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成立并举办画展
栏目:聚焦
作者:本报记者 何瑞涓  来源:中国艺术报

马佳伟作品

  自百年前油画引入中国,就分出了两支,一支为以林风眠、刘海粟等为代表的写意油画,一支以徐悲鸿、吴作人等为代表倡导写实,皆对油画中国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近年来,写意油画发展势头迅猛,一定程度上彰显着油画界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自觉传承与弘扬。

  近日,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成立,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范迪安,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担任名誉院长,院长为中央美院教授戴士和,此外还有丁一林、马路、王琨等12位副院长、 1位执行副院长、 8位荣誉理事、 91位理事。研究院落址北京万荷美术馆,成立大会也在北京万荷美术馆举行。与此同时,“学派与传承——2016中国写意油画学派首届优秀青年艺术家‘凤凰奖’作品选展”开幕并举办了研讨会。

  写意是一个开放的概念

  写意油画,是中国特有概念,写意油画没有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油画来自西方,而写意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何为写意油画?“写意油画是一个大的课题。 ”范迪安说,“中国写意油画”是在现代以来中国油画发展中逐步清晰和明确起来的学术概念,它是中国油画实践方式的一个维度与取向,重在从整个中国文化的传统中汲取知识、哲思与视觉造型方法,融汇西方油画的各种经验,在思想观念上体现基于时代感受与本土文化的主体意识。

  范迪安强调,写意根本不仅仅是方法,更是思想观念和视觉感受的方式,“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流派,更不是一种固定的风格,写意油画之所以值得我们珍惜和去努力探索,就在于它有宽阔的学术维度,需要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表达中形成艺术家个体的建树、个性的风格,更需要把中国写意传统、写意精神融汇到油画表达中的学术深度” 。与范迪安观点相同,油画家张祖英指出,欧洲油画重写实,而中国油画受中国传统哲学理念影响更重画外之意,“写意油画不是一般技法上的概念,而是艺术品格、艺术目标的追求,需要更多的文化素养和对生活的感悟力” 。

  在研究院成立大会及画展研讨会上,与会者认为,写意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限风格,写实之外的皆可称为写意。写意是中华传统文化一代代累积下来的,是中国文人骨子里挥之不去的追求。

  写意是否需要写生

  写意油画要不要写生,也是一直以来存在争议的问题。写生要看着眼前景色事物,一笔一笔描摹,或者拍成照片带回去,按图勾勒。画家徐东林说,他去武夷山一张照片都没有拍,过去几年沉淀以后画出来,就是写意。也有人认为写意油画必须重视写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丁一林强调,不是所有的写意都要通过写生来创造,但写生不单单是练好基本功的问题,而是画好写意油画的一种途径。从山水景物到成为画作,是需要转化的,写生时要像一位西方名家所言那样,把眼前所有景色看成这是一抹绿、那是一条红。

  “写意应在写生之上。 ”中央美院教授袁运生认为,只有对自然的理解相当深入才能写意,写生是学习的过程,写意画家要求更高。清初画家石涛引用老子的一段话影响了袁运生一辈子,他的每一张画都与这句话一致,那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袁运生解释说,“石涛的观点是从无到有,是生发的过程,这也是对写意的要求。写意不是写生时画简约一些、提炼一些,不是写生时把色彩画得不那么复杂一些,这些不是写意油画的成果,只是一种追求的方式。资料越多越容易乱,画画的时候最好是什么资料都没有,这时才能画出真正的写意油画,这样的写意也才最可靠,从头到尾都是在写意的方式和追求中实现的。 ”

  研究院成立,事业为公

  众木成林,画写意油画的人多了,渐渐就形成了学派。中国写意油画的组建以2002年为发端,不断聚集起一大批艺术家,传承文脉,在当代艺术视野中深入研究中西方艺术传统,坚守中国式表达。经过学派多年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探索,一个重要的学术团体——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应运而生,凸显出中国油画家越发理想与坚定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与学术理想。徐里说:“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的成立,在中国油画史上,或者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范迪安也表示:“这是中国油画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

  喜悦之余也有反思。张祖英指出,当前油画界从表象看似乎很繁荣,展览似牛毛,观念如潮水,很多年轻作家不知所措,渴望一夜成名,急躁情绪纷至沓来,需要一批有责任感的优秀艺术家创作出一批具有思想精神、技术精良的作品,引导艺术向深度探索,成立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范迪安也强调,事业为公,学术视野的大厦需要众人添砖加瓦,共同建构,研究院的成立和日后展开的学术活动,必将有利于推动中国写意油画的健康发展与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