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重塑”精神
——记“重塑——吕佩尔茨雕塑及绘画作品展”
栏目:推介
作者:韦丽斯  来源:中国艺术报

荷尔德林(彩绘青铜)  吕佩尔茨

  “他勤奋、善思、高产,一直在寻找最好的艺术创造方法,寻找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新世纪以来,他努力将寓言与哲学相融,把本国文化历史与希腊神话交织在了雕塑作品里。 ”山东美术馆馆长张望这样评价德国当代著名画家、雕塑家和艺术教育家——马库斯·吕佩尔茨。近日,由山东美术馆、德国贝尔艺术中心共同主办的“重塑——吕佩尔茨雕塑及绘画作品展”在山东美术馆举行。展览共展出26件雕塑作品和38件绘画作品,将持续至3月10日。同时,吕佩尔茨亲临现场,参与了山东美术馆举行的“雕塑是什么”对话活动。

  吕佩尔茨是新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十分注重艺术作品的本体性,其雕塑及绘画作品呈现出夸张、扭曲、变形的特点,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独具艺术张力,个人风格鲜明。作为二战后成长起来的德国艺术家,吕佩尔茨在作品中注入了对本民族文化的思考,以及艺术家自我意识的表达。在抽象的造型语言背后,是深邃的主题思想,体现出吕佩尔茨对世界的独特把握。

  关于“雕塑是什么” ,吕佩尔茨谈道:“首先我是一位画家,看东西往往是平面的。在我眼中,雕塑作品被切割成了不同的平面进行观察。就像一颗钻石,被切割成不同的平面。一般雕塑家只从一个视角来观察一个雕塑作品,忽略了整体性,这是我与他们的区别。 ”吕佩尔茨的雕塑作品基本上都有颜色,具有鲜明的绘画性,这也是其作品的一大亮点。

  在吕佩尔茨的世界里,雕塑和绘画是紧密联系的,“我创造了一个幻想的世界,其中有房屋、树木和各种情景,具有空间感。我在雕塑之前,通常会先把这个世界绘制成草图,再把它代入到现实生活中呈现,成为雕塑作品。一方面,这是希腊雕塑的一种传统手法。另一方面,我会把旧的雕塑打破,再把它重塑出来,这是我的做法。 ”他说。吕佩尔茨一直追求作品的冲突感,他往往打破事物的本来面目再重新组合,加入自己的艺术思想,这给了他很大的创作自由度。他的众多创造灵感来源于希腊雕塑。它们有些虽然失去了部分肢体,但始终是雕塑作品,甚至由于新的艺术形态的产生,而更具魅力。

  对于中国绘画,吕佩尔茨也有独到的见解:“中国画不是对自然景物的机械临摹,而是对自然世界的新的创造,这是中国画的精髓。比如,树和空中的飞鸟,它们作为一种符号,蕴含丰富的、深层次的意义。 ”他认为,艺术之间的交流十分重要。“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是不一样的。如果把两边的思想结合,视角会变得更广阔。我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非常感兴趣,人只有扩大视角,才能吸收更多的东西来丰富自己。 ”吕佩尔茨强调,艺术的创造需要技艺性,尤其是造型艺术,艺术家需要通过自己的手去表达思维和情感。

  山东雕塑家李振才认为,吕佩尔茨是将绘画与雕塑“合二为一”的艺术家,具有比表现主义更深层次的个性和感情的流露。在山东艺术学院原副院长刘大力看来,吕佩尔茨的作品非常有激情,它们并不是现实的再现,而是作者对于精神观念的诠释。作品充分体现了一种张力,具有原始的力量。

  可以说,吕佩尔茨向世人展示了艺术创造的无限可能性,他的雕塑及绘画作品体现出了一种艺术的“重塑”精神,这不仅是创作技巧上的,更是思想观念上的突破。正如他本人所言:“我希望今天我对雕塑的新的做法,可以给雕塑带来一个新的领域,或者提供另一个全新的视角。我认为绘画和雕塑是不冲突的,它们都是艺术的表现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