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来”到“北上”
——香港文化的回归之路
作者:高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style type="text/css">

.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style>
<p>  具有中西融合特质的香港文化,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产物。从1842年脱离文化母体的那一刻起,她就不可选择地走上了形塑这一特质的道路。</p>
<p>  1841年开埠之前,位处中国东南边陲的香港岛只有数千人居住,彼时的香港虽历来承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但毕竟地贫人疏,文化氛围依旧稀薄。开埠之后,内地人陆续来港,第一次人口大增长始于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大量士绅商人为躲避战乱纷纷涌港,在太平天国由兴而衰的十几年间,香港人口增长了5倍之多,增至十几万人。内陆人口的大量迁移,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香港的传播逐渐广泛而深入。此后,伴随中国近代以来的历次动荡,这一人口“南来”和文化“南来”的模式一再上演,令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香港文化的底色越加浓厚。</p>
<p>  与此同时,英国管治者也开始在此推行西方文化,以管治阶层的身份优势将西方文化塑造成为“高等文化” ,并培植西方文化模式下的当地精英,形成极具现实实利的示范效应,深刻影响了香港社会的文化认知和选择。</p>
<p>  由此,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这一小小的空间里碰撞、渗透、交融。居住其间的香港人多是为从动荡中寻求安稳而移居来此,生存仍是最紧迫的现实,也因此在面对中西文化冲突时,往往选择一种退让调和的姿态以便安身立命。这种生存的权宜之计客观上带来了中西文化的某种融合,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范式,从而奠定了香港文化的特质。</p>
<p>  进入上世纪60年代,随着香港经济的腾飞,社会各个领域均获得发展,包括香港文化。七八十年代,香港中乐团、香港话剧团、香港芭蕾舞团等至今仍是香港文化重要构成的艺术机构陆续开始成立,香港影视工业也步入黄金期。一时间,香港文化传播所及,不仅覆盖了周边国家和地区,有些领域甚至产生了国际影响。</p>
<p>  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在中国传统武侠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现代小说的元素,开创出“新派武侠小说”的新路向;李小龙的功夫电影,以西方电影的叙事模式展现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他的电影不仅为香港打造“东方好莱坞”奠定了基础,更令以“功夫”为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获得了世界性的传播;吕寿琨、王无邪引领的“香港新水墨运动” ,以水墨这一中国画的传统媒介,结合西方艺术精神,塑造了中国画的新面貌……凡此种种,无不带有鲜明的中西融合的印记。</p>
<p>  可以说,香港文化的盛极一时,正是中西文化融合的胜利。但所谓融合的成功范例,其内核根本上仍是“南来”的中国传统文化。这种以中国文化为内核吸收西方文化的方式,无论最终所达至的形态如何,其质地还是中国式的。形式上的脱离母体,不能改变其实质仍然是母体文化的衍生。</p>
<p>  然而,必须看到的是,彼时“南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毕竟只是母体文化在过去时代的结晶,由于它被迫离开母体,失去了供血的脐带,在一段时间的资源消耗之后,渐渐显示出继续成长的乏力,也难以支撑香港文化的继续发展。进入上世纪90年代,香港文化便已难再维持之前的盛况,香港作家西西将香港命名为“浮城” ,表达的正是香港文化界普遍的身份焦虑和断根之感。</p>
<p>  面对这一情形,一些香港文化人试图在本土寻找摆脱困境的力量,制造某种进一步脱离母体的所谓“本土文化”的幻象,这种建立在虚妄之上的努力必然难以成功;还有一些人试图在西方文化中寻找出路,这一错搭血脉的做法,也必然归于失败。</p>
<p>  香港文化如何解困?这一契机在1997年到来。香港回归祖国,文化也得以重新接通母体。回顾香港文化的历史,可以看到,能否在母体文化中获取滋养,是它兴衰的关键。香港文化只有再一次从母体文化中获取滋养,才能走出困境。只不过,这一次的母体文化所带来的不仅是香港曾经熟悉的蕴含深厚传统的中国文化,更是具有当代发展的生命力的鲜活的中国文化。这样的母体文化,在传统积累的基础上,又经过了当代变革的淘洗和浸染,从而既具有历史传承又具有现实关怀,它虽仍在继续成长完善,但却因为贴合中国实际而最具活力与前途。香港文化所需要获取的滋养,正蕴含其中。如果说,曾经的香港文化,其形成有赖于陆续“南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那么,今后的香港文化,其进一步发展则需要深入“北上” ,去亲近、理解和吸收当代这既传统又发展的中国文化。</p>
<p>  回归提供了“北上”的出口,国家不断创造机会与平台,香港一批有历史承担的文化人积极努力,使香港在过去二十年间从最初面对构成更加丰富的文化母体时的迷惑,逐渐走向新的交融。如今, “北上”已经成为众多香港文化人的共识,他们有些在内地创作收获了新成果,有些则带着在内地的收获回到香港,开拓出了新空间。大势所趋,整体逐渐向“北”的香港文化,开始不再局限于在曾经狭小的发展空间内经营一份孤岛文化,而是慢慢融入文化母体,成为文化母体的一个独特组成,持续不断地从中汲取力量。凭靠这一力量,它不仅可以重获生机,还将与曾经不得不为之退让调和的西方文化,以更平等、更从容的姿态对话交流,创造出中西融合的新境界,在中国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凝结出新的文化结晶。</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