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走”回想黄河流域民艺
作者:德加  来源:中国艺术报

  1986年至1989年——4年14次走黄河,足迹遍布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等8省区,从黄河上游一直搜寻到黄河入海口,拍摄数千幅图片,整理出20多万字文字,形成了著作《黄河十四走》 。它将一批有数千年历史却岌岌可危的中国民艺发掘、整理,推向世界,是中国黄河流域民间艺术的“百科全书” ,记录下散落在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让古老的民艺得以传唱至今。

  1980年中央美院创建年画连环画系, 1984年改为民间美术系,把民间艺术引进到高等艺术学院教学体系中,创建了国内高等艺术教育向民间艺术学习的先河。在那个学习西方正盛时期,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实现这一举措的,正是《黄河十四走》的作者杨先让,由他创建的民间美术系正是“黄河之行”的缘由和契机。

  “美院是洋学堂,却建设了土得掉渣的民间美术系。我当时就觉得,美院的教学体系里有中国传统的、有西方的,如果再能有民间的,就全了。于是‘大喊大叫’ ,就建了起来。 ”杨先让回忆:“作为民间美术系的主任,我却对中国民间美术没有全方位的了解,所以就决定考察黄河流域,因为它是典型的中原文化。 ”

  “考察像捅破窗户纸,看清楚民间美术的来龙去脉,也摸着了民间美术的根……当然考察也是为了教学的需要。 ”杨先让说。少至两三个人,多到七八个人——杨先让、靳之林、吕胜中、冯真、刘乃盛、叶蕾蕾、陈文骥、乔晓光、杨阳……众多艺术家、民间美术学者和学生,走过安塞、米脂、榆林、延安、西安、铜川、淮阳、潍坊、运城、芮城、华阴、三门峡、曲阜、济南、大同、神木、太原、固原、兰州…… “当时交通不像现在这么方便,我们在黄土高原上弄一个三轮,颠啊颠,下来,人人都是‘出土文物’ 。 ”杨先让说,“十四走”让他既快乐又悲伤——发现了很多民间艺术的精华,同时又看到太多太多“人死艺亡”的现象。

  他们把“十四走”的情况整理成书, 1993年, 《黄河十四走》由台湾汉声杂志社出版, 25年后,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将之在中国大陆出版,尘封多年的民艺考察之旅得以重现,成为今天民间艺术研究的珍贵史料。书中不仅详述了诸如安塞腰鼓、汉画像石、木版年画、剪纸、农民画、石刻、泥(面)塑等民间技艺,还分析了其艺术风格、反映的民俗风貌、折射的文化内涵等。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黄河十四走》 ,民间艺术家们的姓名第一次传出了村落,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也留存成为珍贵的图文资料。杨先让曾向“剪花娘子”库淑兰献上研究者的崇拜,“在一座破窑洞里,我见到了真正的艺术殿堂和一位艺术大师” 。杨先让用“无法替代的一座最美的艺术化身”赞美皮影艺人潘京乐。见到85岁高龄的山西剪纸能手苏兰花,杨先让注意到“她精神乐观,衣着整齐,谈吐风趣,心里充满了丰富的想象” ,“拿起剪子和红纸,准确无误,每剪必成,从不浪费一点材料” 。对于“黄河十四走” ,黄永玉曾经这样评价:“这一走,他把近百年来张光宇、张正宇、张仃、郁风、廖冰兄这些前辈老大哥为中国民间美术实践、奋斗、呼号,由于力薄势单成不了气候的凄楚处境,变成无限广阔的灿烂局面。 ”

  近日,由建投书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烟台市胶东民间艺术博物馆、北京上尚艺苑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黄河回想” —— 《黄河十四走》艺术回顾展在京举行。展览展出了“黄河十四走”的相关文图资料,并配合展出山东、河北等地的云肩、银饰、布老虎等民间艺术作品,带领公众重温中国民艺之美。 “虽然一部分民间艺术可能因旅游商品开发,或因保留民族民间文化而存在,但性质将有所变异。总体上说,民间美术的消失将是世界性的,中国也不会幸免。 ”谈及中国民间美术,杨先让每每流露出“危机感”和“使命感” : “在走黄河、考察民间艺术的过程中,我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走向,也逐渐有所思考,有所领悟。与西方艺术和中国非民间艺术的造型体系相比,中国民间艺术的造型显得独特而丰富,我遗憾自己认识它太晚了。作为中国艺术之源的民间艺术,所包括的民间传说、音乐、舞蹈、歌曲、戏曲、工艺和美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具有共同的民族气质、风格,是民族艺术的元气、精华所在。珍惜它、发扬它,应该是严肃而且迫切的课题。 ”谈及做民间美术研究与保护的“初心” ,杨先让这样说:“社会的改变是没有办法,民间的东西自然而然就会消失。但我们能够找回一点点,就保存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