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现“历史不可忘、今人尤奋勇”主旨
——浅析独幕剧《南龛坡的传说》
栏目:品味
作者:孙澜僖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日前于四川巴中举行的四川省第十九届戏剧小品(小戏)比赛中,58场精彩纷呈、气象万千的剧目作品,全景式地展现了四川戏剧小品(小戏)的成就和风采,讲述了地方故事、弘扬了四川文化、彰显了中国精神。其中,巴中市巴州区文化馆选送的荣获一等奖的独幕剧作品《南龛坡的传说》,尤为值得分析。

  南龛坡位于巴中城南,景区包括南龛摩崖造像、南龛公园、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和将帅碑林,其中南龛摩崖造像,是中国隋至宋代佛教造像,现存176窟2553尊,被誉为“盛唐彩雕,全国第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龛坡的传说》便取材于此,剧情以两名慕名来此的游客和一名景区志愿者为线索徐徐展开,其间穿插了三名红军战士的故事,从“人民性”入手寻求破题之道,讲述了巴中独具地方魅力的个性故事,取得了催人泪下、振奋人心的艺术效果,是践行“两个结合”的生动典范。

  《南龛坡的传说》开始,一男一女两名游客来寻找南龛坡的一段传说,其后发生了一系列充满戏剧冲突的“擦碰”。在景区志愿者、南龛坡村村民邓阿婆的介入下,拉开了这出戏的大幕。创作者从小切口进入讲述大主题,并适当地利用了喜剧艺术。

  比如,剧中人物的男女对立、胖瘦对比、语言对撞,达到了运用矛盾实现戏剧冲突递进的艺术效果;又如,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点明了“历史不可忘、今人尤奋勇”的主旨,增强了作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诠释了时代表达的要义;再如,在讲述的过程中,运用南龛石窟的静态呈现和红军战士动态演绎的方式,展现“动静结合”的对照形式;同时,用场景再现的方法,增进了表演者与观众的互动,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充分运用视频演绎方式,节省了舞台道具和时空转换所需要的时间成本,并恰到好处地调动了声光电的现代艺术效果。

  为提高艺术境界和思想高度,《南龛坡的传说》很好地运用了从“人性”到“神性”再回归“人性”的叙事方式,最终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坚守的“人民性”。南龛坡的摩崖石窟始盛于隋唐,石窟从石头到神像的升华,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人格的表达,代表了落后生产方式下的人们对于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精神寄托。而该石窟本身又成为独立的精神存在,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需要传承发扬并保护。

  生活在旧时代水深火热中的人民群众,不仅需要“神性”的安慰,更需要寄望于对苦难的反抗。但是,个体的“人”保护个体的“人”,没有统一的组织架构和精神追求,显然无法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坚持“人民性”的中国共产党的出现,最终完成了时代所赋予的解放人民群众的光荣使命。显然,“神”并不能护佑人,甚至不能护佑自己,是共产党人完成了对“人”“神”的双重护佑。但这护佑是有代价的,无数革命先烈在此过程中作出了牺牲和奉献。正如剧中台词所言,“我要做守护穷苦百姓的草鞋天王!”“红军是守护穷苦百姓、救苦救难的真菩萨!”在剧中,不管是早期作为红军的共产党员,还是今天的先锋英模共产党员,无不体现出这一思想指向的深度和高度,从而也让该作品的思想境界实现了提升。

  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发展、最终实现复兴的精神支撑。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算起,至今已逾百年。在历史洪流中、在担当伟大时代责任的磅礴征程中,“红色文化”已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逐渐彰显出它独特的精神光芒。在文化传承发展中,我们也有理由、有义务有责任保护好“红色文化”,并让其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一部分。这也是《南龛坡的传说》带来的另一维度的启发:对于一部时间仅有15分钟的独幕剧而言,这部作品显然高标准地完成了自身的独立发现。

  在新时代,文旅融合正成为时代风潮。一个地方如何有效挖掘本地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点位,并进行艺术化的宣传与推介,已成为新时代各级政府和相关从业者的研究课题。就此方面而言,《南龛坡的传说》堪称一次很好的尝试和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