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点敬畏之心,多一些“走心”之作
作者:吴玉霞  来源:中国艺术报

吴玉霞演奏照  艾威  摄

  >>琵琶具有很强的人文气象,尤其是文板类古曲,非常考量演绎者的内心与功力

  “数”和“术”是艺术表达中的“技”和“法” ,需要用不同的表现手段完善其中,而如何相融于“合”而达其观照,并能上升为精神层面,其中包含基本原理和艺术法则的自如运用。中国音乐表达讲究“形神统一” 。演绎独奏、重奏以及大篇幅的协奏作品,除了速度、力度、节奏、音色等基本要素,更重要的是对作品整体格局和音乐性格的准确把握,而技法、层次、色彩、语汇以及气息运用,都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琵琶具有很强的人文气象,尤其是文板类古曲,非常考量演绎者的内心与功力。在日常交流中我发现,不少演奏者会单纯地误以为速度慢的、音符少的乐曲都是过于简单的,像《春江花月夜》这类乐曲甚至被视为“缺乏技术含量” ,认知上会觉得只要能把乐谱背下、演奏上顺畅就可以了,忽略了诠释作品重要的“弦外之音” 。以我个人的观点,慢速曲调同样存在着阐释作品的能力,虽然语汇、素材简洁、旋律舒缓,但内涵和深意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反之,过于重复或技巧单一的快速模式,若处理不当,也会显得平淡无趣。艺术家以道驭技,艺术匠则有技无道。我曾经在很多场合表达,“快”和“响”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器乐演奏,如果只是一味追求数据、格式,忽略艺术传情达意的审美功效,是缺乏艺术表达深层次内涵和语言丰富性的。

  通常技术和审美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在艺术表达中根据作品要求亦略有侧重,但无论怎样的比例,技术痕迹本身就已包含了一定的技术能力和演奏高度,技术并非只是单纯的数据完成,技术中同样潜藏着丰富的语言技巧和艺术情趣。不同语境下的艺术呈现,应尊重其原始文本所提供的素材与特色,抓核心,不千篇一律为上。演奏类似文板类作品多以精美雅致而彰显诗情画意,对曲风、内涵和音色把控要求甚严,讲究的是张弛合度。演绎好一首作品,如果说能够称得上“得心应手”或“自如表达” ,一定包含着经验与智慧,而多场次、多思考、多积累以及舞台上下的“千锤百炼”都蕴含其中。

  作为民族艺术的传承者,我们在品读经典、展现优秀的同时,探究人类艺术的智慧结晶。艺术创作离不开继承与创新,但如何拿捏其中的“度”并不容易。刘天华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艺术创新,就是融合了前人的艺术成果后产生的革新思想,诸如他所创办的国乐改进社所倡导的“中西合璧”理念,均与他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吸收分不开。

  正因为刘天华善于继承本来、吸收外来,加之其独到的体验感受以及富有个性的表达,才形成了特质鲜明的艺术个性。 《虚籁》 《歌舞引》 《改进操》等作品在一定程度表达了刘天华强弱、虚实、快慢、长短的哲理观照。作曲家李滨扬根据刘天华琵琶独奏曲改编,由我担任首演的琵琶与大型民族管弦乐《改进操》 ,是2015年“光明行”两岸四地大型民族音乐会海内外巡演首推的经典乐曲,我认为这部作品编写得非常好,原作的骨骼、神韵都在,作曲家由此展开的技术融合也很恰当。

  >>琵琶艺术虽以“高雅音乐”而论,但很接近大众,是民众非常喜爱的一件具有民族象征的弹拨乐器

  琵琶音乐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始终秉承“和而不同”的理念,以解读、诠释、彰显丰厚的文化底蕴。习琴、传艺,不是单纯地追求技法或乐曲的数量,提倡范式化教学,是我长期坚持的教学理念,而掌握好丰富的技术技能和语言技巧,以科学的方法打开思路,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更是我一贯坚持的艺术主张。

