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山水间,捕捉生动的生命形式
——杨恩泉的山水画艺术
栏目:画者
作者:徐恩存  来源:中国艺术报

家山一夜忽生青(中国画) 杨恩泉

  山水画家杨恩泉,近年以家乡云南山水为题,创作了一系列作品。这些作品是杨恩泉多年思考与探索的结晶,也是他心路历程的呈现。这批作品创作灵感来源于画家对故乡山水的朴素感受。显然,其创作冲动与激情来源于当代文化语境丰富与多样的启悟和体验,并在“人与自然”母题的高度上获得对故乡山水新的解读与诠释。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在杨恩泉这里并非一句套话,他谨遵古训,勇于实践,并融入了现代人的精神感受和个人化的情绪性因素,他的作品因为与生活紧密联系而不失气韵生动的郁勃张力,并保有现实生活的新鲜感。譬如,作品《石门秋色》便是一幅成功的创新之作——以“平远、高远、深远”三远法结构画面,在写生素材的基础上,提炼加工为山水创作,且笔法与线条体现为以书入画的特点,在书画结合的笔墨表现中,体现出了画家对传统绘画的研究与理解,显见出了他对故乡山水的“乘物游心”的情思与想象,以及“遥情寄物”的深情和境界。他从写生入手,着意保留“点苍山水”的形神、气韵特点,在此基础上,将其符号化,并在空间整合中,弱化了时间因素,使之空间化,三维空间纵深感在此被消解,意象符号得以在平面空间中呈现;语言方面,其用笔尤见“传承与师法”的历练和功力;画面中近景山石、中景丘陵、远景山岩,以及穿插的杂树等,其笔法都体现出中锋侧锋互动,提按转折的灵动与变化,而山岩的披麻皴、解索皴的运用,都十分娴熟与精致,平添山水意象的表现力和美感,产生“法无定法”的不确定性,增强了画面的美感质地。

  在杨恩泉的作品中,点线转折运用与演绎,山岩的几何形状,以及它们的穿插、交叠与错位的处理,是不露声色与从容淡定的,却展现出了画家日常书法、篆刻的修养与功力,如此,才能显现为举重若轻的“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把握。杨恩泉很好地把握了滇中山水,尤其是滇南红河一带山水的自然形态与地貌特点。村落、屋舍、田园等,以及人工景观符号的置入,为画面平添了鲜活气息与时代感。杨恩泉不回避时代进步带来的意象变化,他认为,遥远的古典传统,不可能给出表现今天样貌的经验,杨恩泉对此下了大功夫和大力气,用新观念、新思维去突破、去构建自我的山水文本。如画家笔下的红土丘陵、西南边地特有的植物、农村新居等,在线的勾勒中,与远山阔笔横扫的没骨画法结合,既形成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刚柔、虚实、疏密对比的跳跃性与丰富性,又平添了作品的厚重感和整体感,使细节统归于整体,力避了无序的纷乱。而没骨法对作品的介入,使杨恩泉作品愈加沉稳、厚重与氤氲,增强了画面景物的空间感,一切笼罩在水分和雾气当中,体现出西南边陲的景物特点,很明显他的作品在“以技入境”的努力中,收获了硕果,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的敏感和能力,在此得到一并展现。

  杨恩泉行走在艺术的漫漫之旅,他的跋涉者远行姿态是令人瞩目的——他讴歌新生活,执着于以山水新貌入画,在前行中,渐趋于成熟和老到,并显示为一种山高水长、林深叶茂、朴素沉厚的艺术气象。在这个行旅中,沉淀并成熟了画家的美学观和艺术情怀,而稳重沉厚与生机蓬勃的大美理想与追求,使作品的抒情意境获得提升,一种属于杨恩泉的新山水画的抒情风格,与艺术特点隐然成形。走在路上的杨恩泉,从不停歇,勤勉努力,坚持在生活中吮吸,笔耕不辍,因此他的作品笔墨遒劲、神完气足,节奏、韵律、力度不曾有衰减。看得出,在丰富想象与删繁就简的过程中,作品整体气韵获得扩张,使那遥远的滇南山水,村寨等意象,获得了高旷深远的大美表现。这一切表明,杨恩泉的追求乃在科学理性与技术主义之外,展示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和感性生命的迷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