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iPad创造出的“童话世界”
——访青年插画家姚天琦
栏目:新力量
作者:王森正  来源:中国艺术报

鸟先生不喜欢珍珠 姚天琦 

  幽暗的森林中,一位小丑样的男子蜷缩在角落,痴痴地望着一个正在转动的音乐盒,他微眯双眼,在萤火的照射下显得落寞不已;一个鳄鱼头人身的男子在一栋装潢精美的房子前为他心爱的女子弹奏着吉他,他们四目相对,似乎有不尽的往事在回忆中蔓延;一个巨大的狐狸和一个娇小的孩童在大树下玩耍,一缕阳光射入,他们紧闭双眼体味着生命的自然和美好……瑰丽的色彩、童真的意象、浪漫的构图,这一幅幅插画生趣灵动,皆出自一个简单的电子产品——iPad。这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能算是玩具的电子产品,近几年随着几款优质绘画APP的推出以及Apple Pencil(电容笔)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通过i Pad绘画重新找回涂鸦的感觉。青年插画家姚天琦就是其中一员,她尝试用i Pad作画,并在不懈地坚持下,不断地开拓自己的艺术视野。

  新科技带来的“新绘画”

  绘画作为人类艺术中极为重要的门类,其自身的特性导致其对绘画材料有着很大程度上的依赖。无论是中国的中国画,还是西方的油画、素描、水彩等,都要有一定的材料支撑,根据不同的绘画材料可以较为明晰地分为不同的画种。而当一幅绘画在创作时离开水墨,离开颜料,甚至离开纸笔,离开原有的物质性材料时,它还可能存在吗?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绘画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利用一个小小的鼠标和键盘,人们就可以创作出惟妙惟肖的画面,再加上各种修图软件的应用,让画作更是别有一番风味,于是在设计领域,电脑绘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新科技产品的进一步发展,电脑绘画也进一步过渡到新的产品上,iPad便是其中之一,特别是Apple Pencil的兴起,更是让在iPad上作画类同于在普通的画纸上一样。据悉,Apple Pencil借助蓝牙技术以及笔尖和触控技术感知位置和力度以及角度,可以实现最大限度的笔迹还原,再配合i Pad成熟的制图软件,仿佛在平板上画画,与在纸上画画别无二致。这也加速了iPad画师这一群体的兴起。

  “我一开始用iPad绘画也是因为觉得它很方便。它可以随时随地的拿出来画纪实性速写,而且不用带任何颜料就可以画出丰富的色彩,甚至色彩的选择和调配比颜料更加多样。”姚天琦表示。实用性需求可以说是iPad插画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审美体验往往是瞬间形成的,来不可止,去不可遏,灵感的突发性使得可随身携带的iPad绘画在即时创作中有了一定用武之地。同时,先进的技术支撑,无论是在构图、色彩、层次还是在创作修改上,都让iPad绘画有着自身的优势,这也是其成为很多年轻画家选择的标准之一。“尽管用其作画仍是小众的,但我们确实可以看到iPad绘画已经在全球兴起了,甚至在西方国家一些大型展览也都出现了这些画作,或许最终怎样评价它还需要进一步发展,但在当下,已不失为创作的一种选择。 ”姚天琦说。

堂吉诃德 姚天琦

  儿童视角下的一场幻梦

  不成比例的人物,飞动的大狐狸,庞大的兔子,鳄鱼头人身的男子,危险的青蛙……这些都是现实世界中不会存在的形象,而在姚天琦的作品中却随处可见。她将生活中的具象打碎、拼贴,再放大或缩小,在自己审美感受的支配下,把其变成了一个个具有无比想象力的意象,它们之间的互动和对比构成了画作的一个个故事,像童话一般奇异诡谲。“我的灵感都来源于生活,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尽管它们都被变形,但这样在某种程度上更能详尽其本色。我喜欢肌理感所以在绘画中也多有体现肌理感,喜欢不规则的色块和装饰性花纹,这些非常规的陪衬在某种程度上更能表现出情绪的复杂性和情感的丰富性,也加深了作品的浪漫色彩。 ”姚天琦说,她喜欢这种浪漫主义的风格,“看似不切合实际,但却能真实的表达我的审美情感” 。

  世界纷繁复杂,可在孩子的眼中却奇妙可爱,以儿童的视角去“书写”故事是很多艺术家的创作手法之一,在姚天琦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视角的运用。在《堂吉诃德》中,她眼中的堂吉诃德身骑骏马到达了一个神秘之境,为人体数倍高的青蛙恰好出现在池塘一端,他挥舞着手中的骑枪似乎要与其展开一场战斗,而这种战斗又是可爱的、有趣的。她用这样的视角来描绘堂吉诃德,反而更突显了他的英雄气质和勇敢的品质。在《中秋快乐》中,她以一只兔子的视角去看“月亮”,兔子被无数倍放大,而月亮被无数倍缩小,所以此时的“观月”不再那么神秘和遥远,而更显得亲近和熟悉,似乎这个月亮一直是它的玩伴,而不是一个荒芜的星球。“我想象中的世界在离现实生活中很远的彼岸,这样的世界可以带给人幸福、欢乐和温暖,那里充满着神奇和美好。”姚天琦谈道。在这种想法的主导下,她的作品有强烈的故事走向,有鲜明的情节发展。《午夜》《万物皆有灵》《月亮河》《万圣节》等作品都似乎是完整故事的一个片段,而每个片段相互独立,却又共同构成了这场“幻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