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中国书法这五年”
栏目:书论
作者:张瑞田  来源:中国艺术报

  陈洪武的文章《重塑当代书法的精神高地——中国书法这五年》近日在《人民日报》刊发,他回顾了五年来中国书法走过的路程,既看到了成绩,也发现了问题;对书法界努力追求书法作品的社会责任和审美意义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对历史遗留的难点、焦点问题也做了细致的分析,同时明确了解决的办法。这篇文章引起书坛的注意,也引起大家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书法界所取得的成绩,与十八大以来的方针、政策分不开,与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分不开。陈洪武说:“中国书协带着问题意识和挑战,深入剖析当代书法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入研析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找准病灶,精准发力,下决心厘清一些长期困扰书法界的模糊认识,解决一些影响当代书法健康发展的顽疾,重塑当代书法精神高地,近五年书坛呈现一系列新变化。 ”

  的确如此。为更好落实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坚定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国书协带领广大书法家和书法工作者,着眼大局,牢记使命,让书法家们的创作面貌焕然一新。以往,一部分书法家对社会责任十分冷漠,不理解艺术与人民的关系,更不理解生命价值和审美意义的含义,热衷功名利禄,拜码头、搞帮派,堕落成金钱拜物教的信徒。更有甚者,腐败分子侵蚀书法界,他们窃取高位,为非作歹,搞乱了书法界的艺术秩序,让歪风邪气盛行。一时间,书法家无心临帖,也没有读书的欲望,一门心思“争座位” ,抬高润格,把自己吹嘘成巨匠、大师。

  十八大以来的强势反腐,固本扶元,遏制了这个趋势,为书法界的健康发展扫清了障碍。首先,行政领导大批退出各级书协组织,减少书法展览的入选作品和获奖数量,鼓励书法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强化书法作品对人民精神生活的引领,强调书法作品的审美力量对现实生活的感染和启发。

  基于此,我们看到,中国书协开始重视中青年书法家的文化素质教育和公德意识的培养。书法艺术是综合艺术,文学、文字学、篆刻是其重要的支撑。遗憾的是,当代书法创作忽略了书法艺术的本质规律,以为书法艺术停留在书写汉字的层面就足够了,甚至一些人无耻地嚷嚷:书法就是写字,书法家可以不读书。

  如此浅薄的呓语一度让我们沉默。用毛笔写的字就是书法吗?不读书就能成为书法家吗?写字,是为了理解字迹所表述的含义,对文字含义的感知,才是书法艺术的终极目的。君不知,经典书法作品均是文墨兼优、墨润辞畅。甚至它们之于欣赏者最初的意义,恰恰是文字的力量,而非毛笔书写的物质呈现。

  五年的时间,当代书法的格局得到了有效调整,结构更趋合理,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为清晰,奋斗更有动力。但是,这不等于说我们解决了书法界需要解决的所有问题,书法教育问题、书法批评问题还在困扰我们,依然是热点问题。陈洪武说:“新时期以来,高等书法教育为书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与人才的支持,但当代书法批评与研究领域还明显滞后,特别是科学的‘当代书法评价体系’至今尚未建立,学术界对此缺少深入的讨论与争鸣。 ”

  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社会的活力在于批评。这两个问题是任何有理想、有作为、有担当、有未来的民族必须重视的环节。书法教育以其前所未有的

  蓬勃之势不断蔓延,书法本科教育日趋普及,书法博士、硕士不断涌现,支撑中国书法发展的人才基础已经奠定。但是,我们不能乐观的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对文凭的获取,文凭一旦泛滥,势必影响对知识的渴求、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对自我的误读。

  高等教育不是学习的结束,它一定是一个人产生新的求知欲的开始。许多走出校门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总觉得思想能力不够,批判气质不足,研究视角不宽,偏重考据,缺乏现实担当,学术成就自然不高。这是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策略选择呢,要不然就是知识与思想的局限导致的生命活力的丧失。

  健康的社会不能缺失批评。我一直强调,批评这个词不是动词,而是名词。仅仅从字面上理解批评是短视的,没有认识到批评的含义、批评的功能、批评的作用、批评的理由。人类社会的运行,需要遵循客观发展规律。理性批评,是客观规律的重要一环。

  对于书法艺术来讲,批评不是附庸,而是平等地对视,彼此据理力争,也可以友好协商,以审美为核心,讨论、争辩艺术的真相。当代书法批评成为短板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对批评的误解和胆怯。批评者要有为真理牺牲的精神,被批评者有反批评的权利。甚至批评与被批评者的身份会经常调换,这正是批评的魅力所在。对批评的胆怯,是对批评认识不足的表现,一个有理论高度的书法家,对批评会有一个冷静的文化态度和价值立场。原因可以用一个常识回答:一个节奏,一个旋律,无法诠释五彩缤纷、姹紫嫣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