摈弃“墓气”走向鲜活
栏目:创作谈
作者:胡秋萍  来源:中国艺术报

李清照词  胡秋萍

  承认书法的“墓气” ,对每位钟情它的书法爱好者都是一种有意无意的伤害,但又是不能不正视的现实。

  当下,新古典主义、新文人书法、流行书风、现代书法……所有的探索都离不开一个情结,那就是渴望书法作为一门艺术能真正融入到现实的生活中,不再是文人的附属品,也不再是仅用来考证史料的古老文字,而是希望它能传达出这个时代的人的些许生命的消息。

  深浸书法的人都知道,学习书法的唯一途径就是临摹,遍临那些残碑、故纸、纬编、手札、经卷……五年、十年甚至一生一世把自己掩埋进去,非人磨墨,乃墨磨人,多少人在日复一日面对残碑的磨砺中最终迷失了自己,多少人陶醉在与古人对话的幽意中不能自拔,多少人在其“墓气”的笼罩中挣扎不出来……

  临摹究竟是为了什么?对传统的临摹绝不是复制,而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万万不可因手段的美丽而忘却了对目的的追求。

  正像所有的艺术门类一样,最初的学习都是由临摹开始的。文学在大量阅读和掌握了一定文字能力之后,其创作的源泉必然来自于生活;舞蹈学习在打开了身体的话语之门后,用肢体来表达生命,无论是古典还是现代,你都能从中感受到生命的灿烂;音乐在旋律中阐释着生命的究竟,它源于情感的冲撞,离不开蓬勃生命力的支撑;绘画也能在挖掘现实生活和对自然景观描写中找到对象……所有的艺术门类都可以进入现实生活并与之发生着关系,惟独书法不能。多少年来,书法以自己的吸引力,把爱它的人紧紧地封锁在阴森的巢穴里,最终丧失鲜活的灵性。

  书法在它充满意味的线条和结体中不能直接表述对生活及生命的解读,只能是现实生活在书法家内心沉积之后的一种难以言说的生命感悟。书法的学习,只有通过临摹才能达到对汉字书写基本语汇的把握,但是临摹的目的是什么?临摹之后该怎么办?我们是否能仅迷恋于写得笔笔有来意或是写得像谁?一个书法家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作品与缤纷的现实之间建立一条通道,让生命在冰冷而洁白的宣纸上绽放?这是我们不得不深思的。

  说书法最具“墓气” ,可能会引来争议和批判,因为它道出了书法在当下艺术中的尴尬,打破了一些人固有的审美认知和评判标准,破坏了约定俗成且将衰败的美好,这确实有些残酷。可人类本来就是要在对世界不断认知的过程中纠正自己的谬误。

  书法终究只能靠线质、结体与墨意来诉说,我们不能让古人成为我们的代言者,也不能仅用古人的话语方式进行诉说,寻找自己的话语方式,这是我们耿耿于怀又无法挥去的困扰,无论如何都绕不开它。

  怎样用书法来诉说?这种诉说不可能是直接而具体的,也许,它只是纷扰的现实在书法家内心经过幻化之后呈现在宣纸上的对生命感悟和些许情愫,它只能通过作品达到心与心的撞击,才能感知,才能互动。

  身处多元而又信息泛滥的时代,应以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胸怀来关注执着于书法探索的每一位勇士,这是一条需要具有牺牲精神者去拓荒的路,虽然也会迷茫,不知未来是什么,这就更需要信心和耐力。信心,是当你没有弄清楚前路是什么、在哪里时,还能勇往直前地探索;耐力,是一个人的毅力和后劲,它支撑着你走向目的地。人生最大的痛,是心不甘。我们不甘心书法艺术的传承从我们手里轻轻滑过,只希望它因我们的精心供养而变得鲜活,希望传统在现代中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