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切感受与集体记忆的共生
——《桥上的风景》创作谈
栏目:创作谈
作者:何红舟  来源:中国艺术报

桥上的风景(油画)   何红舟

  从2013年下半年到2014年上半年,我创作了两张有关林风眠的历史画,其中一张就是为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而创作的《桥上的风景》 。

  《桥上的风景》主要是以肖像的形式表现林风眠、吴大羽、林文铮的欧洲留学生涯。画题之所以叫“桥上的风景” ,最重要的意义是关于桥。巴黎是当时世界艺术汇集的中心,留学巴黎这一行为本身就具有沟通中西的桥梁意义,而桥作为艺术家心灵外化的手段,它既与现实关联,又连接历史。因此,创作构思以桥为主题,用肖像的方式表现三位艺术家,这对他们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来说,也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为老校长林风眠一代人造像,对身为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的我而言理应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但是细想起来,其中包含了情感堆积、感受深化的过程与机缘。

  自2006年开始,我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为表现中共一大会议做了大量民国时期的资料收集工作。恰好因为这次的历史画创作,我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进一步走近那一时期的人和事,开始对民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产生浓厚兴趣。民国的历史是一段跌宕的近代史,许多知识分子在民国初期出洋留学,归国后正要一展身手时,却遭遇国运不济、国难当头的时期,其个人命运的起伏让人唏嘘不已!当然,吸引我眼光的是许多老照片中文化人的身影,他们的穿着和打扮,让人难以忘怀。不同于普通老百姓,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无论是身着洋装还是长衫,大都潇洒、倜傥、风度翩翩。即便是在抗战期间,西迁的大学教授们也会在聚会拍照时留下郊游一般的装束和从容的表情。但真正了解了那一时期动荡生活带给人们的绝望、企盼,才更深刻地体会到那些装束、表情背后饱含的辛酸。尽管抗战时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带给他们无尽的苦难,他们中的一些人依然怀揣理想、仰望星空,完成了个人学术生涯中重要的著作,如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 、金岳霖的《知识论》等。对这一时期史实的接近,让人感受到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之间的交集,使我总有一种冲动,想把极富历史感的民国知识分子形象留在画面上。

  2013年下半年,学校动员为老校长林风眠的纪念馆创作一批历史画,我几乎没有犹豫就选择了林风眠1938年带领国立艺专师生西迁这一题材,这种选择基于我对抗战时期知识分子境遇的认知所产生的情感,而这一时期也确是林风眠个人命运的转折点——由象牙塔走向民间,从此脱离官场,无论后来遭受多少磨难都深潜于融汇中西的绘画实践之中。 《西迁途中的林风眠》完成后,在准备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期间,正好与同事们一道为油画系的“国美之路”展览做画册的编辑工作,对学校历史的梳理让人感慨于林风眠、吴大羽、林文铮等在青年时代业已形成的“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理想和“为艺术战”的人生态度,以及他们为实现这一使命所付出的苦难人生的代价。两相对照,不断加深了对老一代艺术家的理解,这是我以林风眠的留学生活来构思创作的重要原因。

  在创作构思的过程中,我曾数易其稿。起初,我只是确定了以人物肖像形式来表现林风眠等人的留学生涯,然而画中的主题要呈现什么、安排什么样的场景,以及如何处理人物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并不明朗。在图片资料收集的过程里,有两张老照片一直萦绕在脑海中,一张是林风眠、李金发、林文铮三人在德国游学时的合影,另一张是林风眠、林文铮、吴大羽在法国巴黎的合照。在对两张照片的反复凝视中,我逐渐明晰了人物的形象感觉以及人物的组合方式。然而要找到一个什么样的主题,才能将他们留学生涯的意义体现出来却还在摸索中。在不断变换小稿的同时,进一步阅读有关他们留学时期的研究资料,看到了林风眠融汇中西的学术主张与象征派诗人李金发以及德国表现主义绘画之间的关系,进而联想到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团体“桥社”的绘画主张与民国知识分子在“西学东渐”中所具有的桥梁作用,最终确定了以桥作为创作的主题,画面的形式和人物与场景的关系由此展开。

  就绘画主题与形式的关系而言,当下的历史画创作既有题材选择、主题思想与形式之间关系的对应与匹配,同时也注重现代艺术中主题与形式被看作是一体的可体验的感性呈现,历史画创作不是绘画发展的过去式,而是作为绘画的一种表现方式存在着。我在创作中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把握自己的真切感受与一种集体记忆之间的共生关系,如何将自己的体验在绘画形式的推敲与绘画的过程中生发到具有绘画表现力的高度,这是我在近些年历史画创作中所持的基本态度,也是创作《桥上的风景》一画中所追求的目标。

  回顾《桥上的风景》的创作过程,一方面有多年来在写生中获得的绘画感觉,以及近些年从事历史画创作经验的延续;另一方面也包含了自己绘画态度形成过程中所得到的滋养。我的绘画学习阶段正值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从附中到大学再到留校任教,经历了伤痕美术、 ’ 85新潮、新古典绘画等层出不穷的艺术运动的荡涤,其间既有师友们在教学与创作的开放与坚守中带来的思考,也有如赵无极绘画讲习班、尤恩绘画短训班、司徒立当代绘画讲习班不断地以开放的眼界让我们重新审视绘画的契机。近些年,许江院长提出的有关绘画表现的强度、绘画本体的纯度、绘画思考的深度的“体象三度”方法论,带动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师生为重塑绘画感受力而孜孜以求。我感谢这样的氛围,使自己有机会凭着对油画的热爱,心无旁骛地去探究老一代艺术家所倡导的油画本体语言的深浅,并在历史画创作中努力实践油画语言在表现历史题材方面所具有的魅力。

  当我凝视老照片中林风眠、吴大羽、林文铮、李金发欧洲留学时的身影和他们透过镜头的眼神,不禁想起林风眠在1924年留学期间创作的巨幅历史画《摸索》 ,他在画中以表现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人类文明中重要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群像,把艺术创造蕴含的内心激荡展现为天下关怀的历史情怀。在相隔90年后,我在《桥上的风景》创作中表现林风眠一代人伫立巴黎桥头的身影,是想以回望的目光表达敬意,并希望以绘画的方式记住历史。

  (本文作者系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金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