多艰”的使命。

  纪录片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发掘。在这部作品中,湛蓝天空、欣欣向荣的向日葵,呼应老科学家内心的清澈与晚年的平静。影片中还有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震撼心灵的合唱以及印度诗人泰戈尔口中“送给这个世纪的礼物” 。

  1924年,泰戈尔在访问清华时的演讲中说道: “你们有什么是可以从自己的民族里拿出来,送给这个世纪的礼物?你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你要知道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的文化,你们史册里最永久的是什么。 ”

  烈日当空,戴着草帽的年轻人在田间行进、记录、攀谈。对他们而言,村庄的名字如同化学符号般熟稔于胸:王庄、白寨、张庄、范李庄、甜水庄、相公庄、司寨、后老营。在曲周这片土地上,今天依然还有一群现代农人:他们是院士、教授、研究生,他们的工作地点更多是在果园、庄稼地、农家,他们奔波在乡间小路上,取土、施肥、除草、打药、剪枝……又不同于这里土生土长的农人,观察、测量、培训、讲课、答疑、研究、开现场会议、为国际友人讲解,这里发生的故事发表在《科学》 《自然》等国际权威杂志上。

  老中青三代科技工作者各自躬耕于自己的领域,抵御住世俗的狂躁,专注于跟从内心。农业稳则天下安,中国农业大学是以新中国温饱富庶之梦为己任的大学,是田野上的大学。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