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狼群》:阐述天人协调的传统文化
作者:张利  来源:中国艺术报

纪录片《重返狼群》剧照

  我国古代文人墨客用大量的艺术作品热情讴歌和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花鸟树木,既是对普载万物的大自然的赞美,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厚德载物”的体现。所谓“厚德载物”就是使他人和万物都得以各遂其生,以达到“天人协调” 。“万物之生意最可观” ,即是北宋哲学家程颢对中国大量以山水花鸟虫鱼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的主题做的诠释。

  当代影视作品越来越多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进行创作,尤其是纪录片领域。例如《海豚湾》 《海洋》《可可西里》等等。这一方面说明,人类社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进步之后,重新审视自己道路的反思精神;另一方面也说明,人类作为地球的最高级生物担当起自己应有的自然保护责任意识的彻底觉醒。而近期影院上映的纪录电影《重返狼群》就是属于后一种。

  《重返狼群》以纪实性的电影影像,叙述了女主角从收养一只幼狼崽,带回城市并取名格林,直到它长大并将它送回狼群的真实故事。作为另一物种的狼无法说清它是敌是友,有时候它甚至是人类的对手。但作为高级动物的人,应该有尊重对手的风度。幼狼崽被遗忘在草原,失去所有的生存依靠,甚至还有人想找到它们,把它们吃掉,这是对另一物种灭绝式的掠夺,是原始的丛林法则,完全不符合现代文明和社会发展规律。我国古人早就曾戒示,“天地以万物为心” ,“天地之大德曰生” 。对寰宇之内生命的尊重高于一切。女主领养幼狼崽的行为是对现代文明的一种昭示,是照亮黑暗的一束文明之光。

  电影中亦风对女主说,要不把格林带回家吧。因为格林在野外所遭受的危险太多了,恐不保命。女主还是坚持要把格林送回狼群,也许女主对幼狼崽的救助是出于对弱小生命的同情,但是坚持要将即将成年的格林送回狼群则是对大自然的尊重。这个行为的意义高度已经不是一般的生命救助。同时,也回答了观众的疑惑:“既然那么舍不得,何不带回家养一辈子? ”但狼不是狗,狼的天性是自由,让狼回归到它自由的天性,便是对天道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比生命更可贵的是自由,这一主题的阐发不正是对现代文明和中国传统思想“厚德载物”的精准表达吗?

  这部电影并不是讲人与狼的感情,当然,感情是一部分,片中也不乏表现女主人公与小狼之间的镜头,充满温馨。它更多的是提醒观众思考人类应该如何处理和自然的关系,这是一个文化命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所有的哲学问题不就是要解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吗?

  纪录片向来以真实著称,用影像记录人文、社会、历史和自然等等。纪录片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真实的记录。作为一种艺术,它反映的还是一种价值观和世界观。现在,我们都在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里需要厘清的首要问题就是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怎么弘扬?纪录片可以回答这两个问题。

  当前大量创作的纪录片,不仅题材众多,而且不乏制作精良的作品,如《舌尖上的中国》 《本草中国》 《大黄山》《京剧》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航拍中国》等作品,都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的文化、历史和山川自然做了很好的表达,成为构建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形象的一部分。随着这些优质纪录片的输出海外,也必然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个窗口。但如果从现代思想的角度,从更深层次表现当代中国骨子里的文化观和价值观的作品却凤毛麟角。由此看来, 《重返狼群》这部纪录片出现的意义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