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徽州雨季中“深挖井”
——追寻心灵与自然交融的诗意境界
栏目:创作谈
作者:丁寺钟  来源:中国艺术报

雨季徽州·祖源人家  丁寺钟

  今年5月,作为中国美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参与画家,我到徽州文化的核心区域——休宁县溪口镇祖源村,深入生活写生创作了近40天,共写生创作了50余幅作品。通过此次“深扎”活动,我受益匪浅,收获巨大。

  祖源村是一个以林茶生产为主的典型山村。村子以朱、项两姓为主,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村头有一棵与村庄同龄的红豆杉,更是见证了祖源村的岁月沧桑。这里四面环山,地方偏僻,粉墙黛瓦建筑错落有致。放眼望去,青山云雾缭绕,禾苗青翠,耳听流水潺潺,鸟鸣声声,景象好似世外桃源。这里是我理想中的徽州村庄,更是我心灵中的梦底家山。

  我是第四次来到祖源村。每次到来这里,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此行居住时间最长,对徽文化感触也最为深刻:徽文化是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结合的产物,既重商又坚守家园,徽州商人把行走天下赚来的钱用于故乡修路架桥、办学济贫,改善居住环境。而守者敬畏山林,与自然和谐相处,经营着一方天地,教育子孙传承文化与美德。

  5月的祖源山区已提前进入了梅雨季节,在那近40天的时间里,有20多个绵绵阴雨日,真正感受到“天无三日晴” 。在那里,我每天重复做两件事:行走和画画。每日带上画具穿梭在山间小道,找寻与灵魂深处碰撞的景象,怦然心动时停下脚步,酣畅淋漓地作画。夏日的雨季很难表现,光影变化莫测,幻化无常,但也正是这种独特的美让我兴奋感动,有创作上的冲动;傍晚回到房东家,意犹未尽,时常作画到凌晨。

  在那段日子里,我的生活习惯和在城市里有着很大区别:仿佛自己也是一位山民,每天所做的“农活” ,便是快速地把眼前的景物画下来。无论是明月皎洁的静夜,还是风雨交加的夜晚,在山村民居中,我会不断地思考——为什么要深入生活?为何要写生?艺术创作的意义价值何在?

  通过在祖源这段时间的实践和思考,关于深入生活有了更多的体会。作为画家观照体验我们所热爱的创作题材——自然风景与风土人物,了解得越深刻,便越能找到升华创作灵感的开关。画家对题材的偏爱与执著,正是“深挖井”式的创作方法。有了对创作题材的深入了解,而产生热爱与激情,也形成了画家对描绘对象的情感依托。

丁寺钟在祖源写生

  写生本身也是一种创作。面对自然与生活,画家如何去表现,直接影响到创作方法和技法风格的形成。面对客观物象,如何把握水彩画材料与媒介的特性,是顺其自然寻找生活情趣,还是重主观感悟表现精神内涵,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而在场感的直面体验与快速判断对画家的技能和观念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不可预测又妙不可言。

  从绘画方法上来说,写生不只是对景写生,还可以采用传统中国画家“目识心记” —— “在场”的看与“不在场”的画相结合的方法。这里的“看”可以是定点的,也可以是传统中国画“移步换景”式的。写生是一种对自然的理解、感悟并将其以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过程,最重要的不是对自然外在的“形”的描绘,更不在于“像不像”的问题,关键在于触景生情,画出对象的神韵,真实地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物象的真情和感动。

  这次“深扎”写生,于我意义非凡。祖源村的村民淳厚质朴,他们对生活的知足、感恩,不抱怨且与人为善的态度,一直感动着我,始终让我感受到人性的光芒,甚至回来许久仍然牵挂于心。这种感动必将影响着我作画做人。

  雨中的青山田畴,雨后的天空云霞,赋予了徽州雨季的美。夜色中,顾盼月光在饱经岁月沧桑的粉壁上滑过,回味着黄宾虹先生的名言:“雨淋墙头月移壁” 。这种感觉不仅是物理上的皴法用笔,更多的是哲学观念上的精神意蕴,是一种只能体味而不能言达的心灵与自然交融的诗意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