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路
——刘巨德谈新作
栏目:聚焦
作者:本报记者 张亚萌  来源:中国艺术报

孔林(纸本水墨设色) 2018年 刘巨德

  为了继中国美术馆、河南省美术馆展览之后的山东美术馆学术邀请展,艺术家刘巨德特意于4月到曲阜考察,创作了一幅“神性弥漫”的纸本水墨作品《孔林》 。

  这幅《孔林》 ,与雕塑、装置《响沙》 《求雨》 《生命的回响》等2018年刘巨德的新作一起,展示于9月1日至24日,由清华大学、中国美术馆、中国美协、山东美术馆联合主办的“浑沌的光亮——刘巨德艺术展”和“寻归自然——钟蜀珩绘画作品展”双个展中,其中“浑沌的光亮——刘巨德艺术展”展出了刘巨德的中国画、油画、雕塑、装置、陶艺等作品150余件,体现出他对艺术生命精神的思考与探索—— “以看得见的去寻找看不见的,以看不见的去映照看得见的” 。

  再次“回到源头”

  “孔林是非常原始的森林,遮天蔽日,其中有很多孔家墓地,墓俑与灵兽雕像半隐半现在幽林中,如同宇宙的星空” ,刘巨德于是想把《孔林》画得如星如光,如雪如花,全部在运动之中,仔细观赏方见端倪,“这是我对孔孟思想的朝拜与想象,也是中国文化的依恋与敬畏,特别是孔孟思想中的仁爱,也是艺术的核心灵魂——所有的生命都是美的,他们都是‘道’的化身” 。

  山东省美术馆馆长、山东省美协主席张望看《孔林》 ,是“与古人先哲在精神上的神会” 。在孔孟之乡山东,刘巨德用这件作品,再思“常”与“变” ,再次“回到源头” 。白铜装置《生命的回响》更与巨幅纸本水墨设色作品《生命之光》组成一组可以互相呼应、关乎生命的作品。刘巨德透露,他创作的时候是抽象思维,“画完了之后,人家看是具象,实际上我画的时候是抽象的。 ”评论家薛永年认为,刘巨德所谓的“抽象地想” ,就是想阴阳的推移,在阴阳关系中捕捉生命的运动、宇宙的旋律。

  “我是一把土,渴望梦的种籽降临,破壳发芽在土地里,种籽含着星光的水,光亮闪闪,心向天宇。它告诉我,生命是一团浑沌的光亮,在看不见的谜底。 ”刘巨德说。

响沙(铸铁装置) 2018年 刘巨德

  “老马干裂成土地”

  《孔林》来自对自然的观察,自然的观察和体验是艺术创造的源泉,“自然是艺术的活水源头……任何经典范本只是一桶水” ,刘巨德曾这样说;他认为,“直接饮泉水”的艺术家“定会让自己的艺术创作更有活力,更自由,更轻松,更有创造性” 。

  “直饮泉水” ,让刘巨德在今年创作颇丰, 《求雨》 《野马》以及《黑骏马》等作品,回应着刘巨德的创作起点——中国北方的风物;而那些同样在展厅中呈现的生长着野草杂花的草原、偶然进入画室的物品、各色人物肖像,在刘巨德创作中,展现的都是自由无羁的形象。

  装置《流沙湾》是去年中国美术馆展览中同名作品的延续,想要“趁着黄沙埋尽前,说出自己生前的谜”的动物尸骸,被“不停地掩埋,也掩埋着自己”的沉默无语的流沙所覆盖。这个如同残酷寓言的陶瓷装置,与铸铁装置《求雨》那“老马干裂成土地”的“时间碎片”一起,营造了探讨生命精神的场域,亦是刘巨德关于童年、关于故乡的“梦的反刍” 。

  “我在上小学时走去学校的路旁,沙地里经常有动物的尸骨半遮半掩,埋在沙地里,有时候就会冒出磷火。我很害怕,回去告诉母亲。我母亲是个蒙古族妇女,她跟我说:你别怕,你肩上有两盏灯,一盏驱鬼的,一盏迎喜神的;你若回头,灯灭了,鬼就跟上你;所以你不用回头,一直往前走。 ”

  《求雨》的马头的碎片,让刘巨德想起了家乡的求雨仪式;它原是《响沙》在创作之中破碎的泥稿, 4个铁锈斑驳、总重1800斤的铁马头组成的《响沙》 ,更是刘巨德热爱家乡马的明证。“在家乡上学时我爱骑马,对马的印象特别深。马昂头长啸的时候,我感觉那是一种灵魂的呼唤,在对着天呼唤英雄的归来。 ”他用一个模子翻制4件马头,看起来各具姿态,全因摆放角度各不相同。这些回忆让刘巨德长大后体味到生命是浑沌里的光亮,“它一闪一闪而来,又一闪一闪而去,艺术就是用生命体验生命的过程——艺术作品是体验的反刍” 。

  一直备受刘巨德“青睐”的关于故乡、草地、沙丘的题材绘画,也展现在此次展览中。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刘巨德在绘画中多取材田地里的土豆、成熟的土桃、饱满的向日葵、红薯、玉米,其背景不是西方传统静物画的室内,而是大地一样的广袤空间,多乡野气息,富深切感受;厚实、质朴、有热度,但也苍茫孤寂。这是评论家水天中特别欣赏的图像—— “也许是几百年无人打理的草莽,但永远没有艾略特幻灭绝望的幽灵——诗人是以荒原比喻信仰沦丧的欧洲文明。相形之下,刘巨德的‘霜原’与鲁迅那充满坚韧生命希望的野草意气相通——天地如此静穆,因其沉默而充实;置身蔓生野草的大野而坦然,欣然。”

求雨(铸铁装置) 2018年 刘巨德

  危险又安全的“跳深渊”

  刘巨德把创作比喻为“跳深渊” ,“往下跳是危险的,也是安全的,会让你看到很多意外效果” ——所以他从不预设草稿,不愿把创作变成“劳苦”的“制作” 。作为“文革”后庞薰琹先生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的一员,刘巨德曾说,他一生都在做庞先生为他留的作业——庞薰琹第一次上课就要求他们研究老庄哲学,并要求刘巨德对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文人画与民间绘画不设界限地、整体地去把握和学习。

  在对老庄哲学不断深化的证悟下,刘巨德提出艺术是“替天行道”的理念,克除小我,追求与神性相应的大我。因此,他的作品都是“画道不画形” ,形千变万化,无定相,而隐含其背后的“道” ,却是永恒不变的。体验到了“道” ,则抓住了艺术的核心。他认为,求变必须建立在知常的基础上,在共性之上自然而然生长出的个性,才是真正的个性。刘巨德在导师的巨大光影外找到了自己的语言,他的艺术图式语言正是打通中西的结果。

  他也在期待在老庄的故乡河南、孔孟的故乡山东展出作品后,再把展览移师庞薰琹先生的故乡常熟再展一次,他始终记得庞薰琹对他说的:“艺术是长的,生命是短的,用有限的生命追寻无限的艺术,永远是难以到达彼岸的。艺术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