  我本人是普及艺术的受益者,当有能力回报社会为更多人服务时,我参与了很多公益活动。从“打开音乐之门”到“打开艺术之门”的琵琶名曲赏析;从武汉、长沙、大连等地普及音乐夏令营到最近的北京、烟台“大手拉小手——名师与琴童”专场;从受聘于宁波市委宣传部创建琵琶工作室到成立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艺术工作室·吴玉霞乐坊,我一直努力前行着。我常自省,不要埋怨观众不买票进入音乐厅,不要埋怨或低估观众的欣赏能力,能为他们多做些什么很重要。为此,我参与编写普及类读物、书谱、教学音视频等相关工作,虽然比较辛苦,但乐在其中。

  由于职业的缘故,我没有在主渠道,即音乐院校从事专业教学,但一直怀有一颗真诚之心,坚持在基层或校外从事艺术教学和专业类辅导。平时,只要艺术院校的年轻教师、青年演员有需求,我都会把自己的艺术体会、实践经验毫无保留地与他们分享,大到作品、小到指法,甚至舞台礼仪、现场应变无一例外。我日常教授的学生大多选择的是非职业类艺术学习,作为爱乐者,他们通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技术技能和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并先后考入了北大、清华、美国哥伦比亚、澳大利亚墨尔本等一流综合类大学。

  关于职业和非职业类艺术教育,我曾这样回答记者提问:“我关注塔基和塔尖,是因为我坚信艺术到了一定的层次,必须注重精英艺术的培养。而在精英教育培养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普及教育,没有塔基,哪儿来的塔尖? ”我相信,文化建设总是通过一定的艺术活动体现出来,而社会反馈给艺术工作者的信息,决定着我们能够为大众做些什么、如何去做。大众的参与热情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文化建设重要的人力支撑,培养观众就是为民族艺术培育土壤。

  琵琶艺术虽以“高雅音乐”而论,但很接近大众,是民众非常喜爱的一件具有民族象征的弹拨乐器,它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人们常说,艺术离不开生活。我想说,生活更需要艺术。作品的筋骨,除了高超技艺和感性认知,离不开理性归纳与学术支撑,而技艺高超之人,必有讲技重艺高度融合之心。我理解的学术思维,应具有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善于思考、敢于突破,品读品鉴、理性探讨。

  >>将演奏家的“手” 、理论家的“口”合二为一,“用心、用情、用智”展现自然之美、艺术之美和心灵之美

  任何艺术表达总会有其自身的定位。 《艺术的审美与表达——吴玉霞琵琶名曲赏析》是一档以琵琶艺术为主,采用边讲解、边演奏的公共艺术课形式,集知识、情趣、视听、人文于一体的普及读物。一把琵琶、一首乐曲、一幅画面、一段故事,倡导美育理念,提升文化素养。将演奏家的“手” 、理论家的“口”合二为一,“用心、用情、用智”以展现自然之美、艺术之美和心灵之美。将经典作品与艺术人文有机融合,根据不同受众,在解析优秀作品的同时,融入对人生观、价值观、美学观的探讨,以求共鸣,使原本非常专业的话题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基于这些,坚持将“名曲赏析”打造成一个音乐普及教育的品牌是我多年的愿望,相信通过努力,让更多的人们走近艺术、喜欢民乐不是难事,关键在于成为一种自觉并落实于行动,则需要各方努力一致。

  我曾多次参加中组部、中宣部、统战部、文旅部、中国文联等举办的专题性研修班,作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作为中组部联系的专家,深知国家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和期望。担任全国政协委员15年、国家监察部特邀监察员的10多年里,我积极参政议政,为国家的文化发展建言献策。我提交的《关于民族乐器制作师手工技艺保护以及列入非遗传人保护名录之建议案》 《关于加强科技创新拓展民族低音的建议案》 《关于对外文化交流深入“走出去”的建议案》 《关于“弘扬中国民乐加大扶持民族乐团发展力度”的建议案》 《关于为青少年编辑出版“德艺双馨-名师之道”系列丛书建议案》等都受到关注。我理解,从“小我”的状态到“大我”的格局,是一个文艺工作者成长、进步的必由之路。树立艺术理想,坚定文化自信,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文化发展,需要有民族情怀和国际化视野,更需要有文化自信和高度自觉。

  每个成长的个体,都有其自身的追求目标。然而,对成功的界定各有不同,所谓“格局”有大小之分,唯有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才是真。作为中国音乐家,对本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应多一点敬畏之心,多一些“走心”之作。

  (吴玉霞 著名琵琶演奏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

  (本文为吴玉霞在第七届华乐论坛上的发言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