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川剧”以来的川剧振兴
栏目:艺评成都
作者:苏航  来源:中国艺术报

  1982年,中共四川省委提出“振兴川剧”的口号。这一响亮的口号,被曹禺先生誉为“空谷足音”。“振兴川剧”不仅成为全国戏曲界振兴行动的肇始,带动“振兴秦腔”“振兴汉剧”“振兴京昆”等口号的发出,在全国掀起一股振兴传统戏曲的热潮,更有力推动了中国戏曲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守正创新。应该说,“振兴”口号阶段性地解除了川剧面临的生存危机,也为今天川剧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思考。

  第一,“振兴川剧”首先体现在“以人为中心”。40余年来,川剧界不仅涌现出了以晓艇、刘芸、沈铁梅(重庆)、田蔓莎、古小琴、陈智林、马文锦(重庆)、陈巧茹、喻海燕、何伶、肖德美、张燕、蔡少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表演艺术家,更创作出了以《易胆大》《巴山秀才》《死水微澜》《变脸》《山杠爷》《欲海狂潮》为代表的精品剧目,先后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重大奖项。著名编剧魏明伦、徐棻、谭愫等人被誉为四川戏剧编剧界的“三驾马车”而享誉全国。谢平安更是被誉为40年来最著名的戏曲导演之一,其《华子良》《死水微澜》《变脸》等作品已成为当代戏曲经典。田曼莎、李莎等也走出巴蜀大地走向全国,成为名导名师。进入新世纪,包括郑瑞林、蔡雅康、张勇、杨椽、潘乃奇等在内的新一代的川剧编剧、导演也走上舞台,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多次获得国内重量级编剧类奖项,尤其是杨椽、郑瑞林共同担任编剧的《草鞋县令》,获得第十七届“文华大奖”,这是文艺川军时隔15年,再获由文化和旅游部设立的舞台艺术最高奖。

  第二,“振兴川剧”关键在剧目。剧目是“振兴川剧”的基础和根基,剧目的根本在编剧。剧本文学性不强、思想性不高、舞台剧目量质齐缺等原因是上世纪70年代末期导致川剧乃至于整个戏曲界危机的重要原因。以《巴山秀才》为代表的一批新编历史剧的推出,标志着川剧结束了剧目匮乏单调的局面。尤为可贵的是,川剧界在“守正”的基础上积极推陈出新,敢为天下先,大胆改革,创作出了一批在思想内涵或艺术形式上明显有别于传统戏曲的“探索剧目”,包括《潘金莲》《红楼惊梦》《田姐与庄周》、根据布莱希特同名话剧改编的《四川好人》、根据奥尼尔剧作《榆树下的欲望》改编的《欲海狂潮》、根据普契尼歌剧改编的《中国公主杜兰朵》等。这些新颖的艺术实践,不仅丰富了川剧舞台,而且给古老的戏曲带来了新的戏剧理念,促进了川剧的改革和创新。

  第三,对于观众培养的重视。剧本、演员、观众被称为“戏剧三要素”。戏剧是由演员和观众共同完成的艺术,观众对于川剧的繁荣乃至存续,起着决定性作用。首先是舆论宣传的有力支持。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振兴川剧”前十年,四川省内外主要新闻单位为川剧振兴演出活动所发布的新闻报道就有千条之多。这些新闻消息或综合性报道,为观众的培养提供了强大推动力。其次,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利用社交媒体宣传川剧的尝试也在进行当中。再次,在多方支持下,川剧进入校园和课堂。以开设川剧课程、建立川剧社团的方式团结同好、开展川剧启蒙教育,积极发展新观众。此外,鼓励设立川剧玩友社团,既培养了新观众,又留住了老戏迷。

  “振兴川剧”的成功实践表明,“以人为中心”、剧目建设和观众培养是推动戏曲振兴的重要因素,为川剧振兴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去年,越剧《新龙门客栈》的“爆火出圈”引发了业界热议,而武汉大学教授郑传寅对于抖音等直播、短视频平台与戏曲关系的研究,也为川剧传播推广提供了更多思路。不久前,川剧《梦回东坡》成功上演、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汇报演出暨颁奖活动顺利举行,都为振兴川剧的持续发力提供了新的力量。相信在新时代,川剧必将迎来新的辉煌。

(作者系乐山师范学院讲师、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栏目合办:中国艺术报社 成都市文联