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追随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
——访摄影家东哈达
栏目:聚焦
作者:韦丽斯  来源:中国艺术报

正在表演的乌兰牧骑队员,牧民们围绕在周围 东哈达 摄

  层层白云铺满湛蓝的苍穹,蒙古包点缀着碧绿辽阔的草原。一群身着亮丽民族服饰的演员正载歌载舞,簇拥着一面迎风而立的红色旗帜。前来观赏的牧民围绕在他们身旁,无论男女老少,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以天为幕景,以地为舞台,扎根在群众中表演,这正是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 ——乌兰牧骑。记录下这一幕美好画面的,是曾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的摄影家东哈达。近年来,当乌兰牧骑的足迹遍布内蒙古时,身为文艺志愿者的东哈达,也在用镜头一路追随。

  从“红色嫩芽”到“红色文艺轻骑兵”

  1957年6月17日,首支乌兰牧骑在内蒙古草原上诞生。成立之初,仅有9名队员、 4件乐器、两辆勒勒车。“乌兰牧骑”在蒙古语中意为“红色嫩芽” 。如今,随着不断发展,这株“嫩芽” ,已渐渐成长为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他们去到牧民家、敬老院和校园等地,为群众带去了无数场精彩表演。此外,乌兰牧骑还曾到各个边防部队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常年坚守在第一线的官兵和科学工作者送上慰问演出。2017年以来,东哈达跟随乌兰牧骑从内蒙古最西部行至最东部,行程累计近六万公里,拍摄上万张照片,记录下了乌兰牧骑表演和生活的点滴。

  乌兰牧骑的表演内容,基本上都属自编自演,如《石榴红了》 《我们的乌兰牧骑》等,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节目。所到之处,乌兰牧骑无不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许多牧民甚至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只为一睹他们的精彩演出。在东哈达的摄影作品中,常常能感受到群众与乌兰牧骑之间的温情:民间艺术传承人正手工缝制乌兰牧骑旗帜;库伦旗乌兰牧骑队员们与当地牧民一同跳着安代舞;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额吉即使行动不便,也在观看表演后激动地向队员表达内心感受……为什么乌兰牧骑如此受到人民的广泛欢迎?东哈达认为:“乌兰牧骑从丰富的现实生活中汲取源泉不断创作,以文艺创作的形式,走进人民当中,把党的方针政策、广大牧民的生活现状与心声转化成了生动活泼的艺术表演。这种近距离的交流形式最能温润心灵、深入人心,也正是乌兰牧骑的成功之处。 ”

  上世纪60年代,“治沙还林”曾是乌兰牧骑的任务之一。此外,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为解决畜牧饮水的困难,特地挖了一口水井,牧民们将其命名为“乌兰牧骑井” ,以表感激之情。乌兰牧骑在演出之余,常常帮助农牧民收割农作物、剪羊毛、搭建蒙古包等。在相处过程中,队员们还会向牧民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帮助他们提升知识素养。

  从“红色嫩芽”成长为“红色文艺轻骑兵” ,乌兰牧骑始终扎根于人民,用文艺表演与实际行动为人民服务。

  “心手相应”,心头的温度与手中的镜头相通

  身为生长在内蒙古草原上的人,东哈达将饱满的乡情融入到了对乌兰牧骑的拍摄中。同时,作为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的文艺志愿者,他的摄影也充满了人文情怀。心头的温度与手中的镜头相通,可谓“心手相应” 。

  在跟随乌兰牧骑的过程中,许多难忘瞬间深深印刻在了东哈达的脑海里。“内蒙古草原地区地域跨度大,自然条件给乌兰牧骑的流动演出造成了困扰。有些地方大巴车无法驶进,队员们只能换乘小货车,再行驶十几公里才到达表演地点。我们的棚车曾陷入沙泥中无法前进,还曾遭遇过严重的沙尘暴。 ”东哈达感叹,“乌兰牧骑队员十分繁忙而辛苦,演出、排练、连夜赶路等,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 。有的队员已为人母,只能把孩子带在身边照顾,其中甚至包括才七个月大的婴儿。

  在长期跟拍中,东哈达的乌兰牧骑摄影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颇具象征性,富含深意。他以“红”为主线,把带有蒙古语和汉语“乌兰牧骑”字样的红色旗帜、年轻队员的红靴子、表演安代舞时扬起的红飘带、鲜红的表演服饰等作为意象串联起来。这一抹亮眼的“红”代表的已不仅仅是颜色,更是乌兰牧骑“红色文艺轻骑兵”的象征。又如他曾拍摄的额济纳胡杨神树,它屹立于沙漠而不倒,正是乌兰牧骑队员不辞辛劳、甘于奉献、富有生命力的精神象征。

  东哈达还善于对拍摄对象进行抽象化处理。在表现乌兰牧骑的舞蹈时,他有意将人物动作和场景模糊化,形成一种虚实相生的动态艺术效果。演员的衣裳与手中的红飘带被赋予了“飞动之美” ,舞蹈动作也显得更富有动感,整幅画面顿时“活”了起来。除了拍摄表演场景,他也着眼于草原和沙漠景观、民族服饰、民俗风情等。如此,观者能更直观了解乌兰牧骑所处的自然环境,而民族元素的加入,也使得作品更具有历史文化的丰富底蕴。

  “乌兰牧骑精神”需要代代传承

  传承,是东哈达乌兰牧骑摄影作品的一个重要内核。62年来,乌兰牧骑之所以能不断壮大、满足人民精神需要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乌兰牧骑精神”的坚守与传承,包括艺术创造的精神、甘于奉献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在一组以“传承”为主题的系列照片中,东哈达巧妙运用了“电影语言” ,赋予不同场景以不同意义,再加以组合,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传承”系列照片表现了众多典型的艺术形象:一群孩子连蹦带跳向乌兰牧骑演出地点奔去,喜悦期盼的心情溢于言表;现年已80多岁的老人包金花动情地向孙女讲述自己曾作为业余乌兰牧骑队员的经历;一对乌兰牧骑夫妇把自己的孩子扶上马背,希望他将来也能成为乌兰牧骑的一员;第一批乌兰牧骑队员德德玛为培养年轻一代乌兰牧骑队员,特地开办了培训学校;阿拉善左旗的乌兰牧骑队员自主创作的“传承”主题舞蹈,荣获内蒙古第五届舞蹈大赛金奖……这些画面都通过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共同传递了“传承”的核心。

  东哈达认为:“虽然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里,人们获取艺术享受的渠道越来越方便快捷。但在新时代中,乌兰牧骑这种面对面、心与心的表演形式仍是无法替代的,这是草原百姓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作为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 ,乌兰牧骑始终随人民的心而跳动。乌兰牧骑精神需要代代传承,需要广泛传播,让更多人了解,这正是东哈达的拍摄初衷。东哈达表示,今后他会继续以文艺志愿者的身份,用镜头追随乌兰牧骑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