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坚:丹青难写是精神
栏目:画者
作者:周迅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不羡神话羡女郎 王志坚

  在人物画创作中,画家王志坚大胆创新,追求让题材、情节、内容与形式尽可能合理,让画面达到艺术的真实性,用笔墨抒写新时代的人物形象。

  王志坚为人为画,始终保持着农民的气息,这是他与生俱来的性格,外在的环境、身份的变化都难以使之改变。他孜孜不倦地收集、了解、研究民间美术。数十年的生活积累,使他具备了丰厚的民间文化、民间美术修养。这种修养,对他的中国画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所以,他的工笔画一开始就与众不同,带有强烈的民间美术趣味。他绘画的题材来自农村,基本上是农村的生产和生活,但他的农村题材画不再是真实地反映生活,而是更集中、更典型、更强化了题材的精神性和乡村气息,重在农村的乡土韵味,而非真人实景;如他1991年创作的《三月的雨》 ,画中情景并不真实,却真实地表现了农民爱情的韵味。

  王志坚选择乡土题材,尤其以女性题材居多,画面的形式有求新求变的思想。现实中,农民女性承受了繁琐的劳动,对家庭的担当大于男性,故过早地消逝了她们的美丽青春。对于这一点,他从自己的母亲身上发现了女人们那种沧桑、慈祥、大爱的品质。农村妇女中的这种美,闪闪发光,催人奋进,令他肃然起敬,他禁不住拿起画笔,热情为之讴歌。到了农闲时,王志坚看到农民有农民的欢乐,那种悠闲可以冲刷往日的苦楚,同时也表现出劳动既是快乐的,也是幸福的。王志坚乡土人物画所表现的,不是叙述,而是情感的抒发;不是照葫芦画瓢,而是内心的表达。在他的画笔下的农民远离累苦,尽可能表现其悠闲场景。

  王志坚善画牛,也以画牛著称,他画的牛与众不同,的确自有特点。他笔下的牛,将有生命和活力的牛加以人格化,实际上牛已成为他热爱的乡土象征,成了乡音的亲切符号。“哞——”这是牛吟唱的世界上最优美、最动听和最亲切的乡音,这种乡音在他精心创作的《此处吟唱丰收歌》与《悠然南山牧放歌》中回响。他创作的那些画面所具有浓郁的人情味与乡村牧歌式的作品,如《又唱晨曲摆秋千》和《执笔添彩写童真》等,都足以唤起人们对童年在农村生活的美好回忆。在他的笔下, 《雷雨穿越过前山》 《大地回荡走苍茫》和《远山的呼唤》等画牛佳作,用浓墨重彩营造了牛在黑云压顶、山雨欲来或夕阳西下、红霞满天,于长长的山坡或苍茫大地上奔走与勇往直前的形象。这其实是他以画牛来抒怀人类与变化莫测,充满了艰辛的大自然搏击,不甘命运坎坷的向上与奋进的精神。

  王志坚别出心裁画牛,不仅表现在他的情感象征的多角度、独特性上,还表现在他对画牛的独特处理上。我们常常看到的画牛作品,大多为侧身的牛的形象,这是一个易于显现特征的角度。而王志坚画的牛的形象中,却十之七八取正面造型角度,更给自己的牛形成了罕见的造型。王志坚画牛的另一特色,是高度的大写意画法。与其他画牛者大多注意牛的造型准确性不同,王志坚画牛,逸笔草划,只注意大形的概括,寥寥数笔,粗笔简墨,意到便止。尽管大笔挥洒,但他亦精心处理;有时焦墨为之,大笔纵横,浓黑块面之中,却配之以枯笔勾就的一二牧童,黑白相映,线面相生;有时浓墨重笔,又辅以飞白扫就留出的不少空白小孔“出气”“作眼”;有时笔路虽然不多,却纵横恣肆,浓淡互破,水意盎然;有时水晕墨章之中,又辅以几许石绿、朱砂,彩墨生辉,相得益彰。由此可见,他画牛,纵横写意中,亦有不少精到的处理。

  画如其人。透过王志坚的画牛佳作,可以看出他本人就像一头具有湖湘乡土意味的牛。在他身上有一股牛的朴实、执着、勤劳,无须扬鞭自奋蹄的坚韧不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