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林花雨 艺径通幽
——观李仲元自书诗作
栏目:书者
作者:德加  来源:中国艺术报

武陵源  李仲元

  在当今中国书界,李仲元可称得上一位难得的素养全面的艺术家。他少承庭训,家学渊源,敏而好学,博览群书,砚田耕耘,孜孜以求,以其独树一帜的书法艺术、气格高雅的诗赋和颇具建树的文物研究成果,毫无逊色地跻身于全国知名学者、诗人、书法家之列。近年,李仲元先生年届八十高龄,以老当益壮之情,依旧倾力创作,作品多为巨幅之联屏,气象正大,壮美可观;内容常为所作诗赋,吟咏祖国河山,感慨人生际遇,表现了精深的书艺才华和丰厚的诗词造诣。

  李仲元好为诗赋,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迄今其创作旧体诗800余首;在他的作品《北镇三咏》《病中吟》中,“登峰有路君休怯,攀上幽岩便是仙”“滚滚红尘难到此,天风吹散古今愁”等诗句,能使读者深刻理解创作者所体会的处世之道,“残躯愿化东山土,兰杜松筠伴我眠”“若许他生重弄墨,麟髓磨尽写兰亭”等诗句,则能感悟到李仲元对书法的钟情。李仲元的诗中,有爱国情怀的抒发、怀师念友的倾吐、寄兴山水的放吟、对先贤往圣的追慕和翰墨丹青的品评,还有更多的心志感慨的表达,堪称音韵铿锵、情辞并茂,鲜活生动地再现了他达观自如的创作个性和高雅超迈的审美观、生活观。

  不少评论家认为,观李仲元艺术,映目动心的是那“天骨俊逸,率意精微”的诗词美和书法美,这种美的主导风格和艺术基调是他“毕生追求的古典美” 。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先生曾说:“诗意在书法艺术中的融化,体现为书法品位的升高。而书法的节律感与抒情性,对纯真的诗情也肯定起着良性循环作用。 ”李仲元笔下诗之气韵、意境,与书之气韵、意境,相生相发,相得益彰,和谐融为一体。

  李仲元幼承家书,于文物考古工作之余,执笔临池数十年。书承“二王”帖学正脉,广取唐宋诸贤妙法,作品遒丽多姿,爽健飞扬。其父李文信先生是东北文博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959年,李仲元经父亲引见拜沈延毅先生为师,他在父亲和恩师的教导下,沦精翰墨,锲而不舍,渐得精进。上世纪80年代初,历经文化浩劫之后,书法艺术得以复兴;此时,他已是辽沈地区较有影响的书法家,在创作上颇具实力。1980年5月,其作品参加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同时,作为展览组委会工作组成员,他还负责展务工作,不辞辛苦地为展事操劳,亲历了中国当代书法史上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同年,他又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一届书法家代表大会,成为中国书协成立的见证人与参与者之一。这一时期,李仲元确立了自己对地域文化的独特建树,步入艺术生涯的第一个高峰期。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沈延毅等先生的影响,辽沈书坛形成了崇尚碑学的风气。但是,李仲元却另辟蹊径,以帖学为宗,博观约取,别出心裁。他的书法先以“二王”铸基,行书宗法王羲之《兰亭序》《圣教序》 ,楷书取法禇遂良《阴符经》 《雁塔圣教序》及颜鲁公《李玄靖碑》 ,草书研习怀素《自叙》 《食鱼》 《论书》诸帖以及孙过庭《书谱》 ;后行书转益米芾《蜀素》 《苕溪》 ,以及董其昌、王铎之墨迹。他上下求索,融会贯通,深谙帖学书法流变之津梁,取精用宏,脱化而出,渐成自家胸次风规。

  李仲元精于考古鉴定,过眼大量的历代名迹,长期浸润其中,睹物见性,因而在艺术上的见识与气量自有逾于常人之处。上世纪90年代,他以行书创作擅名,兼工真草,作品端庄流利,婀娜刚健,天真烂漫,极富内美。此时,他已娴熟于书法之技,进而追求风神特出的艺术美感,创作了草书《自作诗二首》 《丹青引》 、行书《江城子·密州出猎》 《访蒲松龄旧居》等作品,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赢得赞许。这些书作尽显其人品之高,师法之古,高明润泽,时有新意。他坚持“依仁游艺”“技进乎道”的美学原则,使其书法、诗赋与他的生命精神血脉相连;他用尺幅天地的书法、龙鳞凤羽的诗赋构建的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显示的是一代书法大家、著名学者的文化情怀。中国书协副主席苏士澍认为,李仲元的书风给人以美感,使观者的愉悦之情随之而生;难得的是,他在体现美感时,不失力度,这是最可贵的。

  每当观者将李仲元的诗和书有机地融为一体去品味时,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的正是中国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有人求美不当,过分依赖于媚,南辕北辙,恰得其反;李仲元的作品则以力求美,笔笔健劲有力,气魄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其书作,提按分明有致,于是轻重、枯润、浓淡、伸缩的变化随之而出,虚与实的辩证关系也就合理地体现出来,具斩钉截铁之气势,笔触跳跃不羁,忽而细若发丝,忽而重比刀戟,但却始终不离不弃“力”字,而更难得的是,其在体现“力”的同时亦不忘“美”字,二者于作品中自然融合,最终呈现出“芳林花雨、艺径通幽”之独特艺术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