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利剑》:深沉浪漫的军旅大剧
作者:孙建业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视剧《深海利剑》剧照

  7月27日,阔别荧屏三年之久的导演赵宝刚携电视剧《深海利剑》回归大众视野。该剧将目光聚焦于“90后”潜艇兵,讲述了海军潜艇部队中大学生军官的青春和成长历程。尽管该剧全部启用了新人演员,但自播出以来,收视率稳中有升,并位列同期播出档期剧集之首,亦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自电视剧《士兵突击》以来,国产当代军旅题材影视剧逐渐呈现出模式化的创作特点,即以流程化的方式展现新兵从“菜鸟”蜕变成“英雄”的“成长叙事” 。诸如刘猛执导的《我是特种兵》系列,以及《火蓝刀锋》 《反恐特战队》 《青春集结号》等剧集都是这一模式的代表作品。作为赵宝刚导演执导的首部当代军旅题材作品,虽然剧本仍延续了“个人成长”式的叙事结构,讲述了一个“菜鸟升级”的“成规”故事,但导演却通过丰富的细节处理和纯熟的导演技巧赋予了该剧更为独特的观赏效果和审美体验。

  真实细腻的情感表达

  在传统的军旅题材作品中,情感的描写一般都是粗线条的,情感的抒发方式亦是相对直白。尽管创作者希望借此来呈现军人的阳刚气质和英雄气概,但口号式的“情感宣言”不仅令情感流于表面,亦会使人物形象过于“三突出”而导致脸谱化。而在《深海利剑》中,无论是爱情、亲情还是战友情,都没有进行过度的渲染以及强行的热血。相反,相对克制的情感描绘反倒更能体现军人感情的“粗中有细” 。剧中无论是卢一涛、金子晴和尚堂的微妙三角,还是姜耀和黄小夏的“相爱相杀” ,都是“发乎情、止乎礼”的。爱人之间的相互行军礼,既胜过千言万语的表达,又展现了军人与众不同的飒爽英姿。

  除爱情之外,剧中对军人之间的情感处理亦更为真实有力。如吕奉光和金子晴去卢一涛家劝说其当兵的情节。笔者采访导演时得知,在原剧本中,二人只是找了个借口前来“探望” ,并未表明此行目的。但导演认为这样的情节设置令人物显得有些“虚情假意” ,并非军人的行事风格,于是将剧本修改为:二人一进门便表明前来“要人”的动机,即使得到否定的答复后,亦表示“放不放是您的权力,但请听我说说我的想法再做决定” (大意) 。于是,一个态度坚决、柔中带刚的军人形象便跃然荧屏。

  浪漫唯美的影像书写

  无论早年的《士兵突击》还是之后的《我是特种兵》系列,均采用了一种相对写实的拍摄手法。用粗粝的造型设置和炫酷的运动镜头来凸显部队生活的艰苦和军事训练的残酷。剧中角色亦经常身着迷彩,满身泥泞地跌打滚爬于丛林沼泽之间。但《深海利剑》却采用了一种“相反”的拍摄方式。用相对静态、舒缓的镜头语言来呈现潜艇官兵的训练生活,画面构图和人物造型亦干净、洗练,给人以纯净、唯美的视听感受。

  片中用俯拍镜头表现的潜艇缓缓上升以及如利剑般下潜的壮观画面,令人感受到潜艇的神秘和伟大,而潜艇学院充满欧式风情的建筑风格配合多套帅气的海军军服,亦让人领略到军队独树一帜的美感。因此,与其说是潜艇兵的性质决定了其不可能如特种兵或陆战队那样“伤痕累累”地冲锋陷阵,不如说这是赵宝刚导演一以贯之的美学追求,即“无论从道德还是从审美来说,都以歌颂美为己任” 。片中涉及到大海的画面和情节时,往往配以极富感染力的萨克斯或口风琴伴奏,让人不仅感受到大海的魅力,亦敬畏于大海的深邃,更由衷地对潜入深海的潜艇官兵产生钦佩。

  当代军人的气质呈现

  笔者之前跟赵宝刚合作编剧时,他便一直强调,创作者应该要具备“当代意识” 。所谓“当代意识” ,是指在现实的基础上提炼并展现出当代人应有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及精神气质。赵宝刚曾在采访中声称,“如果不写出当代军人的文化气质,那当代军人也就不用拍了。不能一味地去宣扬苦难,人们学知识、学文化,不是为了吃苦,不是为了受难。我们今天科技这么发达,就是让部队不去受苦,所以我们要展现这个年代的特点,这个年代的环境” 。因此我们在剧中,除了看到军人本该具备的基本身体素质外,亦看到了当代军人的活跃性、当代军人的幽默感、当代军人的智慧,还有当代军人的快乐。这些和普通年轻人没什么两样,平日还相互嬉闹的青年军官登上潜艇的一刹那,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国家尊严。值得一提的是,赵宝刚导演曾试图以“潜望者”命名该剧。在导演看来,潜艇的特质就是沉浸在海底静谧无声,伺机而动。而“潜望者”既能代表默默奉献青春的潜艇兵,亦能代表神秘的潜艇本身,更可看做是人和潜艇的结合体,因此更符合该剧的当代特质。而“深海利剑”虽然更有血性,却是少了些许回味。

  当然,也有评论者认为该剧的叙事节奏相对其他军事题材作品而言略显缓慢,更多呈现的是生活场景而非战斗场面。但正因为如此,该剧才突破了常规的模式,凸显出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战斗场面固然吸引人,但军人的真实生活才能真正走进观众的心里。 《深海利剑》虽然是一部“全新”的作品,却也是一部斗志昂扬,能够激发年轻人潜能的正能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