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有序 历久弥新
——北京京剧院《四郎探母》观后
栏目:推动戏曲传承发展
作者:李楠  来源:中国艺术报

京剧《四郎探母》剧照

  北京京剧院一批奋战在舞台一线的年青主力军携手其他院团的“70后”“80后”骨干近日共同在北京长安大戏院完成了一场京剧传统骨子老戏的精彩演出,这出戏正是广大观众最为熟知的《四郎探母》 。大合作的戏(内行称之为群戏或栓角戏)让现场戏迷极呼过瘾。此次演出也是京剧电影工程舞台版展演的系列项目之一,剧中,杨四郎由张建峰、李博、杨少彭三个英俊帅气的小伙子饰演,铁镜公主由窦晓璇、郭霄、吕洋三个粉丝上万的气质型美女充任,他们分别代表着京剧老生、青衣行当的重要流派(奚、余、杨,杜、梅、程) ,每个人的第一个出场都会掀起炸窝式的碰头彩。另外,饰演萧太后与杨宗保的马小曼与李宏图作为老艺术家,也甘当绿叶,为整个演出增色不少。

  有人会问, 《四郎探母》这出戏早已被那么多前辈名家唱到无以复加的完美程度,何苦再录一遍现代人的影像?是的,这是大有必要的,因为像这样一部时长两个小时以上的戏迄今为止还没有完整的电影资料可供后人参考借鉴。先贤各种版本的实况录音只能让人聆听其声,空想其形,总有些美中不足。而在数字化媒体发展迅速的当代中国,完全可以弥补这一缺憾。那么,又有人会问,既然京剧《四郎探母》的电影业已录制完成,还有必要再度上演一遍真人版吗?是的,这也是大有必要的。这不仅因为众星璀璨的阵容能够取得巨大的票房收入,更主要的是,在当下各种京剧晚会、演唱会充斥荧屏的时候,先期进棚录音的假唱表演让喜爱京剧的戏迷多多少少感到失望,大家由于不喜欢对口型的电视节目,意兴阑珊在所难免,甚至怀疑在今天,这些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京剧后备军还能不能唱好像《四郎探母》这样的纯正老戏。

  笔者清楚地记得十年前曾在某次京剧现代戏的演唱会上,在座观众质疑到底是一帮名角在前台引吭高歌还是个别剧务在后台偷放录音,结果站出来一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代表同行作出解释:“对不起,目下文艺界确实有一些乱象,但我本人刚才真的唱了。 ”顿时引起一片哗然。时光荏苒,笔者对之记忆犹新。说回此次演出,观众通过当面锣对面鼓的检验,彻底踏实放心,这些演员们在业务上并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而京剧的传承发展仍是任重而道远的时代课题。

  话说像《四郎探母》这样的戏,任何京剧演员都在启蒙时期就学习过,任何京剧戏迷都在入门阶段就熏染过。笔者并不奇怪一出唱了大约150年的戏到现在还是听不腻,奇怪的是为什么专家学者在不遗余力地研讨诸多新戏,甚至是粗制滥造的泡沫作品时,却对《四郎探母》等又好听又好看还充满着浓浓人情味的经典之作视而不见,乃至不屑一顾?难道研究京剧就只能像研究西方话剧那样琢磨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吗?历史上,这出戏确乎如同饱受沧桑之苦的老者一样经历过种种命运起伏,而最后一次重见天日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一般来说,懂戏的京剧迷大多从唱腔的特点来赏析《四郎探母》的精华所在,例如全出由【西皮】声腔贯穿到底,各个主要人物都要唱一句【导板】 ,等等。笔者以为,唱腔的成就自不必说,除去唱腔,这出戏的编剧构思就十分了得,不可不谈。然而,这一点似乎被重视得不够。纵观全剧,分为十场,场次名称分别是坐宫、盗令、交令、出关、巡营、见弟、见娘、见妻、哭堂、回令。整个剧情发生在一天一夜,坐宫发生在上午,盗令发生中午,交令与出关发生在下午。自巡营起,京剧的武场,亦即打击乐就要『起更』 ,向观众传达夜间的钟点,到见弟结束,算是一更过去。杨四郎在二更见娘,三更见妻,相与嚎啕至四更,再与家人抱在一起哭至五更,亦如唱词所说明的那样“谯楼鼓打五更牌” 。由此可见,剧中场次一个都不能乱,人物也一个都不能少。明白这一道理,一切关于见妻应该取消,原配四夫人不该随军打仗的无稽之谈可以休矣。

  那么这样一出唱工戏,考验演员功夫火候的地方仅仅是嗓子好坏,调门高低吗?不然!越是这种人人都唱的戏,越是比谁能把感情唱出来。由于这出戏的不同桥段体现不同的人伦关系,这当中有夫妻、兄弟、兄妹、母子、母女、君臣等等,错综复杂,所以演员要唱出层次感,差别感是不容易的。同样是【快板】,见弟时最快,因为这是杨六郎在审讯杨四郎;回令时次之,因为这是杨四郎对萧太后求情;坐宫时又次之,因为这是两口子商定计策;见妻时更次之,因为这是久别重逢的彼此倾诉。总之,说起京剧的讲究,是没完没了的。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